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存在教师培训法规和制度不健全、培训的途径单一、尚未建立有效的培训课程体系、缺乏合理的培训考评机制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培训的发展,不利于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法规和制度、丰富培训的方式方法、完善培训课程体系、构建有效的培训考评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殊教育专业 教师 在职培训
[作者简介]罗笑(1984- ),女,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手语教学;张红专(1958- ),男,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湖南 长沙 41021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湖南省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残疾人高职教育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JK014BJD015)和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编号:XJK014AF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2-0076-03
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愿意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才,而特教专业的教师是培养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力量。对特教专业的教师开展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特教专业的培养质量,进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在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终身发展,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主要呈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现实情况,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现实情况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如何,不仅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议题。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不太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教专业教师培训存在地域差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开展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培训情况迥异。在我国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较为先进和发达,表现在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多,学校所提供的经费较为充足,培训的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较好,社会对培训的反响较好,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普遍较高。然而,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机会甚少,培训师资不足,培训经费十分缺乏,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2.特教专业教师培训的效果与预期相差较远。在调查相关教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普遍接受过在职培训,并且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愿意参加在职培训,但是教师们却普遍反映其自身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并没有在培训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培训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见,目前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多流于形式,实际收效甚微。
3. 特教专业教师培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在职培训与发达国家同层次、同类型院校的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为所有的特教专业教师提供良好的在职培训机会,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在职教育与培训体系,而且建立了相应的培训跟踪机制,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跟进、监督和评估。而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所开展的教师在职培训尚不成熟,我国在培训的很多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
二、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完善的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法规和制度,目前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还不够明晰和详尽,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和制度。有关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意见也未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使得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缺乏法律基础和制度支撑。从国家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培训制度的建设仍处于概念阶段,完整的、成体系的培训计划尚未形成,不利于教师培训的正常开展和有效管理。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特殊教育专业存在于众多专业中,并没有引起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和特别的关注,这对特教专业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质量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2.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途径较为单一。“教师培训途径是指采取何种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师培训的内容,达成培训的目标。”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相关培训大多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展开,以传授教育经验为主要内容,以课堂讲解的形式传授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些单一、陈旧的培训方式使教师参与培训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传统、陈旧的培训方式引发了部分教师对培训的反感和厌倦,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培训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不利于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另外,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还缺少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新方法、新手段的融入,使得培训仅停留于教学理论层面,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
3.尚未建立完善的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课程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据参加培训的教师反映,培训课程多把获取理论知识作为目标,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课程很少,甚至部分培训课程基本不涉及与特殊教育教学技巧、技能等相关的内容,培训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的独有需求。另外,针对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操作性不强,这与教师培训的宗旨背道而驰,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 特殊教育专业 教师 在职培训
[作者简介]罗笑(1984- ),女,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特殊教育、手语教学;张红专(1958- ),男,湖南长沙人,长沙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湖南 长沙 41021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湖南省教育科学特殊教育研究基地专项课题“残疾人高职教育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XJK014BJD015)和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湖南省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编号:XJK014AF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12-0076-03
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特殊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愿意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人才,而特教专业的教师是培养这些特殊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力量。对特教专业的教师开展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特教专业的培养质量,进而推动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展在职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终身发展,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主要呈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现实情况,指出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现实情况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情况如何,不仅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议题。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不太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教专业教师培训存在地域差异。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开展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培训情况迥异。在我国较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较为先进和发达,表现在教师参与培训的机会较多,学校所提供的经费较为充足,培训的师资力量雄厚,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较好,社会对培训的反响较好,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普遍较高。然而,在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机会甚少,培训师资不足,培训经费十分缺乏,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
2.特教专业教师培训的效果与预期相差较远。在调查相关教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普遍接受过在职培训,并且绝大多数教师都表示愿意参加在职培训,但是教师们却普遍反映其自身的整体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并没有在培训中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培训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见,目前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多流于形式,实际收效甚微。
3. 特教专业教师培训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在职培训与发达国家同层次、同类型院校的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为所有的特教专业教师提供良好的在职培训机会,形成了系统、完备的在职教育与培训体系,而且建立了相应的培训跟踪机制,对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跟进、监督和评估。而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备的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体系,所开展的教师在职培训尚不成熟,我国在培训的很多方面都还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
二、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太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和制度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系统完善的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法规和制度,目前有关的法规和政策还不够明晰和详尽,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和制度。有关高职院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意见也未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使得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缺乏法律基础和制度支撑。从国家层面来看,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的在职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培训制度的建设仍处于概念阶段,完整的、成体系的培训计划尚未形成,不利于教师培训的正常开展和有效管理。从高职院校层面来看,特殊教育专业存在于众多专业中,并没有引起高职院校足够的重视和特别的关注,这对特教专业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质量都会产生较大影响。
2.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途径较为单一。“教师培训途径是指采取何种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师培训的内容,达成培训的目标。”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相关培训大多以专家讲座的形式展开,以传授教育经验为主要内容,以课堂讲解的形式传授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这些单一、陈旧的培训方式使教师参与培训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传统、陈旧的培训方式引发了部分教师对培训的反感和厌倦,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的培训方式根本无法满足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不利于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另外,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还缺少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新方法、新手段的融入,使得培训仅停留于教学理论层面,对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微乎其微。
3.尚未建立完善的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课程体系。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特教专业教师在职培训的课程尚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没有形成完善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导致培训的效果不理想。据参加培训的教师反映,培训课程多把获取理论知识作为目标,对于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课程很少,甚至部分培训课程基本不涉及与特殊教育教学技巧、技能等相关的内容,培训不能满足特殊教育教师的独有需求。另外,针对教学方法的培训课程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操作性不强,这与教师培训的宗旨背道而驰,无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