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如何动态调整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72282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战略,在实施中都存在着信息反馈和不断调整。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在进行战略设计时,能不能预留出实施中调整的空间,是衡量战略优劣的一个重要尺度。
  


  诸葛亮的《隆中对》,从整体来看,显然是一个“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三分天下”,第二步是“兴复汉室”。后来人们对它的高度赞誉,实际上只与第一步有关。所以,在刘备建国的第一步,《隆中对》具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然而,当它进入第二步时,问题已经暴露无遗。
  战略调整需要审时度势。这种调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战略总目标可行,仅需要根据实施中的反馈信息进行枝节调整;一种是发现战略总目标无法实现,需要对目标进行根本性调整。《隆中对》本身,没有留出这种根本调整的空间。尤其是当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蜀汉面临着战略调整的重大关头时,原本就主持战略设计的诸葛亮,在“益州疲弊”的危急存亡关头,依然坚持原定战略目标不变,在平定南中之后,以北伐态势表明了自己坚持第二步战略的信心。“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很明显,诸葛亮认为,蜀汉的战略只需要枝节调整,不需要改变战略目标。
  那么,诸葛亮的判断是否恰当?就以他脍炙人口的《出师表》而论,人们在赞扬其鞠躬尽瘁的耿耿忠心时,往往忽略了“益州疲弊”和“北定中原”之间的不配套。明知实力不够还要坚持北伐,固然有诸葛亮以此表达忠于先主遗志的意图,有前期经营汉中等地的沉没成本考虑,但最根本的,就是他认定《隆中对》的战略目标不可更改。
  有意思的是,后主刘禅在这个问题上恰恰同诸葛亮不一样。有人认为,刘禅并不是个傻瓜。假定这种说法成立,那么,刘禅的“胸无大志”何尝不是一个调整“兴复汉室”战略目标的信号。让我们换成公司来考虑,一个“董事长”要放弃“总经理”要坚持但自身实力又处于劣势的并购计划,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诸葛亮是绝顶聪明的,然而,他为何还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原因之一,就是当初《隆中对》的战略目标具有不可更改因素。刘备集团先前的所作所为,都建立在兴复汉室的前提上。一旦更改这个目标,就等于彻底否定了原来行为的正当性。因此,《隆中对》从提出伊始,就决定了这一战略目标只能一条道走到底,无法实现类似于“彼可取而代之”、“苍天当死,黄天当立”的战略转换。既然战略目标不能调整,所以具体方法也就难以大幅度转向。吞并天下不能转换为保境安民,攻势不能转换为守势,这都是在所难免的。
  后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感叹,实际上包含一个误区,即假如诸葛亮还活着就能打败曹魏。这种误判古今中外屡见不鲜,所以更有警示价值。这种思维,实际上是没有把战略本身的失误和人员运作的失误区别开来。固然,有很多战略失败,是相关人员搞砸的;但也有很多战略失败,是战略本身的问题。
  当然,是否需要作出根本性的战略转移,归根到底要依赖于战略设计时确定转换战略目标的边界条件。《隆中对》竖起的兴复汉室大旗,从一开始就是拒绝战略转换的。因此,根本就不可能设定战略转换的临界点。所以,刘禅的行为,变成了一种“战略背叛”。
  现实中,这种不能转换的战略,一旦失败,人们往往归因于没有坚持下来,而且还会振振有词地强调:“最后的胜利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不妨想想,当年,史玉柱的巨人大厦坚持了,秦池白酒的央视标王也坚持了,但结果如何?
