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朱之文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天都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粉丝到菏泽单县朱楼村“大衣哥”家一探究竟。6月11日这天,在门口“围堵”朱之文的有来自济南、徐州、秦皇岛、单县的,有人是为了找朱之文演出,有人只是想找朱之文“玩玩”,还有人惦记着朱之文受伤的脚踝,专门过来看看他。
  在众人的期盼中,他们心目中的“朱老师”开着一辆绿色电动三轮车,从大街的一头拐进了胡同。“进来吧,进来吧。”朱之文招呼着家门前的这些“不速之客”。很多时候他都无法拒绝,看见了,便让他们进家门。他觉得人家说喜欢朱之文,不能凉了人家的心。
  如今发生的一切,是朱之文在2011年3月踏上综艺节目《我是大明星》海选舞台的那一刻所想不到的。那时候,朱之文正跟着同村侄辈朱善阔的建筑队在单县县城干活。工友们知道他唱歌好听,便跟他说济宁有个海选,让他去试试。
  朱之文是“0879”号选手,他那天戴了一顶深色毛线帽子,穿一件军大衣,旧皮鞋上还沾着一点泥巴。朱之文演唱的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前奏结束,他一开口,全场惊艳。
  这样的音色跟音准,朱之文都不像是一个未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歌手。接下来演唱《驼铃》时,评委中途示意工作人员关掉伴奏,最终确定声音的确来自朱之文本人。后来,因为那件军大衣,朱之文被称为“大衣哥”。他说,那是他当时最好的一件衣裳了。后来,朱之文登上了2012年央视春晚。这段被他视为“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经历,是“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没遗憾了”。
  2011年,朱之文的演唱视频被上传到社交网络后,他立刻成了网红。朱楼村已经适应了陌生人的进进出出,朱之文却还不适应网红生活。“这一出名,9年了,可以说我没有一天清净过”,朱之文说,“说白了,我从开始到现在都不适应。”朱之文不太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咱将心比心,谁想天天那个人乌泱乌泱的,每天都到你家来,谁都不想这样被打扰。”朱之文说。
  朱楼村村民的社交网络生活也往往被视为与钱有关。之前有报道称,朱楼村的村民加入了短视频拍摄队伍,他们每天等在朱之文的家门前,举着手机准备疯狂拍摄,以此获利。邻居朱善阔靠拍朱之文挣钱,每天视频收入少则100元多则200元。朱之文的高姓经纪人把拍朱之文的账号卖了60万元,换了新车。
  朱善阔的妻子告诉我们,“没有全村人都拍朱之文,也就是妇女拍得比较多。”村民的谋生手段还是种地。70多岁的村民朱西卷说,他拍朱之文,也拍自己的生活。“我拍火山小视频,就是个玩意儿,其实也不缺这俩钱,但是待会儿就想看看。”朱西卷说。前一天,他帮朱之文家里拉了一车麦子,拍了个视频发了出去。有网友给他留言,让他别偷朱之文家的麦子。
  还有村民得知拍视频的举动被描述为“靠直播朱之文赚钱”后很是意外,又有些气愤。“咱还得靠咱的劳动,靠干活挣点钱,孩子上学,还有老的(老人),不能光在家里玩儿这个(拍小视频),人家没事儿的玩这个。”朱之爱的妻子说,她家与朱之文家一墙之隔。
  2018年,朱之文家里来了“一帮骑自行车的”。他正在前院跟他们说着话,“几个老头儿”则到他堂屋里去了,打开冰箱,拿出里面的饮料就喝。等朱之文处理完堂屋的事回到前院,发现那些人正在摘树上的桃子,边往兜里放边说那是天然的、绿色的,好吃。朱之文说,他自己都不舍得摘,不差那点儿桃,就是为了留着好看,又大又红。
  朱之文说,现在家里天天来人。在他出门取个快递上街買点东西的工夫,回家一看门口“堆着”一帮人,一开门“哗”一下子就都进来了,弄得家里乱糟糟的。有时候没办法,他就爬墙进到院子里。有个朋友说他,这名人当的,连自家大门都不敢走了。他现在也不太敢在家里唱歌了,怕被人家听见了知道他在家等在他家门口不离开。
  有时候烦了,实在没办法,朱之文就出去换个地方。他发现到哪儿都是这个要给他拍照,那个要给他拍视频,“就是没有一天清净的时候了”。
  朱之文最近又成了话题人物,就是因为他被直播和被围观的生活。朱之文说,他前几天去镇上的医院输液,碰到同村的邻居。对方拿起手机就拍他还发到短视频平台上,挣了80块钱。只输一次液朱之文就好了,可第二天,50多个人在医院等着拍他输液。
  尽管自己的生活被打扰了没有以前那么自在了,但朱之文并没有打算离开朱楼村。他说故土难离,他在这里出生、长大,一住就是近50年。这里有他熟悉的砖瓦,也有他熟悉的伙伴。
  朱之文和朱楼村,9年的时间里屡次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点,从未主动制造话题,却总是成为一种流量担当。朱之文初成名时,“草根”明星迎风生长;但在朱之文依然自带流量的今天,一些“草根”网红似乎已经带着他们的故乡在大众视野里消失。
  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朱之文如何保持“流量体质”颇为耐人寻味。朱之文喜欢唱《滚滚长江东逝水》《谁不说俺家乡好》《沂蒙山小调》等这些经典老歌,还喜欢唱《农民老大哥》《火火的情怀》《我要回家》等励志歌。时间让这些经典的歌流行了那么久,也让朱之文一直活跃在很多人的手机视频里。
  朱之文对音乐理论的学习和把握也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指导陌生人唱歌时,金铁霖的“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朱之文信手拈来。朱之文说,唱歌要抑扬顿挫、刚柔断连、传承达意、起承转合,唱出歌词的意境来,而不是朗诵歌。比如“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这一句,挑担人比牵马人用的力气大,两句唱出来的轻重就要有区别。这个时候的朱之文大概是最自在的,沉浸在一个自己可以掌控又不被打扰的世界。
  朱之文说,30年前,他在玉米地里边薅草边唱歌。邻居听见了说,你唱那么好,怎么不去开封参加比赛。他问了问开封的方向,骑了一天一夜的自行车赶过去,得了第二名,之后便留下来在一家工厂打工。厂里的工会有一台燕舞牌录音机,他从旧货市场买了三盒金铁霖的有声音乐教材磁带,得空就听。朱之文说,那时候不管挣钱不挣钱,干干活儿,唱唱歌儿,天天高高兴兴的。在北京打工的时候也这样。时间一晃,他出名了,却不那么快乐了。朱之文觉得自己老了。让他意识到这一点的,除了消退的体力,还有脸颊上那一旦出现便很难抹去的老年斑。
