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你最大的“敌人”吗?
作文江湖让你感叹深不可测吗?
来吧,跟着“作文大侠”曾老怪修炼史上最轻松的作文绝招,笑傲作文江湖吧!
看了前两期讲解的“一次次地问”绝招,有同学惊呼了:哇,这下可好了,以后遇到不会写的作文,特别是“有素材,没思路”时,就可以拿“一次次地问”救急了!
哈哈,真是聪明的孩子!
一起来看几个救急的实例吧!
【案例一:懵懂男生和他《想象中的马》】
课堂作文:《想象中的马》
遭遇问题:有素材,无思路
口述实录:我对这题目挺有感觉的。按说,有很多内容可写,可真到动笔时,脑子却有点懵。大家一般都是“写写马的外貌,写写马的优点”,这样写,我都写烦了,太俗了!可怎么创新,我又没了主意,拿不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用什么样的过渡句,所以,写得乱糟糟的。按《小蝌蚪找妈妈》中“一次次地问”的思路,我整理了一下脑海里的内容,自己给自己提了几个问题,作文的思路一下子就条理清晰了。
想象中的马
我的马,是世界上最最厉害的马。你一定没有见过!
噢,有多厉害啊?长得帅吗?是传说中的威武骏马吗?
当然是!我的马长得很帅,而且是那种非常威武的帅。长长的脖子,明亮的眼睛,尖尖的耳朵,棱角分明的下巴,再配上它那高大的身躯,绝对像个骏马中的将军。即使不是世界第一威武,也可算并列世界第一威武!
不过,长得威武还算不了什么,还有比这个更厉害的呢!
更厉害的?难道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对啦,你猜对啦,我的马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别的马跑起来流的是汗,我的马跑起来流的是血。为什么?因为我的马是优良品种,它跑得比所有的马都快,它的耐力比所有的马都强。每次追击,别的马都大汗淋漓、直喘粗气地慢下来了,可我的马还能一点儿也不减速地再跑几百千米。由于速度太快,跑的时间太长,最后,马身上毛细血管里的血丝都飞出了血管,混到汗当中,一起流了出来!
我的马是不是很厉害呀?这还不算最厉害的,还有更更厉害的呢!
更更厉害的?难道它通人性,是传说中的通灵宝马?
对啦,这次你百分百猜对了,我的马就是传说中的通灵宝马。它知道我家没有多少钱,所以,它一天只吃一些树叶、喝一碗水就可以了。而且,骑它的时候,不用马鞍、缰绳就能保证我的安全,只要我骑上去,它就知道我想去哪里,知道怎样才能稳稳地把我送到那个地方。遇到困难,它还能开口说话,和我商量对策;遇到危险,它甚至还会舍身救主人。
我的马肯定是你没见过的最厉害的马!
你觉得这篇作文写得如何?
老怪我问过好些同学和老师,同学们说:“很新颖,很生动,很好玩。”老师们说:“还是那些材料,可怎么读起来,就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呢?”
【案例二:调皮男生和他《美丽的校园》】
课堂作文:《美丽的校园》
遭遇问题:想提高,没思路
口述实录:这题目一般的写法,就是像课文那样,开头泛泛地形容一下学校,然后就按位置来写:大门是什么样的,进了大门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正面是什么,背面是什么。这样写校园,我二年级就知道了。老是这么写,觉得很没意思,想提高,又不知道怎么去提高,就怀疑是不是我的好词好句不够多。于是,我就从作文书上摘一些好词好句加进去,可结果还是不太好,总觉得有些空,有些千篇一律。如果按“一次次地问”来写呢,我们校园有什么可以问的吗?我每次去学校,经常想的问题有哪些呢?呵呵,这次我就用这几个问题,带出我们美丽的校园吧。这样写,应该比以前那样写的效果好。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就坐落在汉阳城当年的老街——西大街上,那真是个鸟语花香、书声琅琅、美丽无比、令人神往的地方。
每天早上,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我都会问自己:是先去左边的花园,还是先去右边的操场,或者直奔三楼的教室?
