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6~9日,世界学前教育组织(0MEP)在香港召开了年度工作会议和国际学术研讨会。OMEP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周欣教授参加了工作会议,部分OMEP中国委员会委员参加了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900多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一、OMEP2011年年度工工作会议
2011年7月6~7日,OMEP年度工作会议在香港教育学院举行。会议由OMEP主办,OMEP香港委员会和香港教育学院承办。OMEP主席英格里德·塞缪尔森(Ingrid P.Samuelsson)教授、负责OMEP五大洲地区事务的5位副主席、财务部长以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OMEP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另有30多人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为工作语言。主要议题如下:
1、OMEP工作回顾
OMEP主席塞缪尔森教授简单回顾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OMEP的主要工作。她希望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能继续做下去,并能对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她还希望OMEP能通过各种途径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开展一些国际性合作研究。香港教育学院校长张炳良(Anthony Cheung)教授致欢迎词,并简单介绍了香港学前教育的情况。OMEP五大洲的主席分别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OMEP在国际组织的代表卡罗·达西(Carol Darcy)女士因故未能到会,她委托别人介绍了自去年以来OMEP参加各种国际事务的情况,其中包括:参加联合国大会有关保护儿童权利方面的会议和活动,发起与儿童发展和教育有关的讨论和提案。促进有关儿童政策的制定和传播,等等。OMEP亚太地区主席多琳·劳德(Doreen Lauder)女士代表OMEP作了OMEP2010年的年度报告。她主要介绍了一年来各大洲OMEP委员会积极开展的活动,如在强调儿童游戏权利方面所作的努力,举行的各种学术会议、研讨会、工作坊、儿童教育咨询和宣传以及各类研究等。OMEP北美地区主席马德琳·贝勒靳(Madeleine Baillargeon)补充介绍了非洲玩具图书馆项目的进展和即将开展的活动。她还介绍了海地地震捐款的使用情况。OMEP瑞典委员会主席英格里德·英格黛尔(IngridEngdahl)教授和OMEP欧洲地区主席米拉达·娜布斯卡娃(Milada Rabusi-cova)教授则汇报了OMEP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二期的进展情况。该项目第二期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儿童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据介绍,目前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该项目,中国也是参与国家之一。全世界有不少幼儿园教师、儿童、家长参加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经验和共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共有18820个儿童和2200位教师参加了这个课题的研究。他们从多个角度人手在幼儿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如改变生活周围的环境,更合理地使用资源,计划自然保护项目,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设计有关生态节日的主题活动(如地球日、爱鸟日活动等),了解地球的多样化环境、文化和自然地理,等等。有关这一项目的综合报告将会在OMEP网站上公布。
最后,OMEP日本委员会主席托史寇·克尼达(Toshiko Kaneda)女士介绍了日本地震受灾情况,呼吁大家给予关注和支持。她说,现在灾区还有不少幼儿园正在进行清理和重建工作,暂时还不能恢复正常的教育工作。自本年度工作会议开始,OMEP建立了一个专门为日本地震募捐的账户。OMEP美国委员会在美国儿童中发起了为日本儿童捐款的活动,已募集一万多美元。OMEP中国委员会也向日本捐了款。
第二天上午,OMEP五大洲主席分别介绍了本地区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接着大会成员分成4个工作小组进行讨论:(1)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2)OMEP目前正在做的工作。(3)OMEP组织工作的培训。(4)建立国际性早期儿童养育和教育质量标准。下午,OMEP财务部长孔美琪女士汇报了2010年度的财务收入和支出情况。她还汇报了2010年各成员国会费缴纳情况。
2、OMEP地区成员国会议
在工作会议期间,OMEP五大洲地区成员国会议也分头召开。其中OMEP亚太地区主席多琳·劳德女士牵头召开了亚太地区成员国会议,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报告了“教师的理念和实践的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还讨论了扩大OMEP亚太地区成员国的计划。
3、选举事项
现任OMEP北美地区主席马德琳·贝勒靳和OMEP非洲地区主席维多利亚·碧勒吾(Victoria O.Bilewu)的两届任期均已到期。经会议投票选举,美国的朱莉娅·瓦格勒(Judith Wagn,er)教授和尼日利亚的阿碧姆波拉·阿(Abimbola Are)女士分别当选为这两个地区的新主席。会议还投票表决通过了由OMEP芬兰委员会提出的授予前OMEP芬兰委员会秘书长皮鸠·洪卡发拉(Pirio Honkavaara)女士为OMEP荣誉会员的提议。
