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苗族舞蹈中的节奏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苗族舞蹈特别是苗族鼓舞在其艺术呈现过程中,节奏的形式是变化无穷的,它排斥一尘不变的
  节奏。苗族舞蹈之所以吸引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不断起伏变化的节奏,它在变化中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新
  鲜感。
  【关键词】苗族舞蹈节奏应用
  所谓苗族舞蹈指的是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着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苗族歌舞由于其地域文化特征性而富
  有民族性。苗族舞蹈并不是单一的一种舞蹈项目,而是支系复杂,歌舞品种内容丰富,具有着悠久的历
  史。
  苗族舞蹈是几千年来苗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步发展而来的,是一种民族大众审美心理的集中反映,
  是一种无意识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而在这些舞蹈中,节奏占有者重要的地位。
  一、舞蹈与节奏之间的关系问题
  所谓舞蹈中的节奏指的是音节的长短的变化所形成的一种具有规律性的跳动。它是在时间序列中的小节
  、拍子以及乐句所侯成的类型和形态。比如舞蹈中的慢板节奏、自有节奏以及快板节奏等等都属于不同
  种类的节奏。一个舞蹈的节奏实际上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律动。如果舞蹈没有节奏,那么也就不能够称其
  为舞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节奏是一个舞蹈的本质所在,是一个舞蹈的生命。舞蹈从来就是和节奏联
  系在一起的。一方面它使舞蹈本身具有了生命性,另一方面节奏又连接了音乐与舞蹈二者,使其成为一
  种相辅相成的整体。因为只有有"节奏"的存在,才会有舞步,有舞步才最终能够组合起来成为一种有速
  度、有力度、有幅度的适当比例关系。 正是因为这种舞蹈上的节奏使舞蹈具有了在形式上的美的特征。
  如同音乐、戏剧和诗歌一样,舞蹈也正是因为节奏而成为一种抒情艺术。在音乐中,节奏起着组织旋律
  的作用,在诗歌中,节奏起着组织语言的作用,在戏剧中,节奏起着勾连人物矛盾冲突以及心理冲突的
  作用,而在舞蹈中,节奏则起着组织连接动作的作用。节奏与舞蹈是一种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没有
  节奏,那么就无从谈起舞蹈,舞蹈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节奏。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节奏"和"拍子"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情,"拍子"是一种将长短音符组织起来,
  没有生命力的音节,而"节奏"则是拍子的一种生命表现形式,也就是说,"节奏"是"拍子"的升级版。当
  节奏与音符结合时,舞蹈就具有了强弱、疏密以及起伏,具有了艺术的旋律。无论是编排舞蹈还是舞蹈
  艺术的表现形式都十分强调"节奏"。如果说人类思维是依靠语言,那么舞蹈思维依靠的是音乐中的节奏
  ,是通过音乐中的那些规范的节奏来形成和勾连舞蹈动作。因此,可以说,舞蹈中的"节奏"对于舞蹈的
  表现起着决定作用。
  二、苗族舞蹈的类型
  从汉代开始,苗族的鼓舞就在史籍中已经有记载,如《苗防备览.风俗考》、《贵州通治.红苗条》中的
  剖有关于苗族歌舞的描述。 苗族的鼓舞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为单人鼓,由于舞蹈性别的差异
  又可以将其分为男子单人鼓和女子单人鼓。这种舞蹈无法一个人完成,都是需要两个人的相互配合,一
  个人负责敲打鼓腰,而另一个人则需要根据节奏进行击鼓表演。"女子单人鼓"一般是一个妇女一手拿着
  鼓棒通过敲击伴奏,另一个手用来拿鼓槌配合敲边的节奏一起敲打鼓面,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大号
  、锣、二胡以及唢呐等乐器进行伴奏。这样的舞蹈过程中,所唱和的歌都是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一般
  歌舞的内容都以爱情以及祭祀为主。第二种是双人鼓。所谓双人鼓指的是一个鼓两个人使用,这种鼓舞
  的方法一般是一个人敲边,其余两个人在鼓的两侧,同时敲打鼓。这种鼓舞的击打所形成的鼓点同于单
  人鼓舞。第三种是四人鼓舞。这种舞蹈是单人鼓和双人鼓的结合,在舞蹈中,击鼓的人数不定,有时候
  二人击鼓,有时候四人同时击鼓。这种舞蹈,要求鼓点、鼓音以及节奏都要配合一致,轻重缓急要协调
  ,不能随时因为变换鼓点而导致混乱。当舞蹈进入到过渡阶段时,舞蹈着要按照逆时针的顺序绕圈交换
  位置,也就是说,本来敲打鼓边的要敲打鼓面,本来敲打鼓面的要交换来敲打鼓边。第四种时候八人鼓
  。八个人使用一架四面的鼓上表演,这种鼓舞要求动作对称,节奏富裕变化。第五种是群鼓。一般多用
  于大型的民族性节日表演,是单人鼓、双人股以及四人鼓、八人鼓的结合。
  三、苗族舞蹈的节奏分类
  苗族鼓舞的节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陈叙型节奏,苗族鼓舞的是通过伴奏和敲击着的鼓点两个方
  面综合作用形成的一种立体音响效果。鼓点的走走以及舞蹈的动作综合形成了音乐的跌宕。在舞蹈中,
  节奏起着重要作用,它能够反映出音乐的丰富性和情绪性,在舞蹈变严重,通过节奏的不断变化往往能
  够暗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陈叙性节奏一般都是前两小节是弱拍,保证节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第
  二种是衬托性节奏。这种节奏主要是配合主要因素而形成的一种节奏,这种节奏主要是配合其他的节奏
  而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音乐形态。在苗族的鼓舞表演中,"边鼓"起着填充的作用,随着舞蹈者在动作上
  力度以及速度的变化,舞蹈着的情绪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而舞蹈的节奏则是使舞蹈形成具有鲜明风格以
  及新鲜感的主要方式。第三种是骨感型节奏,这种节奏主要是为了展示出鼓舞的结构和美,保证舞蹈具
  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四、结语
  苗族舞蹈特别是苗族鼓舞在其艺术呈现过程中,节奏的形式是变化无穷的,它排斥一尘不变的节奏。苗
