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党中央极为重视并要求着力抓好的三支重要人才队伍。在长期的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中,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标明确,政策配套,措施有力,成效显著;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由于其成长历史较短,建设经验欠缺,许多问题亟待探索和解决。
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分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委、政府如何用“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指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并为之提供有效服务,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党中央文件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治国理政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及人才队伍,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是成长历史最短、数量增长最快、分布格局变化最大、管理体制和机制最需探索的一支队伍。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前,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而且基本上是视同党政干部进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数量急剧减少,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个体、外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并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据江苏省有关方面统计推算,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万人,其中公有制企业12万人,约占7%;非公有制企业163万人,约占93%。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并存和竞争,催生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并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壮大。这支队伍如何加强建设,党委、政府如何按照“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和“三支队伍”一起抓的工作要求,指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和相关部门如何突破目前只抓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局限,为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提供服务;如何通过企业领军人物的培育来推动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等等,已成为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政策供给不足,培育制度缺乏设计,是影响这支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江苏省175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只有近1/5,而高中及以下的占1/3以上,这与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构成相去甚远。另据对江苏1000户龙头骨干企业负责人的学历分析,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负责人不足10%,而外资企业接近20%。专业教育程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多、优秀领军人才偏少,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明显缺陷。
在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家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探讨中,我们和大家共同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缘自四个原因:一是有关部门对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有的满足于会议上说说、文件上写写,但并没有实际行动;有的甚至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由市场自然培育的,党委、政府无须采取措施。二是政策供给不足。与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相比,现有的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的政策文件比较少,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也不够强,尤其对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的构架,均滞后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三是工作机制比较陈旧。目前,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尚未形成与现阶段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措施上仍囿于抓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措施、抓手不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感到难着力、难作为。四是企业自身努力还不够。企业普遍存在对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据对100户企业1000人问卷调查,有60%以上的人认为,企业过多地考虑人才培养成本,即使组织培训,时间也比较短,系统性、高质量的培训很少,外出培训更少。
三、制定政策,明确目标,创造环境,提供服务,打造一支具有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特征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富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具备领跑、快跑、追跑能力,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好的优秀企业家。
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和市场的开拓者,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推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构筑区域和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核心人力资本。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和实现国家利益、党的利益、企业利益的高度,着力于制定政策、明确目标、创造环境、提供服务,通过分类指导,精心培育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培育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培养和使用本土经营管理人才,使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尽快提升,为做强做大企业、培育大企业集团、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
制定政策,明确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目标。紧紧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需求,研究制定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文件,加速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进程,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积极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积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增强现代化的职业素养,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的国际化、使用的国际化和激励方式的国际化,实现人才价值认可的市场化、多元化和规范化。
建设开放型的人才市场体系、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建设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大力发展经营管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着力提高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的投入,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开展公开培训;运用税收调节等经济和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培训力度;推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鼓励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训和提高。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军人才。企业家是稀缺资源,培育企业家是战略任务。近年江苏提出实施“‘三个五’企业家培育工程”,最近青岛市提出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率先作了探索。现阶段,对企业家的培育应贯彻三个原则。一是企业家自砺和政府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激发企业家自我锻造、自我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强化政府激励,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培育企业家与培育企业相结合的原则。把培育企业家与支持企业创新创优、做强做大结合起来,使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时实现。三是积极服务和市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既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创新管理方法,主动加强服务。
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活力。党委、政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定期组织企业家联谊活动,为企业家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合作兴企提供有效途径。大力宣传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创业成就,传颂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袁 文
一、随着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崛起,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分布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委、政府如何用“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指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并为之提供有效服务,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在党中央文件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这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和今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善于治国理政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及人才队伍,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三支队伍”建设中,是成长历史最短、数量增长最快、分布格局变化最大、管理体制和机制最需探索的一支队伍。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前,经营管理人才主要集中于国有企业,而且基本上是视同党政干部进行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数量急剧减少,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民营、个体、外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并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据江苏省有关方面统计推算,截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5万人,其中公有制企业12万人,约占7%;非公有制企业163万人,约占93%。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并存和竞争,催生了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并以强劲的势头迅速壮大。这支队伍如何加强建设,党委、政府如何按照“党管人才”的战略思想和“三支队伍”一起抓的工作要求,指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和相关部门如何突破目前只抓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局限,为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成长提供服务;如何通过企业领军人物的培育来推动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等等,已成为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政策供给不足,培育制度缺乏设计,是影响这支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江苏省175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只有近1/5,而高中及以下的占1/3以上,这与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学历构成相去甚远。另据对江苏1000户龙头骨干企业负责人的学历分析,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负责人不足10%,而外资企业接近20%。专业教育程度不高、高素质人才不多、优秀领军人才偏少,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明显缺陷。
在与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家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探讨中,我们和大家共同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缘自四个原因:一是有关部门对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有的满足于会议上说说、文件上写写,但并没有实际行动;有的甚至认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由市场自然培育的,党委、政府无须采取措施。二是政策供给不足。与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相比,现有的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的政策文件比较少,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也不够强,尤其对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培训体系、服务体系的构架,均滞后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内在需要。三是工作机制比较陈旧。目前,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上,尚未形成与现阶段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措施上仍囿于抓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措施、抓手不明确,相关职能部门感到难着力、难作为。四是企业自身努力还不够。企业普遍存在对人才培养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的问题。据对100户企业1000人问卷调查,有60%以上的人认为,企业过多地考虑人才培养成本,即使组织培训,时间也比较短,系统性、高质量的培训很少,外出培训更少。
三、制定政策,明确目标,创造环境,提供服务,打造一支具有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特征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造就一批富有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具备领跑、快跑、追跑能力,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好的优秀企业家。
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是生产要素的组织者和市场的开拓者,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推动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构筑区域和国家经济竞争优势的核心人力资本。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和实现国家利益、党的利益、企业利益的高度,着力于制定政策、明确目标、创造环境、提供服务,通过分类指导,精心培育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培育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积极支持外资企业培养和使用本土经营管理人才,使各种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素质尽快提升,为做强做大企业、培育大企业集团、增强国家经济竞争力提供人才支持。
制定政策,明确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目标。紧紧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规律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需求,研究制定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文件,加速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进程,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积极发展职业经理人市场。积极引导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树立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增强现代化的职业素养,提升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大力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开发的国际化、使用的国际化和激励方式的国际化,实现人才价值认可的市场化、多元化和规范化。
建设开放型的人才市场体系、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社会化的人才服务体系,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快建设各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大力发展经营管理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着力提高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加强政府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的投入,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资源开展公开培训;运用税收调节等经济和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自主培训力度;推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鼓励经营管理人才自我培训和提高。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成长环境和条件。
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大企业大集团的领军人才。企业家是稀缺资源,培育企业家是战略任务。近年江苏提出实施“‘三个五’企业家培育工程”,最近青岛市提出实施“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率先作了探索。现阶段,对企业家的培育应贯彻三个原则。一是企业家自砺和政府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激发企业家自我锻造、自我提升内在动力的同时,强化政府激励,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培育企业家与培育企业相结合的原则。把培育企业家与支持企业创新创优、做强做大结合起来,使企业家成长与企业发展同时实现。三是积极服务和市场化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既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创新管理方法,主动加强服务。
创新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强大活力。党委、政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商会、协会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定期组织企业家联谊活动,为企业家沟通情况、交流经验、合作兴企提供有效途径。大力宣传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创新创业成就,传颂他们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营造重视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生)
责任编辑:袁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