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x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对其进行分组,拿到红球者为对照组,拿到篮球者为研究组,42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急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急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不仅能缩短患儿急诊时间,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从而能全面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高热惊厥;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81-01
  小儿高热惊厥指的是小儿在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体温升高≥39℃时发生的惊厥,不仅可引发患儿出现高热、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斜视等症状,若不及时诊治,还易诱发其发生缺氧、脑组织损伤等可逆或不可逆的损害,因此,临床需尽早采取有效急诊方案对患儿进行治疗和干预,才能改善其预后,尤其是在急诊过程中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以缩短患儿急诊时间,才能控制其疾病发展进程和改善其预后[1]。集束化护理是一种科学规范的护理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小儿高热惊厥诊断标准,(2)患儿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和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2)发病时间超过24h者。采用双色球法对患儿进行分组,拿到红球者为对照组,拿到篮球者为研究组,42例/组,对照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3:19,患儿年龄分布:1-8岁,平均年龄(6.19±2.25)岁;研究组男女患儿比例为22:20,患儿年龄分布:1-8岁,平均年龄(6.20±2.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该项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遵医嘱给患儿提供退热、防抽搐用药和病情监测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对全体组员进行小儿高热惊厥、急救措施等相关健康知识及技能培训,使其能更好地开展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工作,并提升其对小儿高热惊厥症状识别能力和应急能力。具体护理措施有:(1)保持呼吸道通畅,惊厥发作时,给患儿取去枕平卧位,使其头偏向一侧,并快速将其口鼻咽分泌物清理干净,以防止其误吸呕吐物而发生窒息。另外,还需将压舌板置于其上下牙齿之间,以免其发生舌咬伤。(2)建立静脉通道,急诊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配合医生快速非患儿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能及时给其应用止痉药物。(3)吸氧护理,无论患儿是否存在紫钳,护理人员都需给其提供高浓度吸氧,以减轻脑水肿和促进其血氧浓度提高,从而改善脑细胞缺氧。(4)用药护理,除常规遵医嘱给患儿提供退热、防抽搐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还需给患儿应用适量的脱水剂,以降低颅内压,降低患儿脑水肿发生几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急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用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急诊时间对比
  研究组患儿急诊时间(31.08±3.1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40.25±2.27)min,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t=8.796,P<0.05)。
  2.2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中,对两组高热惊厥患儿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发现,研究组患儿急诊时间(31.08±3.1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40.25±2.27)min,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38%)显著低于对照组(19.05%),与潘秀霞[2]等人研究报告中得出的集束化护理组患儿急诊时间(31.5±3.6)min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40.2±5.4)min,说明集束化护理效果确切。
  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作用机理为:常规护理是一种传统的护理模式,多重视疾病治疗护理,从而导致整体护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集束化护理是一种集合了一系列有循证基础和证据的科学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急诊护理中全面考虑影响患儿预后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根据这些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从而能保证各项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目标性、连续性和有效性,进而能使患儿得到快速、有效的护理,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其急诊护理效果,同时还能避免其因持续高热惊厥而出现其他不良并发症,从而能全面改善其预后[3]
  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姑丽阿依仙木·卡日.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6):75+90.
  [2]潘秀霞,谢燕,李敏.集束化护理策略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9,40(11):2663-2664.
  [3]李丽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35):123+129.
  祁尚,赵莹莹.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抑郁和功能恢复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8,29(31):129.
  [4]徐健,熊倩.心理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子宫及胃肠功能恢复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9):172-174.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护士血液暴露的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18----2019年发生的23例血液暴露进行分析。结果:23例血液暴露中,导致伤害排在第一位的是针刺伤,18例,占78%。结论:锐器伤是造成血液透析护士发生血液暴露的主要因素,必须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的专业化培训。  【关键词】 肾透析;护士;职业卫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对比发现,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控制良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期刊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各种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都很顺利,1例因在层流室内进食不当,导致肠道感染,进而合并全身感染,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34例病情稳定,无病生存。结论:血液科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和移植期间都应该进行护理,能提高移植成功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避免产生术后后遗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老年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4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知信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饮食方面、日常活动、自觉服药三方面的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方面、生活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 5A 护理模式在高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房颤抗凝治疗的患者7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5A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MLHFQ(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120例老年静脉穿刺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负面心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结果:实验组负面心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①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病例截取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包含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接受一般护理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发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观察组。同期选取40例未发生心律失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详细分析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存在的高龄、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疾病、心脏扩大)等并发症及吸烟史等多种因素均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介绍门诊PICC导管专科护士的设立和培养,解决门诊患者PICC置管及导管维护问题。方法:确定PICC门诊的设置要求及就诊流程,组建PICC导管专科护士队伍及护理门诊,结合现代护理管理手段,建立PICC技术应用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相关制度、工作职责等。结果:PICC导管专科护士在门诊设立PICC专科门诊及肿瘤专科门诊,解决了门诊置管及化疗间歇期间带管出院的病人导管维护,患者对肿瘤专科门
期刊
【摘要】目的:用以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纠正糖尿病患者电解质水平方面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所接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并对两组研究对象尿液之中电解质含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尿液中K+、Cl-、Na+数据比较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