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早读课的指导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y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真理,指清晨是一天之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时光。清晨的空气非常清新,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光,也是读书的最好时间,因此,早读就成了一天学习的开始。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是,有的学生并不重视早读的"读"。而是放任自流,所以必须引起语文老师的重视。老师可以从几点指导学生进行早读。
  1活跃教学气氛
  在教学中 ,老师要给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采用不同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丰富课堂的教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早读时,为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必须稳重操作,既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自己的教育教学目的。对于我来说,把早读的时间让给学生,使他们按照要求认真朗读,认真理解,能够达到早读的要求。同时,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那些不够认真的学生,要采取暗示、鼓励、引导的方法,使他们对早读感兴趣,使全体学生都积极认真地朗读,从而达到早读的最佳效果。
  2明确目标
  许多的事实证明,做任何事情,在自己的心目中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有效,才能达到成功。早读课在教学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如果在上课前,老师、学生心中没有准备好,临时乱读一通,这样就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早读课的。。他在课前准备充分,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学生进行早读;上课中操作得当,教学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3要有得当的标准
  所谓的早读,是要求学生从实际出发,认真的朗读,那么标准就要注意适度,真正的做到切实可行,那就要求老師必须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定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标准和要求以简单易懂为主,不能过高的要求,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因此,老师指导学生早读,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灵活机动的组织辅导。通过早读训练,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为以后的说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要真正的提高早读的质量,关键在于老师怎样指导,我是这样进行指导的:
  1,示范朗读要精准、恰当。指导学生朗读时,示范朗读要注意,吐字准确,语言轻重适宜,速度适合,停顿长短要恰当,读出感情。从而要求学生做到抑扬顿挫,吐字准确,达到朗读的目的。
  语文课中的朗读和背诵是学好语文的基本功。凡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句子或段落,老师要求学生要弄懂,背熟。老师还应该教会学生背诵的方法和技巧。只要学生领悟背诵其中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学起来就会越感兴趣,这样背诵起来就不感觉那么难了。
  2、认真解惑、加深理解。老师应该把握早晨这一美好时光,鼓励学生把平时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一起把疑难问题加以解决,这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业中,老师把学生做错的题目提出来,提醒学生注意,认真为他们解决,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质量。
  3、用礼物鼓励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每天上课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老师应抓住他们的这一特点,即让他们把语文学好,又要让他们感到快乐。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如:铅笔,红花等。当他们读得好的时后,赠送一朵红花或一只铅,这样会很巧妙地把自己的课上好,达到自己要求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早读的指导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老师能够找准方法,有效利用早读进行辅导的话,学生的读、写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落实,高效课堂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所以课堂教学的改革就在于抓好课堂。主要针对当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进行阐述,而人性教育又成为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生教育方面更应该积极挖掘校本资源,体现人文关怀,进一步开设好“地方课”和“大课间活动”,使语文教育有新的内容。  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我想用两句古诗和一句哲理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期刊
中学历史教师,怎样教和如何才能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用的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测对象,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
期刊
从2001年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已做了三届高中班的班主任,在这三届学生中,“问题学生”不少。如何“摆平”这些问题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近六年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近他们,研究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逐渐认识到要转变问题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 对“问题学生”要有一定程度的宽容  跟家长交流时,我经常提到“严而有度”四个字。十六七岁的高中生,风华正茂
期刊
【摘要】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条件的氛围、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去观察、联想、思考、探究、发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本文从以自己参与和实施课改的经历,就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张扬师生个性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创新教学;探索与尝试  在实施课改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中生物课堂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1.
期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所以,后进生是相对的,只要我们在思想上不弃“后进生”,在方法上因人因事相机引导,以真挚的爱解读其灵魂,用艺术的教育手段重塑其生命,就会获得转化的最佳效果。  后进生是指因智力以外的其他因素而导致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纪律涣散的一些学生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班级的荣誉、一个
期刊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社会和生活中的问题”。新课标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堂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如何进行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整合,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实现生活化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必须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小学数学课程教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1. 教育观念的更新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在课堂教育中如何看待自己的教育对象,是否诚心诚意地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小主人,这是教学的关键问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必须紧紧地抓住“面向全体,尊重差异,主动参与,体验成功”这几个字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面向全体
期刊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有最初的猜想转变成我们现在认同的事实,可见猜想是人们学习、探索知识的重要方法。那么,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猜想呢?  1. 感知—播撒猜想的种子  感知是儿童认识的开始,没有正确的感知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感知越丰富,建立的表象越清晰,就越能发现事物的规律,获得知识。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能解释规律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动眼看
期刊
【摘要】作为班主任,要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但要热爱优秀生,更要偏爱学困生,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去转化学困生,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学困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转化学困生,本文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班主任;转化;学困生  众所周知,要做好班主任,最伤脑筋的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我从事班主任教育工作多年的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教育工作者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要重
期刊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把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作为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成为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亲密合作者、严格的督促者和学生个性发展的促进者。依据我平时在英语阅读课堂的尝试,现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1.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1.1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前课堂所传授的语言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