OMEP2012年工作会议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7月17~21日在巴西召开。主题为:21世纪的早期儿童:儿童生活、游戏、探究周围世界的权利。2012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2月29日,论文提交的网站地址为:www.omep.org.br。OMEP2013年工作会议和学术国际研讨会将在中国召开。
二、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7月7~9日。由OMEP主办,OMEP香港委员会和香港教育学院承办的第63届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教育学院召开。研讨会的主题为“迎接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新挑战”,旨在发展优质幼儿教育及提升幼教工作者专业水平。本次研讨会的焦点是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关注如何把儿童培养成为负责任及关爱他人的“小公民”。会议除安排了不同的主题演讲外,还开展了专题研讨、工作坊及展板论文发布等活动。7月7日,参会代表分为十九组,参观了香港十九所幼儿园,与园长及教师进行了交流,为各国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学习的国际化平台。
开幕式上,第63届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委会主席蓝美容博士致欢迎词。主礼嘉宾、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先生以及OMEP主席塞缪尔森教授致辞。OMEP香港委员会主席孔美琪博士致答谢词。
1、主题报告
香港大学的刘丽薇教授作了“在学前教育服务中推动平等——以亚洲三地为例”的主题报告。她认为,世界 各地政府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原因有二:一是基于幼儿大脑发展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对儿童教育的投资越早,回报越高。二是世界各地政府对完成国际组织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以及落实有关儿童福利的国际公约所作的承诺。政府最根本的施政考虑是确保平等,所以各地政府会尽可能向所有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并确保所有儿童(不论其社会背景)享有同等质量的服务。她同时谈到,虽然亚洲各地仍有相当多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幼儿园教育,但在过去十年间,亚洲各地的入园率在逐步上升。为了避免入园人数的增加可能导致的幼儿园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亚洲的一些政府正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入园率与课程质量齐头并进。刘丽薇教授所举的第一个实例是柬埔寨,该国为幼儿提供的学前教育服务水平及幼儿的入园率均很低。柬埔寨的幼儿园主要有三种课程,其中的质量差别很大。一个较大规模的评估研究表明:公办幼儿园拥有质量最好的课程,人这些幼儿园的儿童明显比其他儿童发展得好。为此,柬埔寨政府最近规定,无论儿童进入什么类型的幼儿园,都必须达到基本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刘丽薇教授所举的第二个实例是香港。在香港,三到六岁的儿童几乎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因此,所谓“平等”的观念就是“人人都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在香港,教育政策和幼儿园课程指南均有利于保证幼儿园的教学和幼儿的学习质量:(1)优质教育基金及幼儿教育学券给师资培训及园本培训提供了充裕的资源。(2)以提升教育及学习质量为目的的新修订的课程指南的实施得到了监控和落实。(3)建立了质量保障机制,包括为学前教育机构确立发展指标,建立园所自我评估机制。刘丽薇教授所举的第三个实例是印度。在印度,综合儿童发展和教育服务计划自1975年推出后一直是政府提供学前教育机构服务的主要策略。1995年政府又承诺将学前教育机构服务计划普及化,日后所有适龄儿童均可入园,从而使儿童入园率迅速增长。印度现有7000万六岁以下儿童受惠。就学前教育而言,确保教育平等的责任在政府,政府应采取各种策略实现教育平等。为此,刘丽薇教授向政府提出如下建议:(1)不要只关注提高入园率,还要同时考虑提升教育质量。(2)要建立和落实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系统。(3)要评估政府在推动教育平等时所采取的策略的有效性。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科利特·泰勒(Collette Tayler)作了关于“幼儿教育及养育课程中的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协助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的主题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儿童的社交、心智发展及身体成长会受到多种不同的童年经验的影响。由于大家愈来愈意识到幼儿阶段的重要,所以制定政策的人和公众都更加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社会对儿童发展也有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们未来在社会交往中充满信心,并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在复杂的世界中立足。有关学前教育机构质量的研究表明:机构质量的高低对机构能否为幼儿学习及发展带来正面作用尤为重要。为确保质量,制定政策的人可为结构性质量定下底线,如教师资质、师幼比、场地面积等,并通过以教师及家庭为对象的社区支持系统来提升过程性质量,如建立各种关系以及开展互动等。以观察的方式直接测量教育过程,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学前教育机构对提升幼儿社会性适应以及学业成就的正面作用。她在报告中讨论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支持幼儿学习及成长方面的质量及效率问题。