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华:用嗓子绣花的歌者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偶然成功
  大多数人认识于文华是通过那首《纤夫的爱》。那首歌让于文华一跃跨入一流歌唱演员的行列,很少有民歌演员像于文华这样以一首不太民歌的对唱一炮而红。于文华说自己那时还是个小丫头,刚大学毕业,唱这支歌也是一系列的机缘巧合,最后出来了。
  “那时,我刚刚大学毕业,被分在中央歌舞团,户口也还没解决。虽然也录了电影《红楼梦》的主题曲,但一月54元的工资,让我和母亲的生活捉襟见肘。那时录歌是我的一个经济来源。我记得那时还用肉票和蛋票什么的呢,团里的老师们经常接济我。所以那时有一点为生活所迫的原因。另外,自己当时也不太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也没有适合自己的作品,我又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有什么就唱什么。《纤夫的爱》原是一个电视剧的片尾曲,后来人家不要了。它就被收进了卡拉OK。卡拉OK用的一般都是熟歌,我们那时也是通过关系才让它录了进去。那首歌当时对我就是多了150元的劳务费。”
  就是在谁也没把它当回事,谁也没想怎么样甚至对于文华还有些为生活所迫的意思的情况下,这首歌意想不到地获得了成功,于文华、尹相杰成了名。于文华把这称作是“老天爷开恩”,认为自己是机遇太好了。
  “我从没想过要出人头地,上学时就是想好好学习,我曾跟老师说过,将来出来了是运气,出不来也是运气,一切随缘吧。”没想到那样一首歌让于文华成了明星。“现在想起来《纤夫的爱》的成功或许是我和尹相杰之间从形象到声音和唱法等等的差异太大了。但那时我还并不太清楚自己的特长是不是这种类型的。此后的《天不下雨天不刮风天上有太阳》其实是《纤夫的爱》的风格的延续,但它比《纤夫的爱》明显地成熟多了,因为它是专门创作的了。从此,人们就把我当作对唱歌手了,人家找我都是让我唱对唱。其实我从一开始就是独唱演员,而且《纤夫的爱》实际上是一首女声独唱男声伴唱的歌曲。”
  找到自己
  2000年的评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中,于文华的加盟是一大卖点和亮点,这个戏让于文华第一次在舞台上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在河北艺校学的是评剧专业的于文华在多年之后重操旧业,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其实,那时她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包装,“任何一个歌唱演员都应该演一出大戏,我演歌剧没有机会,所以正好北京市文化局的张和平局长找到我,我又是学评剧的,就同意了。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地演评剧。”当然,随着戏,人们还为于文华专门作了一首歌《小蚂蚁》。
  紧接着的2001年,于文华以一首《想起老妈妈》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这首旋律优美的歌曲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出现。这是她与张和平局长的第二次合作,也是与文化局的又一次合作。
  2002年,于文华完成了自己转型过程的第三步,她把大方向确定在主旋律歌曲上。一首《秋天的诺言》展现了于文华不俗的表现力。而她转型后的这张新专辑也是由北京市文化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推出的迎接党的十六大的专辑。而其主打歌曲《秋天的诺言》更是第一首歌颂三个代表的歌曲。为什么选择主旋律作为突破口,于文华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年龄和阅历。
  “過去自己唱的是小情小调,那时自己年轻唱一唱还可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为唱歌肯定是有时段的,我不愿总唱那种哥呀妹呀的了。如果说我以前唱的是小情的话,那现在我唱的是大情了,是对祖国的情分。这首《秋天的诺言》是完全按照我自己的情况量身制作的。以前也有好多歌颂党和祖国的歌曲,有气魄。可我自己的声音形象都是比较柔弱的,适合演唱细腻、亲切、抒情的歌曲。所以,我选择的歌曲还是以情动人的。”几年的探索于文华说终于找到了自己。但一个演员转型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于文华说自己从形象、年龄上都不突出,只有找到一条自己的路才行。
  但主旋律作品的难度是人所共知的,于文华在刚刚接这首歌时心里也在打鼓。“当时自己也感觉怕写的不好,后来看了歌词以后立刻被它吸引住了。这首歌的歌词很质朴,通俗也易上口。我觉得它不是应时应景的,能流传。这首歌里没有一句大口号,没有什么直白的表露,但它很美,任何歌曲有美就够了。也许这首歌并不是特别震撼人心的那种,可它细致,这正符合我的特点。”
  难忘过去