如果到校时间早,天气好,有时候我就先去左边的花园。那里有很多绿树和花草,春天有迎春花,夏天有玫瑰花,秋天有月季花,冬天有蜡梅花。在小花园里走一圈,闻闻花香,看看蚂蚁,赶赶蝴蝶,精神会特别好,到了教室早读,读书的声音都会比平时高很多。这个花园真是我们校园的一块宝地。
有时候,我还会去右边的操场。那儿有漂亮的塑胶球场、高高的篮球架、红蓝交错的塑胶地板,飞快地跑上去,真有闯荡NBA的感觉。我很喜欢在球场上奔跑的滋味,很多同学都是在这块球场上锻炼身体、学会打球技能的。
如果到校时间较晚,快要上课了,我哪儿都不敢去,直接冲向面对校门的教学楼。一路冲到教学楼门前的八级台阶时,我心里经常会问:是分三步跳上去呢,还是争取两步跳上去?
不过,分几步跳上去都不是很重要。冲进教学楼后,常常会遇到我的各科老师。我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看他们的脸色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一旦老师看起来很高兴,我也会觉得很高兴,进而就会觉得校园非常美丽:有漂亮的花园,有壮观的操场,有威严的教学楼,有爽朗的读书声,还有亲切的老师们。
这样写“美丽的校园”,还真是很有内涵,很不落俗套,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和很多思考呢!
最后,我们再看两篇作文吧,一篇是观察日记,一篇是记事的。选载这两篇作文时,没有配发作者的访谈实录。因为,这两位同学写作文时,还没学“一次次地问”这个思路。等后来知道“一次次地问”了,他们的老师不禁拍案喊道:“我这学生太天才了!”
蜘蛛与网
今天,我在阳台上发现一只灰色的大蜘蛛正在网上转圈圈。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只见这只蜘蛛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网。蜘蛛为什么会吃网呢?网为什么不会粘住蜘蛛呢?这两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怎么想也想不通。
我来到房间问妈妈:“为什么蜘蛛会吃网,而黏黏的网不会粘住蜘蛛呢?”妈妈也不知道,她建议我去查查资料。
我翻开《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蜘蛛吃网》这一篇。原来,蜘蛛网上的黏液干了,粘不住小飞虫了,蜘蛛就要吃掉那些黏液干了的丝,再重新织网。另外,蜘蛛的身体和脚能分泌出一种油性物质,可以避免自己被网粘住。
大自然真奇妙啊!我要继续我的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
学会观察,能让作文有“料”可爆。就像这位同学,他通过细心观察和探寻,知道了蜘蛛吃网和网粘不住蜘蛛的秘密,这可是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的哦。
学会借鉴,用《小蝌蚪找妈妈》那样“一次次地问”式的思路结构,小作者就把自己的观察和追问的结果精彩而生动地描述了出来,真是珠联璧合啊!否则,这么有趣的事情,如果因为作文不好而表述不清,那多可惜啊!
