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治疗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的高危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确诊结肠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后出现胃瘫的24例患者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右半结肠切除术且术后恢复顺利、无胃瘫发生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胃瘫的高危因素,同时回顾性分析24例术后胃瘫患者的治疗方法,置入三腔营养胃管患者为观察组,未置入三腔营养胃管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患者胃瘫的恢复时间。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合并糖尿病(χ2=8.190,P<0.05)、低白蛋白血症(χ2=0.486,P<0.05)、术后CRP(χ2=3.037,P<0.05)及腹腔并发症(χ2=5.494,P<0.05)与术后胃瘫的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糖尿病[比值比(OR)=0.220,P<0.05]、低白蛋白血症(OR=1.376,P<0.05)与腹腔并发症(OR=0.173,P<0.05)是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胃瘫患者通过三腔营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t=3.973,P<0.05)、肠外营养停止时间(t=2.896,P<0.05)及开始进食时间(t=16.350,P<0.0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与腹腔并发症是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发生的高危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内镜下置入三腔营养胃管通过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治疗可以加快胃瘫的恢复,缩短恢复期。

其他文献
认知功能障碍可出现在多种脑组织相关疾病中,临床上常用药物或结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前庭康复通常是用来改善患者平衡及眩晕症状的疗法。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从研究现状、治疗方式、训练方案等方面阐述前庭康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的胰瘘风险评分系统(a-FRS)预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术后临床相关胰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9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二科收治的接受LPD且围手术期资料完整的400例患者的资料。男性217例,女性183例,年龄[M(QR)]为58(53)岁(范围:26~93岁),体重指数为(23.0±2.7)kg/m2(范围:19.4~27.1 kg/m2)
脑水肿是脑损伤后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最新研究认为脑损伤后不同类型的脑水肿可能具有相似的分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将脑水肿分为细胞性水肿、离子性水肿、血管源性水肿和出血转换。各种不同离子通道、转运体及水通道蛋白在不同类型脑水肿中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本文对上述不同类型脑水肿形成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阐述,深刻理解上述机制对于指导脑水肿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生肌调节因子是肌细胞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因子,不仅在肌肉的发育、发生中发挥着作用,在指导肌卫星细胞特化、骨骼肌再生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研究者们对这些因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它们的功能存在重叠,确切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本文以生肌调节因子的分子结构为基础,对其在肌肉发育发生、控制卫星细胞功能和再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肌肉骨骼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观察米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干预(包括基础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米氮平口服(每晚口服1次,每次15 mg)及rTMS治疗(磁刺激频率包括1 Hz、5 Hz),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米氮平口服(每晚口服1次,每次15 mg)及假rTM
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集的7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FAK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FAK短发卡RNA(shRNA)和对照shRNA慢病毒感染人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建立FAK敲降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
目的评价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2019年9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双重任务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和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460例患者。结果发现,与常规护理或单一任务训练相比,步
拉沙热是由拉沙病毒引起,主要经过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被WHO列为优先研究的10种人兽共患病毒病之一.该病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于尼日
目的 探讨0.005%溴敌隆毒饵和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的适口性和药效.方法 用0.005%溴敌隆毒饵和0.005%溴鼠灵毒饵对朝鲜姬鼠进行实验室的有选择摄食试验.结果 朝鲜姬鼠对溴
夏天来临了,很多城市的温度已经悄悄到了30多度,不知道大家的冰箱里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冰西瓜、冰饮料、冰激凌了呢?rn一位孕期的“准妈妈”在喝完冰箱里拿出来的冰镇牛奶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