还介绍了澳大利亚最新的学前教育政策以及其他国家的有关建议。她谈到,澳大利亚最近开展了两个有关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研究:一个名为E4Kids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另一个有关教师综合性专业学习的研究则涉及如何提升儿童学习成效的问题。泰勒教授认为,澳大利亚如果想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改善各类幼儿的发展成效,就需要微调其学前教育支持系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亚太地区办公室的克利夫·迈尔斯(CliffordMeyers)博士作了关于“幼儿养育及教育与平等议程”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要达成新世纪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在发展中取得最大成果,政府必须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虽然美国高瞻(High/Scope)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在接受优质早期教育的儿童中,贫困家庭儿童的投资回报最高,但目前早期儿童养育和教育政策以及要求学前教育机构把弱势群体放到优先位置的国家并不多。迈尔斯博士还分析了东亚地区的早期儿童养育和教育现状,回顾了以平等为追求目标的学前教育发展方针的形成过程,并通过例证说明如何推行这种方针的贯彻落实,以确保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儿童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2、专题研讨
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研讨会由英格黛尔教授和娜布斯卡娃教授主持。该项目旨在增强OMEP成员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该项目第一阶段从2009年开始,主要是了解儿童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第二阶段从2010年11月开始,主要是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该专题研讨会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报告第一阶段对儿童访谈的结果,第二部分是介绍第二阶段实践的总体情况,第三部分是展示幼儿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些案例。
OMEP中国委员会就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举办了专题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家园一体化的低碳环保教育活动研究”“以童话剧为载体开展环保教育的思考”“科学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新苏州背景下幼儿社会化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幼儿园教师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等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中,大家提到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在幼儿园的所有教育活动中,尤其要关注环境创设中是否体现了环保与低碳的理念;可尝试以童话为载体,以“故事欣赏一活动实施一剧情演出一生活体验一故事延伸”为线索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生活,关注家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更多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去;可在科学教育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其核心内容为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者围绕“重新思考”“资源的多次利用”“减少资源的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四个理念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不过研究者也发现,教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如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议题与各个活动主题的关系的处理等把握不准。教师对相关科学知识的了解,对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是幼儿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面对的主要挑战。
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的300多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组织了多场普通话专场研讨会,积极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上海市学前教育学会组织了题为“上海幼儿教育近况”的专题研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黄琼作了“为了上海学前教育的明天——上海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提到,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对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设计。研讨会期间,代表们在85个分会场开展了专题研讨、论文宣读、工作坊等形式的研讨活动,同时还开展了展板论文交流活动。研讨主题涉及多元环境下的儿童发展、演变中的课程与教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家长学校及社区协作、幼儿教育的多媒体及资讯科技应用、变化与学校持续发展、幼儿特殊与融合教育等方面。
