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线条的魅力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aiping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条是人对大自然的物象最直接、最简单的记录方式,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提到:“无线者非画也”,线条是中国画的基本元素和灵魂,不仅可以勾勒轮廓,丰富画面层次,塑造体积、质感、肌理,还可以表现画家作画时的情感起伏变化,从而营造出传神的意境。
  【关键词】中国画;线条;魅力
  1.中国画线条的发展
  1.1中国线条绘画的历史轨迹
  关于中国绘画的线条,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早在原始时期,古人们就开始用线条来描绘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最初线条主要以偏写实手法用来装饰或者记事,自汉代以来线条不但有偏写实类的造型,另有写意和变形的作品,同时也达到了线条动态化的巅峰时期。到了魏晋期间,涌现了第一批线描画大师,其中以顾恺之为主要代表,同时也呈现了第一批人物画论《论画》,继而奠定了中国人物画的主要传统。到了唐代时期,以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为代表,画面在人物的着装、身体线条以及人物形象和画面质感上面经过画家的不懈坚持与创新,使画面呈现绘画线条的质感成熟。进入宋代时期中国人物画已转入深入发展的阶段,随着宫庭画院的创办工笔人物画变得越发精美。进入清代,线条充分展示在在中国瓷器上,从而进入一个繁荣时期。
  1.2保护传统艺术魅力
  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借鉴固然对艺术创作是一件好事,但一味的借鉴便是艺术的抄袭。伴随着师傅带徒弟式的一代一代的具体手势的传演,中国绘画本体语言的诸多本质性问题一直没能够形成非常清晰明了理论表达,留给后人的绘画作品也无疑为后学之辈理解他们的作品设置了一道门槛。我们在创作的同时,只有在传统的文化之上再进行艺术表现形式上的借鉴与创新才会在保证在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得到有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品。
  1.3借鉴与创新
  继承传统文化不仅是现代人要做的事情,实际上每个时代都面临着这个问题。李可染说:“站在传统的基点上去观察世界,发现了前人未发现的东西,产生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创造,这种新的创造就是对后世人们产生的贡献,通俗而创新就是以前辈们所创造的传统为前提,离开了生活,离开了传统,你的想象力等于零,什么也创造不了。”人世间的学问,都是无止境地,对艺术发展长河的认识,永远没有达到终点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传统,学生活,从前辈在生活中发现的世界规律中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独特部分。
  2.中国画线条的魅力
  2.1简洁质朴、具有表现力
  线条一直以来都被中外艺术家认为是“最简洁、最质朴、最富于表现力的造型手段”。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曾说:“太阳照在墙上映出一个人影,环绕着这个影子的那条线,是世间的第一幅画”,由此可见,线条是人对大自然的物象最直接、最简单的记录方式。在中国画中,无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都讲究一个“简”字,即用最少的线条表现出最生动的画面情感。例如齐白石先生的《群虾图》,每只虾仅寥寥数比线条,就能把虾的质感和动态表现的栩栩如生。须和钳的线条表达尤其精彩,似在水中舞动,柔而不弱,极具风采。
  2.2节奏和韵律
  线条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表现手段,在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同时,还具有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节奏是线条强弱有规律的重视,韵律是作者用线时在情感跌宕起伏的轨迹,就像音乐一样有一定的节奏,进而表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例如黄宾虹在他的绘画作品中运用干湿浓淡、轻重缓急、沉重飘逸的书写形式,表现出线条的阴柔与泼辣、飞舞与凝重之美。中国画还讲究计白当黑,黑白关系其实就是线的疏密关系,清代邓石如曾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这是中国画在把握整体的情况下对虚实节奏处理最好的诠释。
  2.3以“书写性”为审美品格
  “书畫同源”是我们众所熟知的名言。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的密切关系在于它们使用同样的书写工具和线性意识。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此已曲尽其妙。”谢赫在六法论中也提出“骨法用笔”的用笔准则,“骨法”在线条用笔中是力量之美的象征,如用中锋、侧锋、出锋等表现线条的强劲有力、沉着含蓄的线条,通过长短粗细、轻重缓急、干湿浓淡、抑扬顿挫等表现虚实、节奏、动静和质感,些这都是书写性的表现特征。
  3.中国画线条在作品中的意义
  3.1以线造型、写形传神
  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法,纵观中西绘画,最基本起步就是以线造型,但就线条的作用而言,中西绘画并不一样。中国画家想要画好造型,必须从准确的线条开始,因为中国画的线条不仅表现了物象的形体结构,而且可以强化物体的形象特征。例如:唐代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图》,仕女头发、面部及手韶约线,不但要特别细,而且还要比较淡;画衣服的衬衣和土裙也要用淡墨,但领边、大带,小带、土裙或深色的衣衫,都要用浓墨勾出。所以画中线条既有粗有细,又有墨色浓淡的区别,从而我们也可以看出,线条在画面中所发挥的独特的作用与魅力。
  3.2以线抒情、表达作者内心情感
  中国画不仅仅是画家对物象的描绘,更多的是为了传达内心情感。美术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在《中国画研究》中曾提到线条的情感问题说:“从一般规律讲,凡属表现愉快情感的线条,总是一往流利,顿挫较少,转折之处也不漏圭角。而凡属表现不愉快情感的线条,则多停顿,呈现一种艰辛状态,停顿过甚就显示出一种焦灼和忧郁感”。这就总结了线条传情达意的效果,不一样的线条所传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例如: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笔线匀细流畅,极富弹性;而粱楷代表作《泼墨仙人图》全图勾笔极其简略,仅以显示局部细小的轮廓,而站画面大部分的衣服则用粗笔蘸墨法依折痕横扫,墨色淋漓滋润,画面感极强。所以说中国画的线组成了画家坦露情感、倾诉心灵、表达内心才气和修养的独特形式。
  3.3线条体现画家的学识涵养、绘画风格
  绘画作品是画家精神世界的体现,画家观察事物的眼睛之所以和常人有所不同,关键是在于其所具备的绘画语言意识,对于中国画家而言,也就是线条语言意识,外在自然对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它们是我们绘画创作的一个诱因,大多数情况下是杂乱无章的,需要我们用心去不断地整理和提炼,每个画家对同一个物象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一方面取决于物象本身的特质;另一方面则是由画家的艺术素养、文学素养、处事品格与个人生活情趣决定的。
  例如:北齐曹仲达善画佛像,所画佛像仿佛身着薄质而又贴体的衣服,描绘衣纹线条多而稠密,表现出人体之美;唐代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飘欲举,线条遒劲,潇洒飘逸,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
  4.结语
  笔者在分析中国画线条魅力的基础上,研究出以下结论:
