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动物园》中的女性人物创伤解读

来源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entla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动物园》是美国著名戏剧家田纳西·威廉斯的重要作品.它在1945年的成功演出,标志着威廉斯戏剧创作生涯的开端,并成为美国戏剧史上的里程碑.该剧描绘了无人能够逃离现实的压抑事实.剧中的两位女主人公都因种种原因受到创伤,母亲阿曼达在男权社会的压力下,因丈夫酗酒和离家出走出现了“记忆侵扰”的症状,女儿劳拉则因身体残疾及家庭环境被“过度警觉”症状纠缠.两位女性人物都为创伤恢复做了种种尝试,她们摆脱创伤梦魇的道路充满艰辛.自我赋能和接受他人帮助,在恢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1931—2019)的小说《宠儿》讲述了蓄奴制度下三代黑人女性的苦难经历与心灵挣扎。虽不曾遭受奴隶制的无情摧残,但身为第三代家庭成员的丹芙却因母亲塞丝的弑婴行为而被黑人团体所排斥,在长达十二年的时间里深陷孤立无援的境地。从科胡特自体心理学角度来说,失聪的生理反应标志着丹芙人格发展中自体的崩解,而宠儿的出现满足了她童年时期受阻的自恋移情需求,为其自体的重建提供了可能。在小说结尾,团体的接纳给予了丹芙重新拥抱生活的力量,爱的回归保证了其自体的统整和稳定。丹芙坎坷的心理成长历程揭示了社会关系在人格
李白由安陆移家东鲁,在其生平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和时段。这其中的一些问题,由于文献资料的缺失,尚不清晰,需再予探讨。李白移家的时间,从开元二十三年到开元二十九年,各年皆有学者主张。本文以李白诗文提供的线索为基础,采用逐年推衍的办法,并以对李白儿女年龄的推测为参详,认为开元二十八年“五月东鲁行”移家比较接近事实。李白迁离安陆和移往东鲁虽然有深层的政治、社会原因,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许氏夫人的去世和东鲁有可靠的宗亲。李白在东鲁的寓家地是先任城而后兖州,并非仅兖州或任城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