在闭幕式上,OMEP瑞典委员会主席英格黛尔教授代表OMEP向有关人士颁发了最佳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奖,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的汪光珩博士为获得这项殊荣的两个获奖者之一。总之,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者对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气氛以及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OMEP2011年年度工工作会议
2011年7月6~7日,OMEP年度工作会议在香港教育学院举行。会议由OMEP主办,OMEP香港委员会和香港教育学院承办。OMEP主席英格里德·塞缪尔森(Ingrid P.Samuelsson)教授、负责OMEP五大洲地区事务的5位副主席、财务部长以及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OMEP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另有30多人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为工作语言。主要议题如下:
1、OMEP工作回顾
OMEP主席塞缪尔森教授简单回顾了自去年8月份以来OMEP的主要工作。她希望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能继续做下去,并能对政策的制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她还希望OMEP能通过各种途径增强经济实力,以便开展一些国际性合作研究。香港教育学院校长张炳良(Anthony Cheung)教授致欢迎词,并简单介绍了香港学前教育的情况。OMEP五大洲的主席分别汇报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OMEP在国际组织的代表卡罗·达西(Carol Darcy)女士因故未能到会,她委托别人介绍了自去年以来OMEP参加各种国际事务的情况,其中包括:参加联合国大会有关保护儿童权利方面的会议和活动,发起与儿童发展和教育有关的讨论和提案。促进有关儿童政策的制定和传播,等等。OMEP亚太地区主席多琳·劳德(Doreen Lauder)女士代表OMEP作了OMEP2010年的年度报告。她主要介绍了一年来各大洲OMEP委员会积极开展的活动,如在强调儿童游戏权利方面所作的努力,举行的各种学术会议、研讨会、工作坊、儿童教育咨询和宣传以及各类研究等。OMEP北美地区主席马德琳·贝勒靳(Madeleine Baillargeon)补充介绍了非洲玩具图书馆项目的进展和即将开展的活动。她还介绍了海地地震捐款的使用情况。OMEP瑞典委员会主席英格里德·英格黛尔(IngridEngdahl)教授和OMEP欧洲地区主席米拉达·娜布斯卡娃(Milada Rabusi-cova)教授则汇报了OMEP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二期的进展情况。该项目第二期的研究目的是研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儿童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据介绍,目前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该项目,中国也是参与国家之一。全世界有不少幼儿园教师、儿童、家长参加了这个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经验和共识。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共有18820个儿童和2200位教师参加了这个课题的研究。他们从多个角度人手在幼儿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如改变生活周围的环境,更合理地使用资源,计划自然保护项目,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设计有关生态节日的主题活动(如地球日、爱鸟日活动等),了解地球的多样化环境、文化和自然地理,等等。有关这一项目的综合报告将会在OMEP网站上公布。
最后,OMEP日本委员会主席托史寇·克尼达(Toshiko Kaneda)女士介绍了日本地震受灾情况,呼吁大家给予关注和支持。她说,现在灾区还有不少幼儿园正在进行清理和重建工作,暂时还不能恢复正常的教育工作。自本年度工作会议开始,OMEP建立了一个专门为日本地震募捐的账户。OMEP美国委员会在美国儿童中发起了为日本儿童捐款的活动,已募集一万多美元。OMEP中国委员会也向日本捐了款。
第二天上午,OMEP五大洲主席分别介绍了本地区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接着大会成员分成4个工作小组进行讨论:(1)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2)OMEP目前正在做的工作。(3)OMEP组织工作的培训。(4)建立国际性早期儿童养育和教育质量标准。下午,OMEP财务部长孔美琪女士汇报了2010年度的财务收入和支出情况。她还汇报了2010年各成员国会费缴纳情况。
2、OMEP地区成员国会议
在工作会议期间,OMEP五大洲地区成员国会议也分头召开。其中OMEP亚太地区主席多琳·劳德女士牵头召开了亚太地区成员国会议,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负责人或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报告了“教师的理念和实践的研究”课题的进展情况,还讨论了扩大OMEP亚太地区成员国的计划。
3、选举事项
现任OMEP北美地区主席马德琳·贝勒靳和OMEP非洲地区主席维多利亚·碧勒吾(Victoria O.Bilewu)的两届任期均已到期。经会议投票选举,美国的朱莉娅·瓦格勒(Judith Wagn,er)教授和尼日利亚的阿碧姆波拉·阿(Abimbola Are)女士分别当选为这两个地区的新主席。会议还投票表决通过了由OMEP芬兰委员会提出的授予前OMEP芬兰委员会秘书长皮鸠·洪卡发拉(Pirio Honkavaara)女士为OMEP荣誉会员的提议。