妈妈的手电筒
就要上初中了,我收拾自己的房间,整理小学阶段的书籍和玩具时,突然发现了自己和其他同学不同的地方——除了课本、光盘、漫画书、玩具,我还比他们多了一个手电筒。
我家住在城南的一条巷子里,晚上从巷子口往家走时,有一段长长的、黑黑的路程。于是,这个手电筒就成了妈妈的宝贝,晚上出去时总是随身携带。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望女成龙的妈妈给我报了英语班。每周有两天,我要上课到晚上九点。妈妈每次都陪我到晚上九点,然后我们一起坐车回家。走到巷子口时,妈妈总会打亮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柱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走着走着,我发现手电筒的光柱总在我的脚前。我问妈妈:“手电筒的光怎么总在我脚前晃荡啊?”妈妈说:“因为手电筒喜欢爱学习的孩子。”
到小学四年级时,我又报了个钢琴班,每周有三个晚上要出去上课。妈妈还是每次都送我上课,陪我回家。走过那长长的、黑黑的巷子时,手电筒的光柱仍然在我的脚前闪亮。我问妈妈:“手电筒的光怎么总在我的脚前闪亮啊?”妈妈说:“因为手电筒喜欢勤奋的孩子。”
到了小学六年级,有一阵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身体一向很好的妈妈总觉得不太舒服。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有大病,需要住院做手术。那一段时间,晚上从辅导班回家,见到在巷子口等候我的奶奶,我都会想起妈妈来。
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妈妈出院的日子。
爸爸下班后,就和我一起去医院,办完出院手续,打车到巷子口,天都完全黑了。我小心地摁下按钮,让手电筒的光柱照在妈妈脚前。走着走着,我憋不住问:“妈妈,您知道手电筒的光柱为什么总在您的脚前吗?”“不知道啊。”妈妈回答说。“那是因为,手电筒喜欢爱孩子的妈妈。”我开心地回答。
现在,我就要上初中了,可我不会忘记妈妈的手电筒,我要好好地留着它!
围绕手电筒,围绕电筒光,借鉴“一次次地问”,成就了一篇感人的好文章!
读到这里,估计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得不行了吧?
好,现在就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本上选几个题目去“折磨”自己吧。走投无路时,别忘了“小蝌蚪”和“一次次地问”哦!
借鉴小蝌蚪“一次次地问”
1.无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各种类型的作文都可以借鉴!
2.“有素材,没思路”时,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来救急。
3.“有思路,想创新”时,还可借鉴这个思路来创新。
4.就算都按这个思路写,也不会千篇一律。因为虽然都是“一次次地问”,但问的问题不同,问题的深度不同,对问题的回答不同,写成的文章就会千变万化、各不相同!
作文江湖让你感叹深不可测吗?
来吧,跟着“作文大侠”曾老怪修炼史上最轻松的作文绝招,笑傲作文江湖吧!
看了前两期讲解的“一次次地问”绝招,有同学惊呼了:哇,这下可好了,以后遇到不会写的作文,特别是“有素材,没思路”时,就可以拿“一次次地问”救急了!
哈哈,真是聪明的孩子!
一起来看几个救急的实例吧!
【案例一:懵懂男生和他《想象中的马》】
课堂作文:《想象中的马》
遭遇问题:有素材,无思路
口述实录:我对这题目挺有感觉的。按说,有很多内容可写,可真到动笔时,脑子却有点懵。大家一般都是“写写马的外貌,写写马的优点”,这样写,我都写烦了,太俗了!可怎么创新,我又没了主意,拿不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用什么样的过渡句,所以,写得乱糟糟的。按《小蝌蚪找妈妈》中“一次次地问”的思路,我整理了一下脑海里的内容,自己给自己提了几个问题,作文的思路一下子就条理清晰了。
想象中的马
我的马,是世界上最最厉害的马。你一定没有见过!
噢,有多厉害啊?长得帅吗?是传说中的威武骏马吗?
当然是!我的马长得很帅,而且是那种非常威武的帅。长长的脖子,明亮的眼睛,尖尖的耳朵,棱角分明的下巴,再配上它那高大的身躯,绝对像个骏马中的将军。即使不是世界第一威武,也可算并列世界第一威武!
不过,长得威武还算不了什么,还有比这个更厉害的呢!
更厉害的?难道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
对啦,你猜对啦,我的马就是传说中的汗血宝马。别的马跑起来流的是汗,我的马跑起来流的是血。为什么?因为我的马是优良品种,它跑得比所有的马都快,它的耐力比所有的马都强。每次追击,别的马都大汗淋漓、直喘粗气地慢下来了,可我的马还能一点儿也不减速地再跑几百千米。由于速度太快,跑的时间太长,最后,马身上毛细血管里的血丝都飞出了血管,混到汗当中,一起流了出来!
