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1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小RNA-1(miRNA-1)在肌肉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其异常表达见于心肌梗死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近期研究表明,miRNA-1参与心肌分化及心脏发育,因而可能在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作为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外,miRNA-1还可能是心脏分化异常的潜在干预目标。本文综述miRNA-1对心脏发育的调控机制,论述miRNA-1主要的作用靶标以及其影响的信号通路。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江苏省无锡市≥65岁老年人主动脉瓣膜钙化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年龄≥65岁的江苏省无锡市城区户籍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是否有主动脉瓣膜钙化,将其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该地区老年人主动脉瓣膜钙化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主动脉瓣膜钙化的危险因素。结果调查
对含碘对比剂过敏的冠心病患者,由于对比剂使用受限,可能会失去介入治疗的机会。该文报道1例对比剂过敏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下完成零对比剂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中在IVUS指导下送入边支导丝、评估病变程度、选择支架尺寸及长度、定位支架置入的远近端位置并指导支架后扩张。支架置入后IVUS显示病变覆盖完全,支架膨胀和贴壁良好,未见边缘夹层。
绒毛膜癌是我国常见的滋养性细胞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发展快、转移早且广泛的特点,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脏,其次是阴道、盆腔、肝和脑,极少转移至心脏。该文报道非妊娠期绒毛膜癌转移至左心房1例,旨在引起医生对心腔内占位性病变的重视,避免误诊。
本文报道一例男性患者,34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有肌营养不良症家族史,既往于外院诊断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通过完善相关检查及病史采集,考虑为Becker型肌营养不良症导致扩张型心肌病,对于此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应早期系统治疗肌营养不良症,以控制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
期刊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10月30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TAVR(置入自膨胀式主动脉瓣瓣膜)的130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多层螺旋CT重建图像,将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分为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组(112例)和无钙化主动脉瓣狭窄组(1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影像学检查结果、手术过程
核素心肌显像在心脏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合理地应用该技术、指导临床实践和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心血管病学分会组织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指南。指南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核素心肌显像的方法,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第二部分着重介绍核素心肌显像的临床应用推荐及说明,包括稳定性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和随访)、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在临床上常见,对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及长期预后均有明显影响。孤立性三尖瓣反流外科干预风险大,术后复发率高。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三尖瓣反流介入治疗受到关注,成为心脏瓣膜病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就三尖瓣的解剖结构、评估方法及介入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40~50岁的非老年患者行心脏瓣膜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共286例,入选者年龄40~50岁,术前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心脏瓣膜术后是否发生AKI将入选者分为非AKI组(n=180)和AKI组(n=106),进一步参考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指南将AKI组患者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的临床及心脏磁共振(CMR)特征。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经CMR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患者25例,对其临床基线资料及CMR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仅累及左心室心尖部,左心室近中段未受累)14例,混合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除左心室心尖部受累以外,左心室近中段心肌亦出现增厚)11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