OMEP2012年工作会议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定于2012年7月17~21日在巴西召开。主题为:21世纪的早期儿童:儿童生活、游戏、探究周围世界的权利。2012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交的截止日期为2012年2月29日,论文提交的网站地址为:www.omep.org.br。OMEP2013年工作会议和学术国际研讨会将在中国召开。
二、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1年7月7~9日。由OMEP主办,OMEP香港委员会和香港教育学院承办的第63届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香港教育学院召开。研讨会的主题为“迎接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新挑战”,旨在发展优质幼儿教育及提升幼教工作者专业水平。本次研讨会的焦点是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同时也关注如何把儿童培养成为负责任及关爱他人的“小公民”。会议除安排了不同的主题演讲外,还开展了专题研讨、工作坊及展板论文发布等活动。7月7日,参会代表分为十九组,参观了香港十九所幼儿园,与园长及教师进行了交流,为各国与会代表提供了一个对话、交流、学习的国际化平台。
开幕式上,第63届OMEP国际学术研讨会筹委会主席蓝美容博士致欢迎词。主礼嘉宾、香港教育局局长孙明扬先生以及OMEP主席塞缪尔森教授致辞。OMEP香港委员会主席孔美琪博士致答谢词。
1、主题报告
香港大学的刘丽薇教授作了“在学前教育服务中推动平等——以亚洲三地为例”的主题报告。她认为,世界 各地政府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原因有二:一是基于幼儿大脑发展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对儿童教育的投资越早,回报越高。二是世界各地政府对完成国际组织提出的教育发展目标,以及落实有关儿童福利的国际公约所作的承诺。政府最根本的施政考虑是确保平等,所以各地政府会尽可能向所有儿童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并确保所有儿童(不论其社会背景)享有同等质量的服务。她同时谈到,虽然亚洲各地仍有相当多的儿童没有机会接受幼儿园教育,但在过去十年间,亚洲各地的入园率在逐步上升。为了避免入园人数的增加可能导致的幼儿园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亚洲的一些政府正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入园率与课程质量齐头并进。刘丽薇教授所举的第一个实例是柬埔寨,该国为幼儿提供的学前教育服务水平及幼儿的入园率均很低。柬埔寨的幼儿园主要有三种课程,其中的质量差别很大。一个较大规模的评估研究表明:公办幼儿园拥有质量最好的课程,人这些幼儿园的儿童明显比其他儿童发展得好。为此,柬埔寨政府最近规定,无论儿童进入什么类型的幼儿园,都必须达到基本的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刘丽薇教授所举的第二个实例是香港。在香港,三到六岁的儿童几乎都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因此,所谓“平等”的观念就是“人人都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在香港,教育政策和幼儿园课程指南均有利于保证幼儿园的教学和幼儿的学习质量:(1)优质教育基金及幼儿教育学券给师资培训及园本培训提供了充裕的资源。(2)以提升教育及学习质量为目的的新修订的课程指南的实施得到了监控和落实。(3)建立了质量保障机制,包括为学前教育机构确立发展指标,建立园所自我评估机制。刘丽薇教授所举的第三个实例是印度。在印度,综合儿童发展和教育服务计划自1975年推出后一直是政府提供学前教育机构服务的主要策略。1995年政府又承诺将学前教育机构服务计划普及化,日后所有适龄儿童均可入园,从而使儿童入园率迅速增长。印度现有7000万六岁以下儿童受惠。就学前教育而言,确保教育平等的责任在政府,政府应采取各种策略实现教育平等。为此,刘丽薇教授向政府提出如下建议:(1)不要只关注提高入园率,还要同时考虑提升教育质量。(2)要建立和落实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系统。(3)要评估政府在推动教育平等时所采取的策略的有效性。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科利特·泰勒(Collette Tayler)作了关于“幼儿教育及养育课程中的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协助幼儿健康成长的任务”的主题报告。她在报告中指出,儿童的社交、心智发展及身体成长会受到多种不同的童年经验的影响。由于大家愈来愈意识到幼儿阶段的重要,所以制定政策的人和公众都更加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社会对儿童发展也有很高的期望,期望他们未来在社会交往中充满信心,并有足够的学习能力在复杂的世界中立足。有关学前教育机构质量的研究表明:机构质量的高低对机构能否为幼儿学习及发展带来正面作用尤为重要。为确保质量,制定政策的人可为结构性质量定下底线,如教师资质、师幼比、场地面积等,并通过以教师及家庭为对象的社区支持系统来提升过程性质量,如建立各种关系以及开展互动等。以观察的方式直接测量教育过程,可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学前教育机构对提升幼儿社会性适应以及学业成就的正面作用。她在报告中讨论了学前教育机构在支持幼儿学习及成长方面的质量及效率问题。还介绍了澳大利亚最新的学前教育政策以及其他国家的有关建议。她谈到,澳大利亚最近开展了两个有关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研究:一个名为E4Kids的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过程。另一个有关教师综合性专业学习的研究则涉及如何提升儿童学习成效的问题。