  (1)线条作为中国画最主要的元素,是中国画的灵魂,也是创作者心灵的载体,可以说,中国画艺术很大一部分就是线条艺术。中国画的一笔一墨,都体现着画家感情的意境。
  (2)对于中国画来说,没有了“书写性”,线条的艺术性也就没有了灵魂,线条“书写性”的变化构成了中国画线条独特的艺术美感,从古至今,中国画线条作为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不仅体现了画面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更体现了画家通过线条向我们传达的情感。
  (3)通过前文对中国画线条魅力的研究,我的论点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是扎实的线条基本功,只有熟悉的掌握了线条的应用,在绘画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才能使画面更传神、更加形象。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广义舟双楫.[C].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2]吕凤子.中国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维护了世界和平。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苏联曾经在人类社会和平的斗争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充分的证实了一个问题,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化,是社会的发展规律。现阶段,社会主义国家取得了斐然的成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规划;现状与展望  引言 
期刊
【摘 要】医生偷换试管精子是指在运用人工授精技术的过程中,违规操作,用另外人的精子代替他人精子的行为。关于偷换他人精子行为的定性一直存在罪名争议,本文认为应完善非法行医罪,将医师偷换他人精子的行为定性为修正的非法行医罪较为妥当。  【关键词】非法行医罪;偷换他人精子;侵犯客体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智能时代的到来,医疗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在当代社会亦引发了一场基因伦理与法律的冲突和较
期刊
【摘 要】考虑到人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当今社会生活的社会发展,对说话人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于有效地培训讲师和认识到讲师的新作用是很重要的。发言者必须面对新的挑战,改进主讲人发展知识和技能的方式,使博物馆生动、富有、活泼、传播积极的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员;综合素养  引言  文学承载着一个时代或短历史或长历史,其中博物馆是收藏品的宝库,文化财产背后的历史将
期刊
【摘 要】城镇化是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多维度的综合变化过程。耕地利用效益无论在内涵还是外延都涵盖非常丰富的内容,对耕地而言,自身就具备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因此,耕地利用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维度的综合体现。本文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多维度对耕地利用效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维度;城镇化;耕地利用效益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城镇化发
期刊
【摘 要】自2008年奥运会开始,我国房价进入到一个病态飞速发展的模式,上个月买房,下个月就赚钱的现象层出不穷,屡试不爽,导致80、90后刚步入社会就得考虑买房这个问题。一则是由于本国传统观念,有房才有家的观念;二则是为了符合中国发展国情,抵抗通货膨胀。2020年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一个缓慢发展的时代了,政府出台各项限购、看资质等政策为的就是要抑制2000年至2018年飞涨的房价。稳定普罗大众的盲目
期刊
【摘 要】随着基本医保全民覆盖目标的实现,以及全面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程的加快,个人账户门诊保障不足与资金结余过多并存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已难以适应参保者更充分的保障需求,改革个人账户制度设计,建立门诊共济保障制度势在必行。本文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发展的历程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并针对国家文件所提出的改革措施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保证个人账户改革的顺利实行。  【关键词】职工医保
期刊
【摘 要】“套路贷”是近年来新被定义的一种民间借贷模式。与普通高利贷不同,“套路贷”不是一种单一的行为,而是一系列行为的统称,它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高额利息,而是假借民间借贷之名,实施诈骗行为。此类犯罪以侵占他人合法财产为目的,同时扰乱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妨害司法公正,极易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必须予以严厉惩治。  【关键词】套路贷;法律;传统高利贷  1.“套路贷”概述  1.
期刊
【摘 要】義利观在孟子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儒家义利观始于孔子,成于孟子。本文试图从原典出发,结合当时历史背景阐述先秦儒家集大成者孟子的义利观,以及在新的时代背景、社会需求的条件下,分析如何正确看待义利之间的关系。义利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个人怎样为人处世,同时也对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儒家;义利观;价值  引言  义利之辩,由来已久。其发生、嬗变、演
期刊
【摘 要】想要更好地保证我国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就要做好地质勘测工作,水文地质灾害对于工程建设的影响是巨大的,只有提高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灾害的防范水平,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专门措施,才能较好地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保证施工安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灾害出现的原因,其次从四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灾害的解决方法。以此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工程地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空袭作战,空袭城市已成为强敌达成战争目的的主要手段,其打击的重心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重要目标上。因此,能否有效组织和调控城市人民防空作战力量,对城市重要目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与手段,关系到城市人民防空的胜败。  【关键词】人民防空;城市;重要目标  1.城市重要目标的地位作用  1.1城市重要目标的安危直接关系着城市人民防空作战的成败  现代战争表明,摧毁对方的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