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4374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是教师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和培养学生能力与世界现的工作方式。化学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必然反映了怎样教和怎样学的客观规律,也必然符合一定的要求。因此,探析高中化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方法 优化 思考
  面对化学教学的不断发展,化学教师应深入地思考,重新审视教学方法,并制订新的教学策略,确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根据自己的多年教学实践在此谈谈自己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以前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记的传统讲授法,这种方法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自学方法的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通过学会达到会学。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应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教材与课堂教学相配合,既起到课前预习的作用,又能使自学成果在课堂上及时得到验证,从而增强自学信心和激发自学乐趣。
  2.着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知识固然重要,但科学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还需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的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从教师的引导、启迪中悟出道理,揭示其内在实质,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方法要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化学教学大纲指出:化学教学要采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无论选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必须体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例如:如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式都是C2H6O,分子量都是46.07,但它们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它们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化合物。同分异构现象是导致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又一重要原因。对于有机化学的总复习,要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递变规律来复习各类有机物的有关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点。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法。
  三、教学方法要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
  化学教学方法是为了顺利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符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要求。例如,向少量的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H4Cl溶液,现象是固体完全溶解。由此引发学生思考Mg(OH)2固体为什么会溶解,启发学生结合已学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假设。又如,例如,K比Na活泼,但是为什么工业上用KCl -Na=K NaCl,教师启发学生反思。学生经过反思得出可能的结论:K比Na沸点低,容易气化,只要及时移走K蒸汽,就可以促进反应源源不断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四、要考虑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灵活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的教学,常常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是由化学教材内容和教学目的所决定的。一本化学教材。往往包括了多种内容。例如,如果只有演示实验而没有讲解相互配合,就使学生仅凭个人新奇感觉去观察,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往往限于盲目性,也不能引起学生有意识地积极思维,则观察只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能深入现象的本质,这样,会降低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只有抽象的讲解,而没有直观的演示,学生往往只会死记教师的语言,也难于转化成真。这都反映出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一定的功能和局限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补充和配合,以求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能把视、听、嗅、味、触摸等各种类型的感知觉与思维活动同时组织到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这可以增强感知的效果和促进各种认识能力的发展。各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有利于智力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激发起学习兴趣,兴趣越大越能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大脑皮质上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增强神经联系,所感知的事物印象就越深刻。因此,有人把多种教学方法适当结合以增强效果,比喻为“用多种颜色来调色,将会使教学过程这幅画显得更加美丽”,这就十分形象地说明了它的意义和作用。
  教师对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把各种教学方法合理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及其意义认识得越深刻,则在教学过程中越能自觉坚持和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为某堂课或某段教材选用的一套教学方法结合得越合理、越成功,教学过程就越生动活泼,效果越好。
  总之,只要我们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适时控制好教学的速度、进度,真正让学生参与教学中,并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困难生施教,精心设计布置作业,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教学变得更加有效,让高中化学教学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冯彩金.浅谈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7)
  [2]谭雪琴.激发学生兴趣使生物课堂妙趣横生[J].价值工程,2010(30)
  [3]杨永飞.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1)
  [4]戴俊.浅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J].网络财富,2009(15)
  [5]吴运龙.关于综合实践课的教学[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2)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初中生物学注重系统、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知识的应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导致了学生从初中开始就觉得生物学这门课枯燥无味。文中笔者在从探究式学习的内涵、实施的必要性和策略等三个方面就初中生物教学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生物 课堂教学 探究式学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倡导探究式教学和学习,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实就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的落实。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他们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他们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力的提升来体现。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在教学中要多角度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他们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要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把知识结论变活,形成探究过程。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形式,例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等,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越来越认识到创设一种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有效互动的策略真正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 有效互动教学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
所谓“生本教育”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是继素质教育理念之后提出的,是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延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并不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总结板书学生照抄背诵;教师设计实验学生按部就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逐个回答。这种模式应付高考确实有成效。所以一直受到很多一线教师追捧。然而从中学化学教学对培养
期刊
摘要: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尺度。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是指以最少时间和精力,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而课堂教学效果如何,除教师本身的素质外,则取决于教学设计的优劣,即看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
会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就高中物理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成为当今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对创新教学方法的探寻已经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高中物理 创新教学 教学方式  随着应试教育的逐步淘汰,素质教育的逐渐兴盛,创新性素质教学已成为当今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只有发现并解决陈旧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选育鉴定的甘蔗新品种介绍(二)福引83-13(新台糖10号)福农83-61选育单位福建农学院甘蔗综合研究所引进选育而成亲系新台糖5号×F152品种特性中早熟种、中大茎、萌芽快而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