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new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科1981年7月至2006年8月127例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7例患者中,105例获得满意的发音效果,发音总成功率为82.7%(105/127)。所有发音成功的患者经2~27年的随访,发音效果良好,未发生并发症。分析22例患者发音失败的原因,手术技术操作不当的9例(造成造口过小的7例,造口过大的2例);术后感染13例(造成造口过小的10例,造口过大的3例)。造口的大小是发音成败的关键,手术技术操作不当和术后感染是发音失败的主要原因。结论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食管造口发音重建术发音成功率高,并发症较低,简单易行,适宜在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嗓音障碍疾病嗓音障碍自我评估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66例嗓音障碍患者及120例健康对照者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量表评估,并对其中227例嗓音治疗后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各种嗓音疾病患者VH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z值范围8.039—17.043,P值均为0.000)。不同嗓音疾病患者之问评分也有差异,量表总分自高而低依次为痉挛性发音障碍、声带麻痹
患者男,68岁。因右侧面神经麻痹、听力下降20年,右耳流血水、搏动性耳鸣半年,于2006年1月8日入院。查体见右鼻唇沟变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上下睑不能闭合,鼓腮漏气;右耳道内可见红色新生物,搏动,触之易出血。纯音测听示右耳各频率平均听阈(听力级)90dB以上。
目的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探讨钩突对正常鼻腔的气流走向、压力、流速、分布和对鼻窦气流交换的影响。方法在正常成人鼻窦CT扫描基础上,使用Fluent 6.1.22软件模拟出正常人鼻腔、鼻窦结构和切除钩突后的鼻腔、鼻窦结构,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分别计算切除钩突前后左侧鼻腔-鼻窦的气流流速、压力、分布和迹线。结果①切除钩突前后,气流在鼻腔主要通道的压力和分布没有变化:总鼻道和中鼻道气流量分别占鼻
气迷路(pneumolabyrinth)是指迷路中有气泡存在,即外淋巴的部分空间被气泡占据。气迷路比较罕见,在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但随着高分辨率、薄层CT的普及和虚拟成像技术的出现,气迷路的病例报告逐渐增多。本文综述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气迷路的临床报道和相关动物试验研究,总结此病的病因、可能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 gene,CCND1)G870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病风险性的关系,并探讨各基因型与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测序方法对241例云南籍汉族鼻咽癌患者和272例云南籍汉族健康对照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基因型与鼻咽癌发病风险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CCND1 870A等位基因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与GG基因型相比,
随着我国耳科学领域研究的快速发展,耳科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和诊断标准也随之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对耳科疾病特别是耳内科疾病的非手术治疗逐步成为目前耳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在此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耳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进一步扩大耳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由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和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办的“全国耳科疾病诊断与非手术治疗专题学
目的评估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在极重度以上突发性聋初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发病2周内,未接受任何治疗,初始听力损失(250~4000Hz均值)>90dB的突发性聋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全身激素+局部激素组(22例)、全身激素组(44例)和局部激素组(12例),各组均同时给予扩血管、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全身激素治疗采用地塞米松15mg/d连用3d,随后10mg/d用3d,最
期刊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方法与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1988--2004年收治的19例外耳道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Pittsburgh外耳道癌分类法,T1期5例,T2期2例,T3期6例,T4期6例。T1和T2期病例行局部切除,13和T4期病例行乳突根治术或颞骨切除术。术后予以足量放疗。复发病例伴远处转移单灶者行手术治疗,远处多灶转移者行放疗
为顺应当今期刊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为广大作者、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本刊自2006年10月起开始使用稿件远程管理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运行良好。为了使该系统更加完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稿件远程管理系统进行了升级。新系统根据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稿件处理流程、编辑加工规范、审稿制度、管理规范等业务需求设计,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及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稿件远程管理系统将协助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