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树林:远见者稳进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zde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期有限、责任无限。苏树林不仅盯住任期目标,还将眼光瞄向未来。这也是一个国企领导能否成大事、有作为的重要标志。
  
  


  是将目光仅仅盯在任期目标上,还是在完成任职目标的同时,将目光瞄向未来,这是一个国企领导者能否有作为、成大事的重要标志。苏树林无疑属于后者。
  苏树林是因陈同海东窗事发才有机会出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此前,这家大型能源企业核心高管全部由本企业产生,他们出身石油下游、精通炼化。而苏树林事业起步是在大庆。作为马富才的一员爱将,苏先后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中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并成为“十六大”最年轻的中央候补委员。在辽宁省短暂从政9个月,苏树林再次重返“石油系”,成为中国政坛上最耀眼的商业明星。
  苏树林就职当天即发表了一段最为感人肺腑的就职感言—“深知任期有限,责任无限”。众所周知,中石化的优势在下游炼化,中石油的优势在上游原油开采。因为有着深厚中石油背景的苏树林的加盟,大家普遍认为,这将弥补中石化的上游短板,极大提升中石化高层的“上游权重”。
  只是,期待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始终没有烧起来。中石化运行得相当平稳。苏树林提出了“四稳定”、“三不变”工作方针。“四稳定”指的是保证生产经营秩序的稳定、保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保证资本市场稳定。“三不变”即原有领导分工不变,工作方针不变,原有工作程序不变。同时,中石化还继续沿用了陈同海时期的一些提法(比如“矿权是命根子”)以及战略(比如“大力发展天然气”)。
  当然,中石化的战略也略有变化,比如苏树林提出要打造上游长板,组建工程公司。
  中石化寄予厚望的还是炼化业务。炼油业务在2009年将成为集团创效的主力。为此,苏树林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保”“两率”。“三保”即保进厂质量、保生产所需、保管理程序化。“两率”指的是计量准确率和破包率。前者要达到百分之百,后者要确保在千分之一以下。
  这种带有明显苏式特征的语言,在他个人职业生涯里几乎随处可见。1999年,初为大庆石油管理局局长的苏树林即向总部恳请提出,在1998年原产量下调30万吨的基础上,再下调120万吨。这也是大庆油田有史以来第一次产量超过百万吨的大幅度下调。而大庆油田自1976年产量上5000万吨以后,一直彰显着产量箭头朝上的光荣。苏树林出乎意料地给这种光荣泼了一盆冷水。他的理由如是:
  “为国家生产原油是贡献,为国家储备资源也是贡献。”“多产油是贡献,多创利润多交税费也是贡献。”“保国家急需是贡献,保持油田可持续发展也是贡献。”“油田产量递减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在没有足够后备储量接替的情况下,产量由高到低出现拐点只是时间问题,总有一任局长要面对这个现实。”
  通过不同场合的解释渗透,这种以效益为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得以被普遍接受。
  减产并不代表无为,苏树林务实的思路将大庆石油带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上来。1999年5月,苏树林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党代会上提出了“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事实证明,这一决策是正确的。资料显示,1998年,大庆油田全年产油5570万吨,销售收入506.11亿元,上缴利润和税费共200.23亿元;1999年,年产油5450.18万吨,销售收入613.39亿元,上缴利润和税费379.51亿元。
  苏树林制定了“求贤若渴”的人才政策:培养人才“三个不怕”:一不怕跑(将一些人才跳槽作为预警信号),二不怕闲(暂时用不上可以超前储备),三不怕赔(不要怕花钱,注重预期效应)。同时,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三要靠”:靠事业呼唤人、靠真情感动人、靠政策吸引人。与他们交心、交流、交友,按贡献给待遇,给报酬。在分层次培养要岗位锻炼的基础上,做到“四个一批”:培训深造一批、岗位锻炼一批、吸纳引进一批、短期聘请一批。
其他文献
谁真正感觉到了眼下的危机,谁又真正想到去改变企业的危机,“过冬”似乎只是停留在领导者的嘴巴上和媒体的页面上。如果每个组织成员不能真正感觉到危机扑面的话,那么企业的危机永远不会消失。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领导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员工仍悠哉游哉,感觉危机与自己无关。用约翰·科特在他的新作《紧迫感》中的话说:“……员工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当中有的从未遭遇到来自投资分析师的抨击或是来自客户的怒
期刊
大前研一以研究战略而出名,另一个在名气上丝毫不亚于大前的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则对战略管理进行过认真的梳理。在我们对大前研一的学术贡献进行评价之前,需要先看看明茨伯格的论证。  明茨伯格等人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比喻—盲人摸象—贯穿于全书始终。在“女士们先生们,快来看战略管理这只大象”的呼声中,明茨伯格开始了他的战略之旅。明茨伯格深知,任何对局部的观察,不管是看到