  于文华对于成名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还是平平常常的,她发现朋友们不再找她了,她就主动去找人家,后来才知道人家以为她一成名会有变化。几次下来朋友才感叹:“行,你没变。”于文华说自己有今天的成绩也与自己的经历分不开,而且正是以前的经历让自己有了一笔财富。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我们家在河北省玉田县,小时候生活是挺贫苦的。我记得那时逢年过节我穿的新衣服就是姐姐剩下的改一改,直到八九岁了,我才第一次真正地穿上了新做的小花袄。那时,我每天放学回来,就拿着铁桶去拣煤核,早上也是拣完了再上学,那好像是每天的工作,也没觉着有多苦。11岁我就挑水浇地了。现在想起来那段经历为今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基础,知道怎样去努力而不荒废。后来,我考上了河北艺校,实现了自己爱唱歌的愿望,只是那一年只招戏曲专业的,所以我选择了相对比较喜欢的评剧。实现愿望的同时,我也给家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我们家里那时真是从土里刨食。我记得有一次,我手里只剩下5分钱了,那时邮票是8分一张,我连一张邮票都买不起。我应该跟家里要可是又很难张口,我知道家里的情况。后来同学给了我一张邮票,我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说自己实在没钱了,邮票还是同学给的。后来我知道,妈妈看信以后就哭了,东凑西凑地给我寄了30块钱。我现在还后悔给家里写了那封信,让妈妈那样伤心。”在谈这一段经历时,于文华的眼睛有些湿润。她说有的朋友劝她别总说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于文华却觉得正是农村生活让她积累了财富。这段经历很容易让人想起她的那首《想起老妈妈》,难怪她把那首歌唱得那么感人。
  于文华的朴实似乎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在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时,于文华走在街上或去买东西,有人说,“你真像于文华。”于文华就顺势回答,“人们都这么说。”晚上演完出,卸完妆已经很晚了,于文华走出剧院看见许多观众还站在栅栏外面,为的是能看她一眼。还有一次,于文华晚上演出完走在街上,一位大爷认出了她,说,“这么晚了别走了,多危险呀。”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只要人们认出了她,她就与人家打个招呼,甚至聊会儿天。1994年,于文华加入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后,下部队演出成了她的一项任务,有时她演出完了,官兵让她签名,她都一一满足,有时能签上一个小时,以至于演出完人们找不到于文华,她被官兵包围了。于文华的性格和她的歌一样柔和朴实,她说自己就是这样,如果生气也只是生闷气。
  用嗓子绣花
  与于文华合作过多次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称于文华是“用嗓子绣花”,比喻她的歌唱独树一帜。还有许多人把她叫做“民歌邓丽君”,说她探索了一条介于民歌和通俗唱法之间的路。对此,于文华说自己“都不好意思接受这样的赞誉”,认为这评价太高了。“我出名以后也意识到自己是盛名之下,其实并没有那么高的水平,但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我是那种只知道唱歌的人,对唱歌以外的事情几乎一无所知,也不会借势继续往上走。后来有人发现我的嗓音条件虽不如其他的演员高,但对气息的运用确实比较出色,他们说我是民歌里的气声唱法。”
  对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于文华不愿多谈,她的性格就像她的歌声一样不事张扬。赵季平在于文华新专辑的前言里对她多年唱歌的总结是对她最中肯的评价。“有人说于文华是一个用嗓子绣花的人,其中一个‘绣’字点出了于文华‘心灵’与‘嗓子’的‘要害’。音乐之所以动人,的确在于‘细’处,欲出‘细’,那就得‘绣’。有人说于文华是一个民族唱法借鉴通俗唱法的代表。唱法只是手段,赏心悦耳才是音乐的最终目的。于文华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她的根能死死地抓住民族音乐的沃土,而根须无限地向通俗音乐、严肃音乐的领地进触。尤其是她演唱的大量的主旋律作品,她选择的安静、细腻、诉说、委婉的表达方式,不仅没有重复别人,也没有重复自己,这种唱法的旗帜没有理由不飘出她的风景来。听于文华唱歌不仅需要耳朵,更需要内心。”
其他文献
我国于1979年发行的齐白石作品选邮票,一套共16枚,其中第15枚就是齐白石的大白菜。关于齐白石画白菜,当年还发生过十分有趣的故事!  话说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就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哪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
期刊
孙子成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平常是我接送他上下学,所以他和我关系特别亲。  每天晚上,我陪成成看动画片,他跟着我看新闻联播,我们还会不时地讨论几句,看得很是津津有味。周末,我在书房看报,孙子也会拿上本《三国演义》坐在旁边有模有样地看。我们一老一少总是形影不离,被人戏称“天山童老二人组”。  有次,吃晚饭时,我随口说:“这整天吃了睡,睡了吃,人活着有啥意思呀。”成成就问:“爷爷,你不想活了么?”