  (编辑/公晓慧)
其他文献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党中央高度重视“培根铸魂”工作。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自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发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
期刊
古琴悠扬清越,吟咏人声情并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幅千年前的送别画面浮现在眼前:春夜喜雨,杨柳依依,长亭古道,与知己依依惜别。琴声为这首诗营造了离别的伤感气氛。这是山东省实验中学校本课程《琴歌:中国古代琴曲与文学课程》结业音乐会上的一幕。  近年来,山东依托地域文化优势,创新方式方法,采用主题推进与多元融合等方式,推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山东省教育
期刊
九月,经过一个夏天的蓬勃生长,汲取了足够的能量,清朗的日子里终迎来作物的收获。这是一年中最值得骄傲的季节,是大地回馈辛劳农人的季节。  九月,也是学子们新学年耕耘的起始点。君志所向,一往无前。每个人的书包里,背负着知识的力量,更盛放着开阔人生的精神磁场,国家民族的未来与远方。新学期,请定下目标,出发!  九月,讓我们全体起立,道一声:“老师,您好!”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路途上,都曾驻留老师的身影。在那
期刊
在炮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山东人民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铸就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对于红色基因传承,山东深感责任重大,致力于盘活红色资源,弘扬沂蒙精神,让红色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在研究阐发、公共普及、提升能级上不断探索实践。基于红色资源的“培根铸魂”行动,已成为齐鲁大地的普遍行动。  以情动人,构筑精神家园  6月20日,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回到“家乡”沂蒙山,
期刊
韩建波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自然保护区的驻岛干部,2011年11月担任灵山岛管区副主任,驻岛已8年。灵山岛距离陆地近10海里,岛上共有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2400多名居民。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对驻岛干部而言,岛上的工作更是如此。岛上的电网改造工程正在施工,扶贫攻坚仍在继续,自然保护区的各项措施正在落实,殡葬改革艰难推进……除此之外,还有村里村外的家长里短,这就是韩建波的工作日常。作为驻岛干
期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泰安,因泰山而得名。这是一座文化旅游之城,一座生态宜居之城,更是一座魅力之城。  进入新时代,泰安市顺应时代潮流,瞄准更高目标,迎难而上、砥砺前行,让这座山水秀美、生态宜居的魅力城市绽放出崭新的光彩。  泰安改革开放事业全面提速,新旧动能转换依托高新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城市规划建设日益完善、民生福祉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入选全国试点项目
期刊
在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城市里,年轻人工作越来越忙,微信好友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的有效社交却越来越窄。当代适婚青年出现了社交困局……  如何破解这种困局?6月的济南,40多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兼职红娘”再一次成功合作,他们将400余位单身的青年男女聚集到一起。这个活动是由山东出版集团工会主办,省政府办公厅、省公安厅、省水利厅、省税务局、中国石油山东销售公司等27个单位工会共同参与协办的第二届“书香满缘”单身
期刊
锈迹斑驳的老车间,经过岁月打磨的老物件,满是爬山虎的木质老楼……仿佛都在诉说着老厂房曾经的故事。穿越时光而来的它们,在如今复古、怀旧风盛行的当下,备受青年人的喜爱。在千城一面的今天,它们成了城市里别样的角落。  说起老厂房,在济南,不能不提少年路上的鲁丰造纸厂、和平路上的轻骑集团旧厂、文化路上的山东电影洗印厂,还有正在改造中的“济钢二钢”老厂房,过去它们都是济南的骄傲,但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再,老厂也
期刊
清代画家王原祁有言:“声音一道,未尝不与画通;音之清浊,犹画之气韵也;音之品节,犹画之间架也;音之出落,犹画之笔墨也。”张立画作,通灵感物,古雅绝俗,最独特之处要属用彩,灵动的墨彩、鲜活的水彩,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得益彰,画中宛如有音符在跳舞,他让传统的中国画变得多彩而有韵律。  在鞋子上画毕加索风格的画  张立,出生于临沂,受从事美术工作的父亲的影响,9岁就因绘画《讲故事》入选当地美术展,是当
期刊
进入夏季,人们好像都成了夜行人。褪去白天的燥热后,人们陆续走出家门,或是在马路上慢走,或是在小区广场上边听广播边做运动,也有的带着板凳相约一起看露天电影。  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今天,手机订票、选座,便能在酷炫的巨幕影厅里看自己喜欢的电影,再到在小区里看露天电影。我们静观1949年到2019年,仿佛与历史相对而视。人们娱乐方式的变迁,文化的自信更是70年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一个缩影。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