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锻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意义研究

来源 :中外医学导报·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wanmeili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康复锻炼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病例截取时间为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参与调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包含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分别接受一般护理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实验组相比具有明显劣势,数据比较差异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实施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具有在临床中广泛推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康复锻炼;高血压;老年;血压水平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7225(2020)02-0071-01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养成,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攀升[1-2]。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长期处于血压高的水平,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因此该病已经发展成为威胁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头号杀手”。相关专家认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对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就诊先后顺序对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即: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病例截取自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結束。两组患者均已确诊为高血压,经验证病例资料完整有效,认可治疗和护理方案。对照组:男/女=32/28,年龄范围:58-86岁,年龄均值(68.8±6.5)岁;实验组:男/女=35/25,年龄范围:60-87岁,年龄均值(68.5±5.1)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与实验组相比不具有对比意义(P>0.05)。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统一接受常规检查,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指导等一般护理。
  给予实验组患者康复锻炼护理,方案如下: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测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确定运动强度,在训练初期,患者训练强度以中低为主,不感觉疲劳或气喘为度,当患者感觉到不适后立即停止;从第二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目的是帮助提高患者心肺功能;训练项目可选择快走、慢跑、打太极拳等[3];随着患者体能的增加,可将运动形式逐渐过度的有氧运动,包括:踏车,每天一次,每次时间控制在十min,也可进行关节灵活操及腿部屈伸、肩上推举等强化锻炼;同时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叮嘱患者多使用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戒烟戒酒,少吃多餐,保持膳食均衡。
  1.3疗效观察和评价
  1.3.2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1.3.2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利用(

士s)描述舒张压、收缩压、生活质量评分、年龄等相关数据,利用T值进行检验,当差异为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血压控制情况不存在可比性(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相比于实验组,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然而随着心脑血管疾病的不断发病,相关学者认为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因素。由此对高血压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能够减少心脑血管的发病,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高血压目前并没有完全根治的方式,只能通过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压水平[4]。但是由于我国人均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导致血压水平控制效果较差。有关学者指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通过对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进行测量,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在初期可以为患者制定一些难度较低的运动,比如慢跑,打太极拳,快走等运动来增加患者的心肺功能,逐渐将运动量增加,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同时扩张患者的血管,防止血小板大量凝聚,从而有效减少高血压所引起的疾病发生[5]。为了探究其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患者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为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再一次验证了康复锻炼的优势。
  综上所述,采用康复锻炼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立楠.康复锻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6):2396-2399.
  [2]蒋蓓.身心康复锻炼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4):154-156.
  [3]丁春红,王追琴,郭艳宏.肢体康复锻炼辅助常规对症干预治疗老年脑梗死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8,16(3):322-324.
  [4]王静.阶段性康复训练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0):78-80.
  [5]陈静,宋昕,曹卓.60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J].当代医学,2020,26(3):177-1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收治的70例重症患者参与研究,按照数字分组均分为两组,各35例患者。其他资料无差异情况下,对照组选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选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重症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5.7%,观察组重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观察组重症患者的心率、血氧指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使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现用随机表法将2019年1月-20120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98例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9例和使用知信行护理模式的实验组49例,通过我院自制量表对两组患者依从性进行评价,分布使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和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价患者自护能力和生命质量。结果:实验组依从性显著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分成参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及对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外科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新生热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120例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哭闹次数、黄疸下降值和安静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护士血液暴露的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血液净化中心2018----2019年发生的23例血液暴露进行分析。结果:23例血液暴露中,导致伤害排在第一位的是针刺伤,18例,占78%。结论:锐器伤是造成血液透析护士发生血液暴露的主要因素,必须规范操作行为,加强职业防护的专业化培训。  【关键词】 肾透析;护士;职业卫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控制效果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治疗的非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个性化认知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对比发现,通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疾病认知度、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血压水平控制良好,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期刊
【摘要】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方法:对各种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护理。结果:所有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都很顺利,1例因在层流室内进食不当,导致肠道感染,进而合并全身感染,导致器官衰竭而死亡。其余34例病情稳定,无病生存。结论:血液科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和移植期间都应该进行护理,能提高移植成功率,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避免产生术后后遗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知信行护理对老年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老年冠心病伴营养不良患者40例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利用电脑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0例,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知信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饮食方面、日常活动、自觉服药三方面的依从性。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饮食方面、生活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 5A 护理模式在高龄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龄房颤抗凝治疗的患者7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5A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MLHFQ( 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问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9月120例老年静脉穿刺患者,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负面心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结果:实验组负面心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①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