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保障制度的生成发展逻辑

来源 :行政管理改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00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和话语体系,需要从中国民生观、民生保障制度建设的历史过程和现实条件,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分析民生保障制度生成发展的内在逻辑.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建设从国家全面考察和推进民生的视角得以确立;民生保障内容和制度建设思路定型,民生保障制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在民生保障制度的发展动力方面,从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的“补短板”,转向促进共同富裕中民生保障制度建设获得新动能.在民生保障制度的发展取向上,走向共富型民生保障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民生保障制度,走向中国特色的民生保障制度.
其他文献
目的 考察小学儿童与友伴之间社会行为的相似性,为小学儿童友伴社会行为预测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班级戏剧问卷对380名小学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儿童与友伴不同社会行为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P<0.01;t=-7.55,P<0.01;t=4.11,P<0.01;t=-13.22,P<0.01).小学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与友伴的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24,P<0.01),小学儿童的攻击行为与友伴的攻击行为之间呈正相关(r=0.26,P<0.01),年龄在小学儿童和友伴的4种社会行为
目的 考察书写表达技术对高考生焦虑情绪问题的干预效果及起效机制.方法 运用书写表达技术对96名高考学生进行连续4周、每周15~30 min的书写表达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被试的考试焦虑量表(TAI)、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事件影响量表(IES)和贝克抑郁量表(BDI)的得分情况.结果 书写表达中的认知加工词增多可以降低高中生对考试的闯入思维(F=5.777,ρ=0.019,ηρ2=0.087)和特质焦虑水平(F=4.193,ρ=0.045,ηρ2=0.064);书写内容中情绪词比例增多可以增加高中生的
作为一种行政规制手段,停产停业措施的运用事关从业者私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关系的平衡.目前,停产停业措施的法律规制主要存在规制框架体系构建未能形成共识、规制程序零散、停产停业后续监管制度运行低效等问题.停产停业措施的法律规制应当体现三个方面的目标导向:一是体现违法隔离功能,从暂时搁置权利层面阻止违法行为复发;二是体现能力矫正功能,为从业者恢复从业能力提供缓冲空间;三是体现规制协同功能,为从业关联问题的系统性处理提供配套支撑.停产停业措施的法律规制需要构建停产停业申请审查批准、信息通报、停产停业期间动态监管、停产
褫夺公权法案滥觞于英格兰,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曾被大量适用.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基础上,美国制宪者将禁止褫夺公权法案载入宪法,以防止立法权对司法权的僭越.美国最高法院在判例中确定了对褫夺公权法案做宽泛解释的原则立场,以维护三权分立与制衡.在美国宪法机制下,褫夺公权法案条款发挥着维护宪法秩序和保护私人权利的重要功能.“华为诉美国案”的裁判逻辑和司法立场表明,在地缘竞争思维支配美国对华政策的背景下,对于中国企业通过诉讼维护权益而言,褫夺公权法案条款的宪法功能趋于式微.中国企业在美国通过司法途径维护权益,应将重点放在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5条确立的个人隐私信息公开豁免条款,因核心概念“个人隐私”不易识别、授权过于宽泛等因素而长期虚置,实施效果不尽人意.同时,其与《民法典》的个人私密信息严格保护规则,在基础前提、是否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以及保障第三方参与权方面存在不一致.在民法典时代,应以实现法法衔接为契机,及时修正第15条规定,在区分保护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的前提下,以个人私密信息为核心概念,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构建和完善个人私密信息公开豁免制度.
从现有个人数据治理实践来看,传统法律供给出现危机,个人数据保护应转向个人数据新型财产权化新机制.个人数据财产权化具有诸多优势,如赋予个人数据主体对于个人数据的控制权与有助于促进数据经济发展等.但是,个人数据保护在承载个人私益保护功能的同时,具有多重功能聚拢与所涉利益关系的交汇性,这就导致个人数据财产权化应是一种复杂的财产权构造.在结构设计上,在赋予个人数据主体必要的私益前提下,同时根据保护个人数据主体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数据经济发展与数据安全等因素对其设定相关限制结构.
数字政府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枢纽,引领驱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数字文化全方位协同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数字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各地探索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优秀经验成果,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引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盘活数字政府的公共数据资源要素,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政务安全为数字政府建设的生命线,夯实国家安全的基石;牢牢掌握数字政府建设的主动权,提高干部群众的信息化能力.
期刊
以人脸识别信息为代表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应用场景日益泛化,隐藏着诸多个人权益侵害风险与社会风险,亟待政府进行有效监管.然而现有的行政监管存在困境,表现为监管依据缺乏针对性与体系性、监管机构分散化、监管措施有限性等问题.为实现对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应用风险的有效监管,在监管依据方面,应采用实验性立法模式形成中央——地方协同的立法格局,以行为规范为重点确立监管规则内容.在监管主体方面,探索建立独立的信息监管机构,并激励信息处理者建立内部治理结构进行辅助,以形成双层治理结构.在监管措施方面,秉持风险预防理念,运用事
我国通过“正面列举+授权规定”的规制模式来确定行政协议的可缔结范围,这容易导致行政协议可缔结范围狭窄,不利于全面、有效发挥行政协议的作用.“原则上允许,特殊情况下禁止”的规制模式更契合合作国家对行政协议的需求.在“原则上允许,特殊情况下禁止”的规制模式下,通过制定行政协议缔结范围的负面清单,一方面可以扩大行政协议的可缔结范围,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行政主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滥用和变相放弃行政职权.基于合法行政与合理行政的要求,综合考虑行政职权的性质与个案的实际情况可知,行政主体不得就与主权有关的行政职权事项、未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