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院校语文课程教学方法与优化对策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iyanp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对职教语文教学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标准,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更需要注重学生能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行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职教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方法;优化对策
  一、 我国职教学院语文课程教育发展现状
  (一) 教学形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已经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在这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全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大。
  一方面,就我国目前的职教学院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来讲,更多的课程设置趋于一致性,即各省之间为减少发生地域性限制,会根据自己省份的教学背景与教学传统,选取适合自身省份发展的语文教材。例如:湘教版、人教版等不同版别的教学素材,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扩展知识。另一方面,50%以上的职教学院教师在设置语文教学教案时,更倾向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如更注重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更习惯于一个教师需要同时关注到几十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显然是不利于每位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概念,老师也无法顾及所有学生,不能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进程进行差异化指点与引导。这样就容易造成多数学生处于对知识掌握不够深入、理解不透彻的状态,从而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二) 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态度消极
  在职教学院语文教学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个人轻合作、重传授轻探讨等多种问题,极度缺乏课程创新意识。由于职高的生源与普通高中生的生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很多学生的入学成绩不容乐观,学校设置的入学门槛较低,所以各个生源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大部分选择职高院校的学生也是因为自身不爱学习,只希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就行了,秉着这样的学习态度进入院校的,更加不注重语文内容的学习。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语文教师创新课程的动力。更多的职教语文教师由于缺少竞争压力,便会选择止步不前,固步自封,反复使用着陈旧的教学方案,放松了对自身的职业要求,从而造成职教语文教学水平普遍低下的现状。
  二、 我国职教学院语文课程教育优化对策思考
  (一) 语文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语文课程的设置是自学生入学便会进行不间断的学习的必修课程之一,而学生在选择职高院校时就是由于各学科成绩不理想,选择单项技能发展而入学的,所以在学生的现实认知中,会自主忽视掉语文课程的必要性,认为这是一门“辅修”课。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很差,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注重讲解的方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性,进而造成语文课堂上起来枯燥乏味。
  所以,首先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进行课程講解前,先用一定时间去了解自己所带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然后根据整个班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方案的更改,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在心理层面上,拉近与各个学生之间的距离。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通过形态上的表达以及语言语气上的变换来表述自己的教学课程,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及时表达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以学生为中心展开语文教程,促进学生在积极的互相交流探讨中掌握语文知识技巧,从而共同进步,达到语文教学的预期效果。
  (二) 结合学生的专业,整合语文教材
  职教学院与普通中学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职教院校能够要求学生在完成本学科的所有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自行进行语文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口语交际专题训练作为职教语文教学的一大特色,能够帮助学生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职教院校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应用文的写作能力,可以结合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与特点,对现有的语文教材进行改编与补充。比如:情景对话、导游词解说示范、求职应聘、演讲、普通话等等多方面的专项训练内容;应用文方面则可以侧重于报告形式范文、请示函、通知、求职信等多方面写作。此外学校也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趣味游戏的互动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进而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三) 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丰富教学形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几乎覆盖了全球,现代化教学手段又具有非常强的表现力,很多现代化的语文知识能够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表现出来,并且不再受到时间、空间上的局限。先进的多媒体设备通过影像的技术,将难以理解的、枯燥的语文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将一些语文课程中的细节进行形象化的展示,避免了语文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无法呈现具体的知识技巧的状况发生,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三、 结语
  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转向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愿意投身于学业中去。根据相关社会调查数据不完全统计表明:我国目前接受过或者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最初的130多万增长到了930多万。而语文作为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是学生在初入学时期最重要的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积淀更丰富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职教学院通过优化课堂教育、改善与优化传统单一的语文课堂教育方式,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性,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极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其作用不容小觑。
  参考文献:
  [1]武彦霞.浅谈启发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27).:45-52.
  [2]朱冬夏.愤启悱发:启发式教学法的传承与发展[J].学园,2010(4):5-7.
  [3]马玉琴.谈职教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2(7):14-19.
  [4]闵江红,艾美华.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实践[J].文学教育(上),2013(7).
  [5]刘昌来.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J].文教资料,2005(1):5-7.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3-134.
  作者简介:
  杨清清,贵州省都匀市,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属于重要的基础知识组成,而语文阅读更是该学科教学中的重点,贯穿于整个语文学科学习全过程。通过有效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在促进学生理解能力、阅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助力学生文化涵养的积累。基于此,文章将主要结合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背景,对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策略探讨,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新阅读方式,重视学生的语文阅读指导,运用多元化的阅读引导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提出具体的阅读教学策略,希冀有效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深入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阅读教学
目的:探索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观察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碱烧伤的兔角膜表面后,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向角膜上
目的:  评估斜视手术对术后干眼的影响。  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单眼穹隆部切口共同性斜视手术的患者39例,设患者的手术眼为手术组,非手术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一天、术后
摘 要: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主要的内容是以阅读为主。在这样的教材环境之下,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是值得教育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以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的“高尚”这个单元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使用心理活动来书写自己,从而提高学生对自我的理性认识,同时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要把握好单元整合的合理度,然后探索出在单元整合下的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新途径。  关键词:单元整合;习作教学;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总复习,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而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复习计划设计不合理,常常让学生在一天或几天之内就要复习完大量的内容,学生虽然照着做了,可是因为时间太紧,只是走马观花,还是没有记住,没有真正掌握;有的教师把复习的内容安排得太细,几乎要重新学一遍课文,这样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味同嚼蜡,毫无兴趣,收效甚微,另一方面,时间也不允许。如何真正搞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总复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