期刊
在日本的管理学家中,大前研一的名字如雷贯耳。加上这位好说“大话”的学者十分关注中国,动不动就来中国转一圈发表一番震世骇俗的演讲,所以,相当多的中国人,都听说过大前研一,他的书也得到许多人的推荐。这位日本管理学家,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天才”,二是“狂人”。  先说他的“狂”,从大前研一的言行就可以窥见一斑。身为日本人,他偏要声明:“我的户籍是世界,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只是恰巧住在日本罢了”。在西
期刊
德鲁克对“领导者”和“管理者”角色的分析最初出现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他认为,管理者是任何商业组织中最能动并可以赋予生命的要素,是一种新的领导群体;就本质而言,管理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领导性的机制。此处,他没有刻意区别“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差异。但在此后50多年间,这两个概念的差异被学术界讨论得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很多新的观点。例如:“领导者”是高层的管理者;“管理者”负责“管理”而“领导者”
期刊
资本性投资,是企业为持续发展而配置长期资产的行为,该类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由于资本性投资都要长期占用大量资金,且收益期也较长,而任何公司的可用资金都不是无限的,因此公司决策者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投资方案中做出抉择。    在面临并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必须坚持拟投资项目与公司战略(产业与业务定位)必须匹配的原则外,还应有利于增强公司产品/服务的竞争力,保证拟投资项目的经济有效性和财务盈利。其
期刊
短路,就是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短路电流是指不接用电器时的电流,相当于直接找个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时的电流。电线短路后,由于电流未能通过用电器具,电线中的电流会突然增大,在短路的部位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或电弧,出现电线熔化和绝缘层烧毁缺损等情况。这种强烈的短路电弧和熔化的金属熔球,其热度足以引燃可燃物而发生火灾,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同时火灾也会对人民生命
期刊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此诚不虚。  公元2007年中,美国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国人漠不关心;2007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的疮痍满目于世人,国人“幸灾乐祸”,颇有“隔岸观火”的兴致;2008年初,美国次贷危机“修成”金融风暴的“正果”,神州大地依然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社会舆论热衷于应不应该救美国的道义之争,甚至陶醉于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劣的无知和狂妄;2008年中,金融风暴的巨大破坏力在全球蔓
期刊
7月8日下午,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力拓中国区哈默斯利铁矿业务总经理胡士泰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而遭中方拘留。第二天,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和中国外交部证实了此消息。此后力拓间谍案件愈演愈烈,媒体报道中钢协某些钢铁企业的重要负责人也牵涉力拓一案。  近年来,企业高管的违法事件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实践中,公司的普通员工也可
期刊
任何战略,在实施中都存在着信息反馈和不断调整。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在进行战略设计时,能不能预留出实施中调整的空间,是衡量战略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    诸葛亮的《隆中对》,从整体来看,显然是一个“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三分天下”,第二步是“兴复汉室”。后来人们对它的高度赞誉,实际上只与第一步有关。所以,在刘备建国的第一步,《隆中对》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然而,当它进入第
期刊
最新的技术越来越多地作为管理再造的工具被应用起来。Sriniva Koushik, 是Nationawide Property and Casualty Company 的首席信息官,正在这方面起着领先的作用。Julian Birkinshaw 和 Stuart Crainer 将他的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总结出来。   听起来似曾相识吧?在过去十年里,你是一个在职能岗位积累了大量经验的经理,你就会认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