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mm超厚板多丝高效焊接技术

来源 :金属加工(热加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k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50m m超厚板多丝高效焊接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合理的坡口设计,以及焊接工艺与焊接材料的匹配,保证了Q355D钢板在采用大热输入的焊接条件下,焊缝及热影响区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其他文献
某火电厂给水泵耦合器二级从动渗碳齿轮多处轮齿发生断裂.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检测、金相检验以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轮齿断裂原因.结果表明:轮齿齿面处渗碳层表面硬度不足,耐磨性能和抗疲劳性能较差,在接触应力长期反复作用下,轮齿齿面表层金属剥落形成麻坑,同时齿轮组织中存在白点缺陷,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不足;在齿轮高速转动过程中,齿面受接触应力作用,裂纹在剥落麻坑周围应力集中处萌生并迅速扩展,导致轮齿发生脆性断裂.
氢原子溶入θ-Al2 Cu晶胞时可能占据八面体间隙,也可能占据四面体间隙.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分析了氢的溶入对θ-Al2 Cu晶胞结构、系统总能量、形成能以及间隙结构近邻原子键Mulliken集居数和键长的影响,研究了氢原子在θ-Al2 Cu中的占位倾向.结果表明:当氢原子占据八面体间隙时,系统能量最低,形成能最小且为负值,产生的晶格畸变也最小,近邻原子之间键集居数为正值,键长最短,键合力最强.因此,氢原子占据θ-Al2 Cu八面体间隙位置时更稳定.
采用ER4043焊丝对6061-T6铝合金板和AISI 1045镀锌钢板进行激光熔钎焊,铝合金板的坡口面角度为30°,钢板的坡口面角度分别为30°和60°,研究了钢侧钎焊界面的显微组织和微区成分,测试了接头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钢板坡口面角度为60°时接头在焊趾和焊根处的钎焊界面处均形成富锌区,并出现微孔洞,其他区域界面处形成了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钢板坡口面角度为30°时接头仅在焊趾处形成富锌区,整个钎焊界面处均形成了连续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在2种接头中,钢板坡口面下部区域的金属间化合物层厚度均较大,并且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机对09 MnNiDR钢进行热模拟试验以制备不同热输入下的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试样,研究了热输入对试样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输入的增加,CGHAZ试样的显微组织从板条贝氏体+粒状贝氏体转变为粒状贝氏体+块状铁素体,硬度逐渐降低;不同热输入下CGHAZ试样的-70℃冲击吸收能量最高只有31 J,不满足技术要求,粒状贝氏体组织是导致韧性恶化的主要原因;随着热输入的增加,CGHAZ试样中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导致试样-70℃冲击
气电立焊技术焊接质量好、熔敷效率高、综合成本低.全自动富氩气体保护焊技术生产效率高、焊后变形小、抗锈能力强、焊接成形好.此两项技术在水电站超大型压力钢管立缝焊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在类似水电站建设中推广.
简要剖析激光焊接原理,阐述激光焊接设备及激光焊接在底盘、动力总成、车身及零部件改制中的应用,并简要介绍各项应用实施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工艺关键点.
以压路机振动轮加工为例,结合产品批量和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在先镗孔后车外圆的常规工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先车外圆后镗孔的工艺方法.通过总结两者的工艺优缺点和主要工序控制点,为振动轮的加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在产品增量时更好地利用设备资源,克服工序瓶颈,提高生产效率.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优良的加工性、焊接性和高温特性,在核工业中主要用作结构材料.核电站是用电弧焊制造而成的大型结构物.电弧焊是一种大热输入焊接方法.相比碳素钢,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和较低的热导率,因而需要较低的热输入.热输入过大会导致接头晶粒严重变形、粗大化等各种焊接缺欠,使得接头力学性能恶化,近年来,业界提出用激光焊接来解决热输入问题.对厚度为6m m的304L奥氏体不锈钢板分别进行了激光焊接和TIG焊接,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相比TIG焊接接头,激光焊接接头具有更好的拉伸和冲击性能,但
针对某乏燃料后处理项目大量的不锈钢隔离垫块焊接需求,从理论上分析了采用电阻焊替代传统手工钨极氩弧焊的优势及可行性,对比分析了电阻焊接头的抗剪力、热影响程度和焊接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个电阻焊点即可达到与氩弧焊四面围焊相当的抗剪力;相比于手工钨极氩弧焊,采用电阻焊接头的热影响区更小,氧化程度和焊接变形更小,焊接效率可明显提升,焊接质量更可靠.对不锈钢垫块电阻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某液化天然气公交车发生故障后,关闭其气瓶截止阀,供气系统出现管道冰冻、天然气泄漏现象.用常温自然水对管道进行除冰时供气系统中的缓冲罐发生爆炸.采用化学成分测试,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观察以及应力校核等方法,对缓冲罐的爆炸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常温水除冰时液化天然气发生快速相变,导致系统内压力急剧升高并超过缓冲罐的爆炸压力,从而引发缓冲罐爆炸;建议在缓冲罐顶部加装二级安全阀,同时为安全阀设置排空管,通过排空管泄压来有效降低缓冲罐爆炸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