期刊
自从我把小车开回了家,老爸心里就痒痒的,一直跟我嚷着要学开车,可我们一直都不答应,因为老爸快六十岁了,虽然身体健朗,头脑清醒,但繁忙的公路上时有意外发生,为了老爸的人身安全,我们坚决不让老爸学车。  老爸见说不动我们,就耍起了小孩子脾气,居然绝食抗议,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任我们怎么叫他都不出来,让我们哭笑不得,老妈说,“让他饿吧,看这老家伙能撑多久,他受不了就会出来的。”可老爸很能撑,从早上饿到中午
期刊
南充老年书法爱好者们挥毫泼墨时,会想起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书法老师——陈肇南。80多岁的陈肇南老人,从小爱好书法,并小有名气,其弟子不计其数,有些还成为名家。近日,陈肇南老人向我们介绍了他与书法的不解之缘。  书香门第的小“书法家”  陈肇南1930年出生于四川资中,在家里,父亲、兄长爱好书法,是习练书法的“书香世家”。长期的文化熏陶使陈肇南耳濡目染,并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打小便开始练字,如遇到写
期刊
到银行交供暖费,却被工作人员忽悠买了“高利率保险”。后来老人屡次到银行要求保险公司退款,却一直被拒绝。一日中午,再次遭拒后,本来就患有高血压的于大妈,一时情绪激动倒地不起,目前已住进重症监护室,医生称由于其情绪激动,并发了脑溢血,经过72小时观察后才能下病论。  六旬大妈买保险受骗被气进医院  “朋友妈妈在金水路中国银行存钱被忽悠买了长城保险,老人讨要不成,一激动,昏迷过去。”一网友“姜伟丽”在青
期刊
收藏世界,各有所爱。有这么一小部分人最爱捡石头,他们捡的这种石头很特殊,是天上掉下来的“星星”——陨石。陨石收藏在国内外都很热,俄罗斯的陨石坠落不久,网络便出现了陨石碎片的售卖页面。这一新闻甚至使得中国的奇石市场陨石价格一路飙升。俗话说:物以稀为贵。陨石绝对算得上稀有,目前世界上找到的陨石数量非常少。一块小小的陨石在国外可能会卖上几百万美元。近几年,国内也渐渐兴起了一股陨石收藏热潮。  地球之外的
期刊
踮起脚尖,在一大片沉满墨香的薰衣草田,拈一支素笔,写满玫瑰色的诗篇,等待天晴。从此,我的少年,一半明媚,一半忧伤。  ——题记  时光渐远,我已至少年,漫漫时光悲喜无尽。韶华胜极的青春,花开最艳,却也最寂寞。盛世的年华,是否会走到末端,那时,半世山河又将为谁流转?  花开的季节,与寂寞有染,于尘世无缘。灿如朝日的年纪,轻轻的挥洒如兰的诗词,看少年的心开成陌上的蔷薇,在这泛滥的雨季,兀自摇曳,兀自妖
期刊
一女子请来一道士驱邪,说:“大师,最近实在很奇怪,先是上楼梯时,那木头楼梯竟然硬生生断了,后来我刚坐到椅子上,椅子也折了;最恐怖的是,晚上睡觉时,床竟然也塌了!请大师救我!”  道士听罢,掏出桃木剑,舞动一通,剑指女子,大喝:“丫头,你该减肥了!”
期刊
放羊的孩子
期刊
远离上海、远离家人,缺少家庭温暖;前途渺茫、生活艰苦、精神文化生活枯燥,就会徒生许多无聊;遇事不爽,再加上无人管束,本来颇有自制力的知青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茫然、散漫甚至放纵,尤其是在青春年月因长久缺少肉食和副食的情况下,是很难挡住满足食欲的诱惑的。于是,我们的人生中自然也就多了些许自己觅食的趣事,多了一份偶尔偷鸡摸狗的经历。  最有趣的是,我们曾经发生过喝“野兔汤”的故事。那是刚到农村的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