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再思考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这一落脚点中,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成为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实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此,以“教思考、教体验、教表达”为抓手,以“情境问题”为教学模式,以“长见识、悟道理”为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三者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能够成为当下中小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双减”政策旨在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将本该属于学生自由探索、身心健康发展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在落实政策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加减法”,谨防在执行的过程中走样.
期刊
随班就读是智障儿童在普通班接受教育的形式,是全纳教育在我国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位教学目标以外,融合教育目标也是检验儿童随班就读教育效果的关键指标,它关系到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健全人格的发展水平.没有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目标的建构,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研究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目标的建构对于贯彻以学生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中助读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适时运用,将有助于学生突破阅读门槛,一窥经典堂奥,获取精神滋养.教师可以按照明确筛选标准、合理加工转化、把握运用契机三个步骤,遵循“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濡染文化,亲近经典”“盘活打通,生成智慧”三大原则,进行助读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诗经》作为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精神成长有重要引领作用.但由于时代久远、篇幅庞大等原因,学生会产生隔膜感,从而丧失阅读动力.可以从情感熏陶、审美提升、语感熏陶三个目标维度选定教学内容,通过诵读、吟唱、戏剧表演、以诗解诗、专题探究等多元教学形态引导学生走进《诗经》,扪摸诗心,探索出更多通往经典的道路.
学位
为什么主张教师“下水”作文?教师为什么要“下水”作文?“下水”作文给教师的写作教学带来哪些影响?24年“下水”作文的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常常“下水”,而且要坚持“下水”,经常“示范”,经常“分析”.好的作文指导是要让学生有信心去写出下一篇作文.教师“下水”与学生同题写作,才知道写作的甘苦;有了这些体验,才能使自己对学生的指导更有说服力,才能选择更适切的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经典阅读校本课程实施评价绝不仅仅是给出学生的成绩等第,更不是为了汰“劣”选“优”,而是为了促进参与校本课程的师生的发展与校本课程本身的完善,应遵循注重过程、坚持多元、鼓励创新的原则.在实践中,要抓住评价契机,促进动态生成;要倡导内在学习,促进过程反思;要使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元,形式多元;要始终尊重与鼓励创新.
语文试卷讲评要打破传统的“以答案为中心”的错题讲解,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试题分析,而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为根本,以研究读写测评趋向为依据,重视调研学生在考场上做题时的真实体验,鼓励学生秉持平等、开放的心态,与试题对话,与命题人切磋.
学位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努力“理解数学”“理解学生”为基础,借助现实情境、数学实验、已有知识(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针对解题错误来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