我的马是不是很厉害呀?这还不算最厉害的,还有更更厉害的呢!
更更厉害的?难道它通人性,是传说中的通灵宝马?
对啦,这次你百分百猜对了,我的马就是传说中的通灵宝马。它知道我家没有多少钱,所以,它一天只吃一些树叶、喝一碗水就可以了。而且,骑它的时候,不用马鞍、缰绳就能保证我的安全,只要我骑上去,它就知道我想去哪里,知道怎样才能稳稳地把我送到那个地方。遇到困难,它还能开口说话,和我商量对策;遇到危险,它甚至还会舍身救主人。
我的马肯定是你没见过的最厉害的马!
你觉得这篇作文写得如何?
老怪我问过好些同学和老师,同学们说:“很新颖,很生动,很好玩。”老师们说:“还是那些材料,可怎么读起来,就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感觉呢?”
【案例二:调皮男生和他《美丽的校园》】
课堂作文:《美丽的校园》
遭遇问题:想提高,没思路
口述实录:这题目一般的写法,就是像课文那样,开头泛泛地形容一下学校,然后就按位置来写:大门是什么样的,进了大门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正面是什么,背面是什么。这样写校园,我二年级就知道了。老是这么写,觉得很没意思,想提高,又不知道怎么去提高,就怀疑是不是我的好词好句不够多。于是,我就从作文书上摘一些好词好句加进去,可结果还是不太好,总觉得有些空,有些千篇一律。如果按“一次次地问”来写呢,我们校园有什么可以问的吗?我每次去学校,经常想的问题有哪些呢?呵呵,这次我就用这几个问题,带出我们美丽的校园吧。这样写,应该比以前那样写的效果好。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学校,就坐落在汉阳城当年的老街——西大街上,那真是个鸟语花香、书声琅琅、美丽无比、令人神往的地方。
每天早上,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我都会问自己:是先去左边的花园,还是先去右边的操场,或者直奔三楼的教室?
如果到校时间早,天气好,有时候我就先去左边的花园。那里有很多绿树和花草,春天有迎春花,夏天有玫瑰花,秋天有月季花,冬天有蜡梅花。在小花园里走一圈,闻闻花香,看看蚂蚁,赶赶蝴蝶,精神会特别好,到了教室早读,读书的声音都会比平时高很多。这个花园真是我们校园的一块宝地。
有时候,我还会去右边的操场。那儿有漂亮的塑胶球场、高高的篮球架、红蓝交错的塑胶地板,飞快地跑上去,真有闯荡NBA的感觉。我很喜欢在球场上奔跑的滋味,很多同学都是在这块球场上锻炼身体、学会打球技能的。
如果到校时间较晚,快要上课了,我哪儿都不敢去,直接冲向面对校门的教学楼。一路冲到教学楼门前的八级台阶时,我心里经常会问:是分三步跳上去呢,还是争取两步跳上去?
不过,分几步跳上去都不是很重要。冲进教学楼后,常常会遇到我的各科老师。我会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看他们的脸色是高兴还是不高兴。一旦老师看起来很高兴,我也会觉得很高兴,进而就会觉得校园非常美丽:有漂亮的花园,有壮观的操场,有威严的教学楼,有爽朗的读书声,还有亲切的老师们。
这样写“美丽的校园”,还真是很有内涵,很不落俗套,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和很多思考呢!
最后,我们再看两篇作文吧,一篇是观察日记,一篇是记事的。选载这两篇作文时,没有配发作者的访谈实录。因为,这两位同学写作文时,还没学“一次次地问”这个思路。等后来知道“一次次地问”了,他们的老师不禁拍案喊道:“我这学生太天才了!”
