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为例,提出了机械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研究背景,构建了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最后进行了成效分析。
  【关键词】机械专业 实践能力 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U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8-01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培养人才形式主要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大类,目前,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以及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全国各省、市越来越多的本科院校已经明确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从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形式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形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本科院校发展的重点,不少本科院校已经开始探索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体系和方案。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专业为例,重点研究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旨在为其它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1.机械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研究背景
  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在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目前,机械专业的主要动手实践环节包括认知实习(金工实习)、课程实践实训、课程实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在传统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总是扮演着“从体”的角色,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内容、实践方法等重点要素都由老师把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自身动手机会甚少,观多参少,更有许多实验都是在已经调试好的装置上去验证已经确定的数据,课程实践课都侧重于母体课程内容,缺乏课程与課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2.机械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1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案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结合对学生的培养形式,大力实施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两个适应”,即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学必须适应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学生特点。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可实施“两个压缩、两个加强”的八字方针,即压缩总教学学分数、压缩理论教学学分数;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把实践教学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理论中突出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学习。各院校可实施“理论够用、重在应用、强化技能、大类培养、分段教学”的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从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创新活动、社会实践五方面的内容来进行实施,首先,构建低年级基础实验通用平台。其次,构建高年级实验专用平台,对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更全面,对社会应用性更接近的实验室进行全年开放。再次,构建综合实验高端及创新平台,增大综合性设计实验开出率。最后,积极开展创新设计,大力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推进校企合作培养方式,以各省产业发展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推进素质教育,与企业共同完成实践内容,推行“双导师”制度,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资源,将学校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2.2 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方案采用的保障措施
  师资队伍是保障实践动手能力实施的关键所在。在师资建设中可采用聘用、培养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的规模、完善师资队伍结构。首先,在对现有年青教师的培养上可采取“帮、扶、教”的形式,即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和熟悉教学各基本环节的要求,扶他们站上讲台,教他们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由有经验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传帮带。其次,可通过人才市场,积极寻求优质教师资源,引进优秀人才,扩充专任教师队伍;通过加强协作,聘任兼职、“临聘”和“双肩挑”高级专家等多种途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后,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可采取安排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分期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丰富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背景,另外促进专业骨干教师到企业实习或承担企业项目,通过与企业合作,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各院校应积极开展实验室建设工作。实验室建设坚持服务教学、提升质量、开放建设的原则,坚持实验室建设适应机械专业实践教学需要,适应教学实际情况,坚持实验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举,坚持“先进、实用、够用”的基本要求,同时兼顾自身发展和持续发展,建立较高水平的实验室。
  实习基地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相关实习的重要场所,各院校应该加强校企建设力度,并不断提高建设质量,形成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学生联合培养及就业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企业顶岗、学生就业无缝连接。校企科技人员相互交流,以企业产品开发、技术改造为依托,构建校企科技开发平台,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实力,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学科竞赛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各应用性院校应该积极主动组织学生参加如“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先进成图技术大赛”、“3D大赛”等大型比赛,让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大提升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3.实践研究成果成效分析
  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机械专业为例,目前,本院校已经有大批学生分别获得各类学科竞赛国家与省级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学生在通过竞赛后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另外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到新单位便能立即发挥作用,适用性明显提高,本科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得到企业的好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化疗后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74例常规剂量化疗后发生Ⅳ度骨髓抑制的治疗。结果:粒细胞减少者,经紫外线病房消毒、G-CSF、抗
在文化上,东西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被称为"负迁移".本文从语言和社会文化两个层面分析在英语学习中如何避免受母语文化影响而造成的"负迁移",从而提
【摘要】近年来,在信息化环境下,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影响了我们的教育改革。本文通过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实践过程中的优势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适合我们高职英语教学现实需求的措施,以期转变高职英语传统学习方式,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职英语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16
摘 要:对于分析马克思主义这一范畴的界定,也算是一个难题。原因在于同时期出现了别的与分析马克思主义同路径的流派。研究路径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直接影响研究的结论。所以本文的目的便是对分析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路径和价值取向做出一定的分析和解释。  关键词:分析;马克思主义;路径;价值取向  ·【分类号】D61  “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没有哪一个流派的界定比分析马克思主义更为困难的了。因为分析马克思主义有
普通话是唯一能跨越汉语方言隔阂,沟通各兄弟民族交际的语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汉语必将对世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我们应及时地从我国经济、政
【摘 要】 校本课程开发是各学校在教育新形势下积极行动的方向,在开发与实施的同时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由于对“素质教育”这一名词的理解还有偏差,以致不少教师打起“素质教育”的旗号,立起“创新教育”的牌匾,骨子里却还是“分数第一”的思想。这是与素质教育的大方向相违背的,也是应予以杜绝的。  【关键词】 校本课程;特色;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
口译是双方进行成功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口译的语言选择涉及语音、词、句、短语、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语码、语体、例题内容、语用意义、语篇等各个方面.顺应理论提出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