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大数据越来越嵌入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隐私泄露、数据丢失、数据霸权、数据鸿沟和数据孤岛等.高校大数据社会风险的产生,与数据存储技术、防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有关,与高校师生对大数据认识不充分、使用不恰当有关,更与高校大数据治理制度不健全、“碎片化”问题突出有关.当前,高校大数据治理制度在顶层设计、协同执行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碎片化”倾向.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根据制度的基
【机 构】
:
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盐城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盐城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然而,大数据越来越嵌入到高校教育管理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隐私泄露、数据丢失、数据霸权、数据鸿沟和数据孤岛等.高校大数据社会风险的产生,与数据存储技术、防御技术水平有待提升有关,与高校师生对大数据认识不充分、使用不恰当有关,更与高校大数据治理制度不健全、“碎片化”问题突出有关.当前,高校大数据治理制度在顶层设计、协同执行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均存在“碎片化”倾向.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根据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解决高校大数据治理制度“碎片化”问题,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规则维度上,健全大数据风险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运行维度上,完善大数据风险协同治理机制;观念维度上,培育大数据治理意识.
其他文献
优化教师学历结构是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PISA 2018中国四省市大规模调查数据,通过多层线性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二阶段分步回归模型探究学校教师学历结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四省市中学拥有的硕士学历教师比例明显低于OECD国家水平,且在地区分布、城乡分布方面存在明显分化;在控制学生个体认知水平、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的条件下,提高教师学历仍能对学生成绩产生正向影响;相比城市而言,提高硕士教师占比更有利于提升农村地区学生成绩;相比“学困生”而言,提高教师学历对“学优
教学资源建设是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以2006-2019年《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为数据来源,建立“孔子学院教学资源数据库”,从政策与举措、教学资源研发、网络孔子学院建设、国际推广与合作四个维度多个方面,全方位考察了14年来孔子学院教学资源发展状况,提炼出发展特点,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大海外国民教育体系内汉语教学资源建设;落实“汉语+”教学资源开发;多举措促进汉语教学资源研发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孔子学院数字化建设;分层推进汉语教学资源市场化;构建“汉语教学资源建设共同体”.
幼儿园教师工资水平较低是学前教育行业内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幼儿教师的工资又关乎学前教育供给的质量.国家一直在调整幼儿教师的培养方案,扩大幼儿教师的培养规模,可是现实中却是幼儿教师劳动力市场资源短缺与工资较低情况长期并存,这不再符合经典的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模型的解释.文章试图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劳资议价理论、特征工资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四个层面建立一个多维统一的经济学分析框架,从理论上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较低问题进行阐释,以期学者们未来在此领域展开更精致的实证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它关涉人与环境两个基本维度.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人与环境的对象性存在关系,发挥人的主体性,结合环境的社会实践性,运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机理,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性,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能动性,增强爱国主义教育载体性和社会性,构建人与环境协同的教育机制,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