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氮素吸收和多糖积累规律及施肥响应

来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间试验研究了红芪氮素吸收分配动态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增施3种水平坡缕石(P1,750 kg.hm-2;P2,1 500 kg.hm-2;P3,2 250 kg.hm-2)对红芪吸氮和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下旬至7月下旬是红芪茎叶对氮的营养临界期,而红芪根在8月下旬以后对氮的需求量增大,9月下旬至10月下旬为氮素从茎叶向根系转移的时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红芪多糖含量的快速积累期。在红芪收获期,NPK+P3、NPK+P2和NPK+P1处理的全株氮素积累量分别比NPK对照提高45.22%、29
其他文献
从盐城市2015年收获的小麦中选取郑麦9023、西农979、淮麦20和扬麦13共4个品种作为测试对象,按照国家现行检测标准,对测试样品进行质量和品质指标检测及出粉率试验,结果显示,质量
巴西国家卫生监督署(Anvisa)已经批准了拜耳作物科学的磺酰脲类除草剂新有效成分一甲磺胺磺隆。Anvisa于2009年批准了该有效成分的相关材料,拜耳同时还提交了一个待批准的甲磺胺
荞麦粉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了荞麦粉的添加量和粒度对小麦混合粉的粉质、拉伸、白度、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粉对小麦混合粉的粉质和拉伸特
面粉的白度与小麦加工精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也是面粉产品的一个重要品质指标。面粉增白剂禁用后,小麦加工企业应积极探索提高面粉白度的新途径,主要可以从制粉工艺、产品后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两优培九"及其亲本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生物学特性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两优培九"及其亲本各生物学性状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且均受氮素水平、品种
按照一定比例将面粉、酵母、食盐、糖粉、脱脂奶粉、粉末油脂、营养盐和延缓陈化剂进行预混合,配制一种只需加水调制发酵烘焙即可的面包预混合粉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强调:“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与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是现代经济
为得到噪声小、准确性强、自适应性良好的模型,对实验所得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及优化波长是十分必要的。实验确定小麦粉中灰分含量为研究对象,提出将光谱预处理及遗传算法(GA
期刊
主要研究对氯苯甲醛和邻苯二胺在空气中直接氧化合成2-(4-氯苯基)苯并咪唑的简便方法。确立了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用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仪表征目标产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