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民、自然人和社会人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c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受到哲学滋养的教育思想家很多,他们著述颇多,其中,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在这些著作中,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人类,去审视儿童,去构建他们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大厦。
  
  一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理想国由三类人组成,即哲学家、军人、手工业者和农民。据此,他提出了三种不同层次的人的教育理论。柏拉图认为,教育和培养是国家的大事,应该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儿童3岁就应当进入附设于神庙的儿童游戏场接受教育,6岁至18岁,男女儿童要分别进入国家开办的学校接受普通的教育。从18岁以后,儿童开始“分流”,未来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就离开学校,开始他们新的有节制的生活。而未来的军人和哲学家则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埃弗比学习。两年以后又一次分流开始,军人被淘汰掉,哲学家胜利“晋级”。由此看来,在理想国中,最公平的就是儿童教育,它不仅没有等级的不平等,也没有性别的不平等(不过,能够接受教育的儿童是非奴隶阶级的儿童,这是阶级社会固有的矛盾,我们不必苛求)。
  柏拉图认为,幼儿最容易受到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从小养成的习惯会成为其第二天性,正如白色的羊毛一经染上颜色就不会褪掉。”[1]因此他很注重儿童的学前教育。尤其是文艺教育,“教育就是用体操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柏拉图认为要重视游戏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尤其是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他要求不强迫儿童学习,主张“寓学习于游戏”中。但是强调游戏要有选择,必须符合法律的精神。
  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是理想国中的四大美德。在柏拉图所说的三类人中,体内具有不同的成分和美德。含有金质的人是哲学家,具有智慧的美德,因此是国家的统治者;含有银质的人是军人,具有勇敢的美德,因此是国家的辅助者;含有铜质和铁质的人是手工业者和农民,具有节制的美德,因此是国家的供养者。这种有等级的培养国家公民的方式,暗含着将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这意味着儿童未来的命运必将是不平等的。
  
  二
  
  和柏拉图不同,卢梭所主张的教育的目的由能干的国家公民变成了真实的自然人。在卢梭眼中,儿童具有善良的天性,这种天性却被当时“文明”的社会污染了。那么,怎样保护儿童的心灵呢?卢梭说,“趁早给你的孩子的灵魂周围筑起一道围墙,别人可以画出这道围墙的范围,但是你应当给它安上栅栏。”[2]
  “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部由教育赐予我们。”[3]卢梭进一步指出教育有三种:即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的教育。当这三种教育相互冲突时,儿童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当三种教育和谐一致时,儿童所受的教育就是良好的。
  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卢梭呼吁人们既不要把儿童当成管教的奴仆,也不能把他作为成人的玩物。正是基于对自然的思考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卢梭提出了自然人的观点。
  卢梭称那种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儿童现在的教育、那些使孩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的教育为野蛮的教育,这种教育会让本应快乐的童年时光在哭泣、惩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这种教育最大的成果将是,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对当时贵族之家将男女儿童打扮成小绅士、小贵妇的样子极其反感,称之为荒谬的时尚。不适合儿童活动的衣着会使他们在漂亮的衣服下面失去自由和快乐,养成奢侈的习惯和贪图虚荣等不良心理。那种把儿童当做大人的做法是极端错误的,这也是对自然人的扭曲。因为儿童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年人的思想去代替儿童的思想和感情,是最愚蠢的事情,是把教育引入歧途的原因。
  自然人是独立自主的人,他能独自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而公民的一切仰赖于专制社会,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而在社会之中,公民是有等级的。自然人是自由的人,他是无所不宜、无所不能的,而国家公民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的职业人,他被囿于他的职业而失去自由。自然人还是自食其力的人,他靠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生。培养自然人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培养自然人最好的方式是远离学校教育的特殊的家庭的教育。自然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
  
  在杜威看来,传统的教育有着三大弊病:教育与社会脱离;教育与儿童脱离;理论与实践脱离。杜威反对那种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认为外在的教育目的不能顾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固定的目的呆板僵化,不具灵活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具体情况;终极的目的是一种理论上的虚构,因为世界是变动不居的。他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些是杜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教育下的定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杜威的儿童教育思想。
  当然,杜威从不讳言教育与生长的社会性目的,因为杜威的社会理想是民主主义,那么培养民主社会的新的社会人则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这种新人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具有民主理想和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能力;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适应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合作意识,服务精神;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能为社会发展尽力。”[4]
  作为成长中的儿童,杜威更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背景,每个人都有认识事物的独特方式,强调结果的一致性,必然会造成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个性的缺失,必然导致儿童兴趣的丧失,依照个体的独特体验去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方法,是杜威大力倡导的儿童教育思想。于是他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和“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科学思维方法的设想。遵循这些方法,教育出的儿童将是能够成为民主社会的新的有社会责任心的个人。或许成长作为教育目的的时代还未到来或者从未出现,但是它似乎能给“结果决定一切”的时代吹来一阵清新的风。
  从柏拉图的培养国家公民的理想教育思想,到卢梭的自然人的自然教育思想,再到杜威的社会人的新人教育思想,儿童在教育思想家的心中的地位是极其不同的。如果说柏拉图更加着眼于未来公民的话,那么卢梭和杜威则更加侧重于儿童的现在或者说“现在”的儿童。毕竟现在的教育影响儿童的将来,所以也很难说他们不关注未来的儿童或儿童的未来。如果说卢梭的教育思想,更加关注家庭教育的话,那么柏拉图和杜威则更加关注儿童的学校教育;然而古希腊时代的学校和杜威时代的学校完全不同,因此培养国家公民的等级色彩要比民主社会的新人的等级色彩强得多。也正是基于对儿童地位的不同认识,形成了他们各自富有时代意义的儿童教育思想。
  