蜘蛛与网
今天,我在阳台上发现一只灰色的大蜘蛛正在网上转圈圈。咦,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只见这只蜘蛛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网。蜘蛛为什么会吃网呢?网为什么不会粘住蜘蛛呢?这两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怎么想也想不通。
我来到房间问妈妈:“为什么蜘蛛会吃网,而黏黏的网不会粘住蜘蛛呢?”妈妈也不知道,她建议我去查查资料。
我翻开《十万个为什么》,找到了《蜘蛛吃网》这一篇。原来,蜘蛛网上的黏液干了,粘不住小飞虫了,蜘蛛就要吃掉那些黏液干了的丝,再重新织网。另外,蜘蛛的身体和脚能分泌出一种油性物质,可以避免自己被网粘住。
大自然真奇妙啊!我要继续我的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
学会观察,能让作文有“料”可爆。就像这位同学,他通过细心观察和探寻,知道了蜘蛛吃网和网粘不住蜘蛛的秘密,这可是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的哦。
学会借鉴,用《小蝌蚪找妈妈》那样“一次次地问”式的思路结构,小作者就把自己的观察和追问的结果精彩而生动地描述了出来,真是珠联璧合啊!否则,这么有趣的事情,如果因为作文不好而表述不清,那多可惜啊!
妈妈的手电筒
就要上初中了,我收拾自己的房间,整理小学阶段的书籍和玩具时,突然发现了自己和其他同学不同的地方——除了课本、光盘、漫画书、玩具,我还比他们多了一个手电筒。
我家住在城南的一条巷子里,晚上从巷子口往家走时,有一段长长的、黑黑的路程。于是,这个手电筒就成了妈妈的宝贝,晚上出去时总是随身携带。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时,望女成龙的妈妈给我报了英语班。每周有两天,我要上课到晚上九点。妈妈每次都陪我到晚上九点,然后我们一起坐车回家。走到巷子口时,妈妈总会打亮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柱照亮我们回家的路。走着走着,我发现手电筒的光柱总在我的脚前。我问妈妈:“手电筒的光怎么总在我脚前晃荡啊?”妈妈说:“因为手电筒喜欢爱学习的孩子。”
到小学四年级时,我又报了个钢琴班,每周有三个晚上要出去上课。妈妈还是每次都送我上课,陪我回家。走过那长长的、黑黑的巷子时,手电筒的光柱仍然在我的脚前闪亮。我问妈妈:“手电筒的光怎么总在我的脚前闪亮啊?”妈妈说:“因为手电筒喜欢勤奋的孩子。”
到了小学六年级,有一阵子,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身体一向很好的妈妈总觉得不太舒服。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有大病,需要住院做手术。那一段时间,晚上从辅导班回家,见到在巷子口等候我的奶奶,我都会想起妈妈来。
左盼右盼,终于盼到了妈妈出院的日子。
爸爸下班后,就和我一起去医院,办完出院手续,打车到巷子口,天都完全黑了。我小心地摁下按钮,让手电筒的光柱照在妈妈脚前。走着走着,我憋不住问:“妈妈,您知道手电筒的光柱为什么总在您的脚前吗?”“不知道啊。”妈妈回答说。“那是因为,手电筒喜欢爱孩子的妈妈。”我开心地回答。
现在,我就要上初中了,可我不会忘记妈妈的手电筒,我要好好地留着它!
围绕手电筒,围绕电筒光,借鉴“一次次地问”,成就了一篇感人的好文章!
读到这里,估计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得不行了吧?
好,现在就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本上选几个题目去“折磨”自己吧。走投无路时,别忘了“小蝌蚪”和“一次次地问”哦!
借鉴小蝌蚪“一次次地问”
1.无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各种类型的作文都可以借鉴!
2.“有素材,没思路”时,可以借鉴这个思路来救急。
3.“有思路,想创新”时,还可借鉴这个思路来创新。
4.就算都按这个思路写,也不会千篇一律。因为虽然都是“一次次地问”,但问的问题不同,问题的深度不同,对问题的回答不同,写成的文章就会千变万化、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