泰勒教授认为,澳大利亚如果想提升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改善各类幼儿的发展成效,就需要微调其学前教育支持系统。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亚太地区办公室的克利夫·迈尔斯(CliffordMeyers)博士作了关于“幼儿养育及教育与平等议程”的主题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要达成新世纪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和在发展中取得最大成果,政府必须致力于帮助弱势群体。虽然美国高瞻(High/Scope)研究所的研究指出,在接受优质早期教育的儿童中,贫困家庭儿童的投资回报最高,但目前早期儿童养育和教育政策以及要求学前教育机构把弱势群体放到优先位置的国家并不多。迈尔斯博士还分析了东亚地区的早期儿童养育和教育现状,回顾了以平等为追求目标的学前教育发展方针的形成过程,并通过例证说明如何推行这种方针的贯彻落实,以确保社会中处于弱势的儿童获得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2、专题研讨
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专题研讨会由英格黛尔教授和娜布斯卡娃教授主持。该项目旨在增强OMEP成员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认识。该项目第一阶段从2009年开始,主要是了解儿童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第二阶段从2010年11月开始,主要是探讨如何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该专题研讨会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报告第一阶段对儿童访谈的结果,第二部分是介绍第二阶段实践的总体情况,第三部分是展示幼儿园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些案例。
OMEP中国委员会就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项目举办了专题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家园一体化的低碳环保教育活动研究”“以童话剧为载体开展环保教育的思考”“科学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新苏州背景下幼儿社会化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幼儿园教师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遇到的问题与挑战”等研究成果的交流。研讨中,大家提到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在幼儿园的所有教育活动中,尤其要关注环境创设中是否体现了环保与低碳的理念;可尝试以童话为载体,以“故事欣赏一活动实施一剧情演出一生活体验一故事延伸”为线索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关注生活,关注家园,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更多的日常生活细节中去;可在科学教育领域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其核心内容为环境的可持续性,研究者围绕“重新思考”“资源的多次利用”“减少资源的利用”“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四个理念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不过研究者也发现,教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如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可持续发展议题与各个活动主题的关系的处理等把握不准。教师对相关科学知识的了解,对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是幼儿园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面对的主要挑战。
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的300多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组织了多场普通话专场研讨会,积极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上海市学前教育学会组织了题为“上海幼儿教育近况”的专题研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黄琼作了“为了上海学前教育的明天——上海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提到,上海市在“十一五”期间,对全市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整体设计。研讨会期间,代表们在85个分会场开展了专题研讨、论文宣读、工作坊等形式的研讨活动,同时还开展了展板论文交流活动。研讨主题涉及多元环境下的儿童发展、演变中的课程与教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家长学校及社区协作、幼儿教育的多媒体及资讯科技应用、变化与学校持续发展、幼儿特殊与融合教育等方面。
在闭幕式上,OMEP瑞典委员会主席英格黛尔教授代表OMEP向有关人士颁发了最佳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奖,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的汪光珩博士为获得这项殊荣的两个获奖者之一。总之,这是一次高质量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者对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气氛以及组织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