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数学导学案的几点认识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cguo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用名为陶知行,到底是先行后知还是先知后行,陶先生用改名这一方式告诉众人先行后知,也就是实践的重要性.殊不知,他的这一思想在新课改大行其道的今天,是设计导学案的重要理论基础.导学案,顾名思义,具有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为师者高水准的引导.下面笔者就自己对导学案的设计方面谈几点认识.
  一、 导学案上的设计理念
  在新课改的感召下,新的课堂模式应为“先学后教,先生后师”,但这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换,而是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能够真正实现学生主体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积极地学习.导学案的目标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学知识引领一种能力的形成.高效导学案的编制必须做到知识层次化、知识问题化、知识具体化,同时还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符合具体教学要求,符合“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教师、学生、学习的内容实际.
  同时,由于各班级学生参差不齐,而且中下水平的学生居多,故导学案的设计要立足于中下等基础的学生水平,不宜拔高难度.此外,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才能使教师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进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而且在基础知识的形成上,要有明确的引导,尽量在学生最近知识能力发展区设计问题.
  二、 导学案的组成部分
  1.学习目标
  导学案是供学生完成的,因此,必须非常清楚明确的写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要达到什么程度,重点和难点是什么,而不是简单地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尽量不用“掌握、理解、了解”等令学生一看就茫然的词语,要用具体的行为动词如,“记住、会画、会写、弄清、说出等”.如有必要,还要给学生画一个学习流程图,做好对导学案的备注说明及学法指导.
  2.课前预习
  课堂内容能否顺利进行,导学案在课堂上使用效果怎样,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预习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预习主要是学生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好的预习指导,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预习内容.因为学生只有通过预习才能深入发现自己是否掌握了我们所确立的目标,才能清楚这节课哪些内容容易,一看就会;哪些内容困难,需要上课重点讨论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在学生预习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合理有效的引导会使学生少走弯路.
  3.合作探究
  此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倡导的“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是一节课的灵魂与核心.它充分地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块,先使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学习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并对一些问题交流答疑,从而通过实验验证,进一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用铅笔对重点内容划杠,对不理解的内容划问号.同时,教师还要巡视课堂,及时解答自学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点,并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归纳精神、课堂时间毕竟有限,组织引导学生高效地开展课堂活动是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素质.
  4.答疑提升
  为了更好地扫清学生学习中的障碍,此过程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解决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还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是本课的重难点.因此,在这方面,可以让学生浅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适当引导,并找出其中理解的偏差,使学生能真正深刻透彻地理解其内涵,二是根据本课重点而设计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属于拓展性的知识,因此,可组织学生自己先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接着让学生展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点评,如有必要则可适当阐述.
  5.当堂检测必不可少
  “导学案”中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基础教学,避免学生只陶醉在美的享受中而收效甚微.因此,为巩固学生当堂所学,选择的习题一定要有代表性,不能难,不能多.一般三道五道即可,题型要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在解题后,要让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比如,如何审题,解题思路,结论评价等,从而使学生在学到一定知识的同时,更能获取宝贵的技能,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三、高效使用导学案
  从最初导学案作为一个新名词的出现,到现在,学生已不再对其保有最初的新鲜了.各科都有导学案,甚至每天都有导学案,也难免学生会对此产生审美疲劳.如何持久地吸引并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使导学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是目前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新课改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有了导学案的今天真正地在导学案的引导下活化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 甘肃省泾川县玉都中学 (744316)]
其他文献
摘要:关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学以致用.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才能发挥物理教学的根本作用.本文就是针对死记硬背的传统物理学习方法,提出合理意见,倡导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在日常的物理教学工作中优化选题,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见的物理现象.至此,在开发大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锻
第一部分 精子图谱 目的 初步描绘出精子的各类形态,为辅助生殖治疗前助孕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加深对精子形态的认识。 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巴氏染色方法。
  本研究在选择家庭暴力男性躯体施暴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同时,选择与5-HT、儿茶酚胺类代谢有关的三种分子生物学指标--COMT-Va1158M, MAOA-uVNTR和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比较缺乏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些简单的看法与见解. 从数学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来探求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能力这一老课题作出一点新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学生;数学;能力;方法  一、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数学中,能力一般指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分析问题、解决
摘要:本文从制定合理有效课堂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创设合理数学问题课堂情境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四方面入手,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学有效课堂.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课程;有效课堂;构建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中小学课程改革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