  族舞蹈之所以吸引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不断起伏变化的节奏,它在变化中给观众带来无限的新鲜感。
  参考文献
  [1] 王庆.谈一谈苗族舞蹈中节奏的应用[J].大众文艺,2009(8):37
  [2]吴晓》湘西苗歌的文化身份想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9(9):25
  [3]侯晋芳.卖哦组舞蹈审美特征探讨[J].长治学院学报,2009,26(6):87-88
其他文献
【摘要】提问的效果,往往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课堂提问的  技巧。基于新课改下的美术课初探课堂提问的技巧。  【关键词】新课程美术课提问技巧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美术教育意识得到强化。为了"加强师生互动性"和"体现学生主体性",美术  课堂较之前给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  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摘要】诗歌因简洁凝练,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引起智障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智障儿童学  习诗歌可以发展语言、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为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意境  营造、问题设计、图画呈现、角色扮演、资源整合等形式,引领智障儿童走进诗歌的殿堂。  【关键词】智障儿童诗歌优美情境教学  儿童诗歌包括儿歌、散文诗、古诗、谜语、绕口令等,因内容浅显、韵律和谐,易于朗读和记忆,能使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学生在篮球比赛中"攻"与"守"转换意识的重要性,结合平常的教学经验积累和关  注本地区中学生篮球比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学生篮球比赛中攻守转换意识的培养与训练方法  ,引导并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提高他们参加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加强篮球技能训练,培养攻守转  换意识,提高篮球整体水平,为其以后的篮球运动打下基础,并养成经常参加运动的习惯。  【关键词】篮球运动进攻防守攻守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事业迅猛发展,通俗音乐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同学们边走边唱着"f4"、阿杜、周杰伦、刘欢等演唱的歌曲,出现  追求流行音乐的现象,有的学生还成为他们的"追星族",而有的同学还对我说:"老师,您能教点课外的  歌曲吗?"这祈求的语气意味着同学们对通俗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音乐课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  中,还得由课本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学生是创新教育的承担者与体现者,是  创新教育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教学观念  落后,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  "、"注入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评价单一死板……这些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造能  力的发展。为适应未
期刊
【摘要】当今与未来社会竞争的焦点和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内在特征除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  、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终身体育是受终身教育思  想影响和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满足人们需要而提出的。高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驿站,作为学校体  育与社会的衔接点。高校体育应奠定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体育锻炼  体育
【摘要】目前体育教学与考核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本文采用了对照  实验法,进行尝试体育考核积分制,优化教学内容的实验。实验表明,实施体育考核积分制,有利于培  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特长,有助于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的  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尝试积分制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  1问题的提出  中小学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上好体育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  趣,使学生圆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是我们每个体育教师应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  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会给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带来  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无意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  帮助。本文就如何培养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