其他文献
2008年以美国次贷为起点的金融危机,冲击了全球经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畜牧业也不例外,面临着严峻地考验。从2006年起,原材料价格就一直上涨,原材料价格地上涨直接推动产品价格上升,饲料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2006年5月起生猪价格开始抬头,价格逐步上升,养殖业利润显著上升,直至2007年底达到顶峰,2008年5月份后生猪价格开始下滑,截止到今天大多数生猪散养户、小规模养殖场,开始出现了亏损。这一
期刊
当前全球经济风声鹤唳,中国经济万绿丛中一点红,出现回暖迹象。这与国家近期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及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密不可分,同时也与地方政府的经济政策不无关系。三门峡作为豫西工业重镇,早在去年就明确提出了“过冬五策略”,大力推动“项目建设年”的规划与实施。而今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三门峡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资源深加工上下工夫,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大的进展,  4月14日,
期刊
谁真正感觉到了眼下的危机,谁又真正想到去改变企业的危机,“过冬”似乎只是停留在领导者的嘴巴上和媒体的页面上。如果每个组织成员不能真正感觉到危机扑面的话,那么企业的危机永远不会消失。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就是领导者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员工仍悠哉游哉,感觉危机与自己无关。用约翰·科特在他的新作《紧迫感》中的话说:“……员工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当中有的从未遭遇到来自投资分析师的抨击或是来自客户的怒
期刊
大前研一以研究战略而出名,另一个在名气上丝毫不亚于大前的管理学家明茨伯格则对战略管理进行过认真的梳理。在我们对大前研一的学术贡献进行评价之前,需要先看看明茨伯格的论证。  明茨伯格等人在《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用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寓言比喻—盲人摸象—贯穿于全书始终。在“女士们先生们,快来看战略管理这只大象”的呼声中,明茨伯格开始了他的战略之旅。明茨伯格深知,任何对局部的观察,不管是看到
期刊
在日本的管理学家中,大前研一的名字如雷贯耳。加上这位好说“大话”的学者十分关注中国,动不动就来中国转一圈发表一番震世骇俗的演讲,所以,相当多的中国人,都听说过大前研一,他的书也得到许多人的推荐。这位日本管理学家,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一是“天才”,二是“狂人”。  先说他的“狂”,从大前研一的言行就可以窥见一斑。身为日本人,他偏要声明:“我的户籍是世界,我是一个世界公民,只是恰巧住在日本罢了”。在西
期刊
德鲁克对“领导者”和“管理者”角色的分析最初出现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他认为,管理者是任何商业组织中最能动并可以赋予生命的要素,是一种新的领导群体;就本质而言,管理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领导性的机制。此处,他没有刻意区别“领导者”和“管理者”之间的差异。但在此后50多年间,这两个概念的差异被学术界讨论得越来越多,逐渐出现了很多新的观点。例如:“领导者”是高层的管理者;“管理者”负责“管理”而“领导者”
期刊
资本性投资,是企业为持续发展而配置长期资产的行为,该类长期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由于资本性投资都要长期占用大量资金,且收益期也较长,而任何公司的可用资金都不是无限的,因此公司决策者经常需要在不同的投资方案中做出抉择。    在面临并进行投资决策时,除了必须坚持拟投资项目与公司战略(产业与业务定位)必须匹配的原则外,还应有利于增强公司产品/服务的竞争力,保证拟投资项目的经济有效性和财务盈利。其
期刊
短路,就是电源未经过负载而直接由导线接通成闭合回路。短路电流是指不接用电器时的电流,相当于直接找个导线把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时的电流。电线短路后,由于电流未能通过用电器具,电线中的电流会突然增大,在短路的部位容易产生强烈的火花或电弧,出现电线熔化和绝缘层烧毁缺损等情况。这种强烈的短路电弧和熔化的金属熔球,其热度足以引燃可燃物而发生火灾,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和后果,同时火灾也会对人民生命
期刊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此诚不虚。  公元2007年中,美国次贷危机初露端倪,国人漠不关心;2007年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的疮痍满目于世人,国人“幸灾乐祸”,颇有“隔岸观火”的兴致;2008年初,美国次贷危机“修成”金融风暴的“正果”,神州大地依然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社会舆论热衷于应不应该救美国的道义之争,甚至陶醉于比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优劣的无知和狂妄;2008年中,金融风暴的巨大破坏力在全球蔓
期刊
7月8日下午,澳大利亚外交部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澳大利亚铁矿石企业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力拓中国区哈默斯利铁矿业务总经理胡士泰因涉嫌从事间谍活动和窃取中国国家机密而遭中方拘留。第二天,上海市国家安全局和中国外交部证实了此消息。此后力拓间谍案件愈演愈烈,媒体报道中钢协某些钢铁企业的重要负责人也牵涉力拓一案。  近年来,企业高管的违法事件屡见不鲜,其中不乏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实践中,公司的普通员工也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