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数学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初中数学学习除了具有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外,还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初中数学学习是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
  学习初中数学,学生是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拔,认识前人通过发现获得的真理。因此,初中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应带着探索、发现真理的精神进行学习,把学习活动看成是一种前所末有的创造性的劳动,不断体验创造性劳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发现,等等。同学们还可以去发现课本上没有出现的更多的数学真理。
  二、初中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抽象概括能力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高度的抽象必然伴随高度的概括。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特别是使用了高度概括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容易造成表面的形式的理解,造成具体与抽象、感性和理性的脱节。因此,在数学学习中要注意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真正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论。
  三、初中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的各种概念、原则和法则不是杂乱无章地组合成的,而是在逻辑体系下展开的,各个数学分支都用演绎的方法和公理方法建成为各自的科学系统,形成了具有严谨结构的逻辑体系。数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必须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要不断地训练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作业格式讲求规范,解题步骤讲求条理,语言叙述讲求简洁。
  四、初中数学学习应突出思维训练
  对数学知识的领悟主要通过数学思维来实现。学习数学思维活动,应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核心。所谓数学思维,就是以数学问题为对象,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达到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的一般性的认识的思维过程。同学们在数学学习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思维活动方面,学习时要积极参与思维活动,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从学会数学到会学数学的转变。
  五、初中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阶段性
  由于数学知识是具有严谨的演绎系统,所以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也就是说数学学习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由于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再现,而每一次再现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有所提高,所以整个学习过程呈螺旋式的阶梯状上升。如方程贯穿整个初中数学,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函数在初、高中定义不同等等。根据这一特点,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领会数学思想和方法,逐步熟练掌握各种技巧,不断提高数学水平。
  六、初中数学学习需要突出练习环节
  数学学习,几乎每节课都有练习。一方面,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只有通过较多的练习和训练,才能深刻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才能真正把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数学知识方能有较高水平的应用。另一方面,只有加强实践,密切联系实际,才能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地完成从知到行的数学学习过程。因此,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认真完成每一次练习、每一次作业和每一次数学实践活动,有错必纠,逐步提高练习和作业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分析数学作业传统批改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  关键词:数学 作业 批改 方法    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数学作业的传统批改方法,即教师每次对学生的作业全部“精批细改”,很少分析数学作业传统批改方法的弊端。鉴于此,就这一问题谈自己两方面的看法。  一、对数学作业传统批改方法的分析  对数学作业传统批改方法我们应作认真分析,既要看到优点,也要找出其弊端。  优点是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一要求突出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以学习为中心,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是能否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热情,相互团结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就我在教学评价中的一点尝试:  一、组建小组  在小组的划分上
期刊
摘要:汉字本身就是一种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结构美、形态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记忆,发展思维。  关键词:识字 教学 字音    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能力具有形象性,他们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成了入学儿童的一大难点。新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从部分学生的作业反映来看,学生掌握汉字不太牢固,要么音读不准,要么笔顺错、偏旁错或结构失调等
期刊
摘要:在规律的应用和深化过程中,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点,设计程序性问题,把获取的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能力的提高,这是传统教学的思维方法,而“研究性学习”为教育思想的教学,把问题的呈现放在前面,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教学的导入点,这不仅是教学顺序的颠倒,而是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更新。  关键词:物理 研究性 教学    在物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中,通过研究性的方法,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到物理概念的所
期刊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互动的双方。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几个认识问题  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理想是学生走向成功的真正动力。一个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就必然会坚定而自觉地去追求和努力实现。挖掘物理发展史中
期刊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  关键词:音乐 修养 欣赏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它是人们的情感的凝结。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她运用音响、节奏、旋律、和声等多方面的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并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去激发人们的美感
期刊
摘要:音像资料的播放可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境,亲眼“目睹”当时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历史地图上的行进路线和事件发展态势可以动态展示,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发展过程;散乱的知识点可以整理成立体的结构图示,使学生一目了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不待言。  关键词:历史 信息技术 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日渐成为信息技术应用与教育的核心问题。整合的课程,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
期刊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为了方便交流,促进生产生活,产生了语言,语言的发展,使人类不断的积累知识财富,不断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当语言发展为一门科学,我们教学工作者,却把语文教学看做“阳春白雪”,使得学生“高不可攀”。我觉得语文教学更应是“下里巴人”,返璞归真,回归生活。反过来让生活充实语文教学,促进语文教学。基于以上原因,本人拙见,浅谈一下语文教学与生活。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语文课是基础课、
期刊
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多年,我发现目前的英语教学尤其是农村的英语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挑战: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与自信随着年级的增高在逐渐递减,到了初中有的任由老师磨破嘴皮子也难见成效;老师们的困惑也与日俱增,面对繁杂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是面面俱到还是精简精练呢?照本宣科内容太多完不成任务,学生们没兴趣;精简精练又怕漏掉内容考试成绩不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又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呢?我想合理、
期刊
我们目前的初中古诗文教学,仍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中的古诗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提到的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针对以上情况,本文从新《课程标准》及中考角度剖析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