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丹多尔济生母央金扎布生平考述

来源 :满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丹多尔济接续其父桑斋多尔济的官职,长年驻库伦执掌边务,是清乾、嘉、道时期的封疆重臣。云丹多尔济一家自其祖父开始,同满洲皇室联姻,是清廷倚重餉一大蒙古世家。然而,云丹多尔济并非其父原配妻子满洲格格所生,为蒙古夫人央金扎布所生。云丹多尔济的母亲是蒙古喀尔喀人,姓氏首字为U(汉字音译:伍、吴),名央金扎布,蒙古封号达赖达吉尼,清仁宗册封多罗福晋。央金扎布生于1738年,死于1812年,享年74岁,是喀尔喀亲王齐巴克雅喇木丕勒、堪布沙克杜尔和堪布诺门汗扎木巴勒多尔济外侄女。央金扎布出身显赫,桑斋多尔济通过与其结
其他文献
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在其生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和时段。这其中的一些问题,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尚不清晰,需再予探讨。李白移家的时间,从开元二十三年到开元二十九年,各年皆有学者主张。本文以李白诗文提供的线索为基础,采用逐年推衍的办法,并以对李白儿女年龄的推测为参详,认为开元二十八年“五月东鲁行”移家比较接近事实。李白迁离安陆和移往东鲁虽然有深层的政治、社会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许氏夫人的去世和东鲁有可靠的宗亲。李白在东鲁的寓家地是先任城而后兖州,并非仅兖州或任城一地。
《睡美人》以炉火纯青的笔法延续了川端康成文学创作中一贯的古典悲美与妖冶。作品中细致刻画的死亡意识和拥抱青春的主题设定也与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在《阴翳礼赞》中提倡的日本传统社会的“阴翳之美”遥相呼应。因此《睡美人》通过晦暗不明的场景、敏感细腻的回忆与阴翳无常的生死观,反映了川端康成晚年战后创作的复杂思考,呈现出于“物哀”中见人心纤细、于“意气”中见欲望妖邪、于“幽玄”中见风雅之寂的审美内核。故作品在死亡、欲望、罪孽的阴翳笼罩下,凝练日本传统审美的《睡美人》,表现出了人性在明暗交替的挣扎过程中渴望求得心灵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满文《长白山志》开篇辑录武默讷勘察长白山之满文题本,与《满洲源流考》《柳边纪略》《池北偶谈》《封长白山记》所收武默讷题本的汉译本繁简相当、相互交融。该文本满文语篇衔接自然,连贯顺畅,专用词语交融,凸显武默讷勘察长白山满文题本的活力。
美育最直接、最切身的价值是让人快乐。儒家之乐包含着相对之乐和绝对之乐两种维度。先秦儒家不曾偏废一方,但于绝对之乐的论述不甚详细。宋明理学虽贬低相对之乐,却也使绝对之乐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从而使精神之乐的铸成摆脱了现实因素的干扰。相比于朱熹而言,阳明主张的绝对之乐有着更多的感性空间。理想之乐应该是相对之乐与绝对之乐、个体之乐与集体之乐、短暂之乐与长久之乐的统一,这种统一在孔子的人格与思想中表现得最为完善。美育是儒家达至乐之境界的重要方式,经由美育,可实现即乐而成乐、无往而非乐的人生境界。
《玻璃动物园》是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重要作品.它在1945年的成功演出,标志着威廉斯戏剧创作生涯的开端,并成为美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该剧描绘了无人能够逃离现实
萧公弼是中国现代美学史上一位重要的美学学人,是“美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者.在中西文化碰撞之际,他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美学资源,倡导超越肉体欲望之乐和崇尚道德精
幸福不仅包含对个体人生苦乐的关注,更彰显着对感受主体价值标准的思考。职业幸福要求教师胸怀教育梦想,增强职业意义认同,学会用专业的思维思考教育问题,对教育有更透彻、澄明的理解和体验,形成独特的教育信念、专业伦理,感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教师需要敬畏教育、潜心治教,在教育智慧生成、育人水平提升、育人成效彰显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职业幸福的感受能力,更需要获得积极社会评价、尊重教师劳动价值、形成合理自我认知、在专业发展中寻求动力、从非教学负担中解放出来,获得自身的职业幸福。
《御制满蒙文鉴》所用蒙古语为18世纪初蒙古书面语,是“清文鉴”系列辞书首次录入的蒙古语语料,其后编纂的三体、四体、五体“清文鉴”之满语文和蒙古语文均以原来语音形式沿
满族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华民族的发展也离不开满族的参与。满嗾对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影响较大,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历史文化关系,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兴盛发达的根本原因。
在审视音乐的过程中,由音乐符号所形成的记谱音乐成为我们的分析对象,这里面似乎隐藏着一个矛盾:事件是毁灭结构并且生成新事物的,但是记谱本身的目的是明确地传递音乐中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