  注释:
  [1]单中惠,等.外国教育经典解[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7.
  [2][3]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516.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瑞芳)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学校改革特别是中小学校改革的新主题,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持续讨论。人们逐渐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全面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和谐发展到凸显办学特色、打造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竞争力等等。对学校文化建设多方面意义的完整和深刻认识,有助于坚定人们从事学校文化建设的决心,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打好思想基础。本文试图从学校认同
传统的婚礼比较模式化、制式化,包含很多套餐服务,大型精美的布置,众多鲜花的装饰,以及饕餮美食的盛宴。这一切的背后,是大量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80后”独立婚礼策划师陈霞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环保主题贯穿于婚礼策划中,让婚礼更加绿色,深受新郎新娘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为爱出发,“80后”女孩结缘婚礼  “80后”的陈霞是一位聪明伶俐的福建女孩,不喜欢平静安稳的日子,内心渴望精彩且充满创意、美感
过去几年间,互联网行业伴随直播、短视频、vlog等形式,衍生出无数新职业,吃播便是其中之一。食物一口一口塞进胃里,银行账户的数字也水涨船高。尽管这个行业一直伴随着质疑与非议,但高收入仍旧吸引着新人源源不断入局。做吃播是需要天赋的一件事  那些通常只出现在餐馆的专业食材器具,24岁的上海姑娘阿尤几乎全都拥有。  粉色的烤箱、印着红粉牡丹的涮肉锅、带着金色龙头把手的九宫格火锅、放西式炸物的四格银色漏网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风光秀丽的象山脚下、白马湖畔,著名的教育家经亨颐先生为革新中等教育,偕同乡贤王佐,征得开明绅士陈春澜出资20万银元,创建了后有“北南开,南春晖”之美誉的春晖中学。如果从陈春澜先生于1908年创办春晖学堂算起,春晖中学弦歌不辍,已达百年之久。  早期的春晖,一大批文学、艺术、教育界的风流人物云集白马湖,其中有夏丐尊、李叔同、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刘薰
在我的朋友中,有許多值得佩服的优秀者,小玫便是其中之一,她赴海外留学并定居,嫁给了一个帅气的老公,生了一对可爱的宝宝,事业和生活都顺利,并且仿佛启动了逆生长模式,原本美丽的相貌多年不变,把我等同龄人反衬得灰头土脸。  也许为了缓解大家的羡慕嫉妒,在一次聚会上,酒至半酣时,她讲了自己人生中最悲伤的一件事情,那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如一个岔道口,改变了她一生的走向。  所有的事情,都缘起于一碗饭
她是文坛“劳模”,从25岁发表人生的第一部作品到现在,作品已经超过1000万字;她的笔触总是停留在社会基层的民众,描绘众生百态,展现喜怒哀乐;她的作品没有轰轰烈烈的描写,只在细腻生动、柔软平和间映照出时代生活的巨变……长篇小说代表作《城市表情》获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短篇小说代表作《城乡简史》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知青经历是宝贵的人生积累  十几岁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是笔者长期思索的问题。高效课堂必须充盈和谐,只有支撑课堂教学的主要因素协调一致,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联想到我们的数学课堂,由于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存在偏颇,导致教学偏离了主航道,诸多不和谐因素充斥于课堂,因此产生的内耗力,又极大地降低了教学效率。现结合学术的观点和见解,联系我们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如何构建和谐课堂,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
抬頭望天,辽远阔透,清朗高昂,突然间有一首悠扬的歌曲好似在耳边徘徊,让这片土地回荡着绵延情感,也让生活在这里的我们,成为长河中彼此携手的同路人。  时光如沙漏,一点一滴渗透着匆匆而过的岁月,我们希望从中找到一份别具一格的力量,能够为彼此的心头点起一盏星光。很高兴,能够和大家坐下来聊聊天,说说生活,谈谈天地。有人说:“能品茶米酱醋茶,便知人生滋味。”而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不倦努力去做的,就是将人生中这些
一  郑敏19岁通过西南联大入学考试,被外文系录取。报到注册那天,她转入哲学系,改修西方古典哲学。  大学三年级,在德文教授冯至的指点和鼓励下,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诗作。1947年,她的诗歌作品结集出版,收录于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十辑,题为《诗集1942—1947》。此时,郑敏不过27岁,俨然中国新诗界的一颗新星。  郑敏的诗作从一开始便风格鲜明,被称为“用清明的数学家的理智来写诗的诗人”。诗人
教育是为了让人学会生活,让人懂得如何创造生命的价值、追求生活的意义;让每一位求知者在生命的历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实践;让人在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中实现“自我对话”与“人的大写”。教育是一种生活,一种健康、纯真、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只有把教育视为一种生活,教育才能回到它的本真状态,教育者才能在教育生活中获得身心的健康与快乐。   “道”是万物的最深层本质所在,求“道”乃是对万物内在本质或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