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课的形象性教学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性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理论性很强,很多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空洞、抽象,甚至晦涩难懂。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教师一味地讲,学生默默地听,却不知所云的现象。而若教师能把这些抽象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挖掘和运用教材中的形象性因素,收到了显著效果。下面就本人的做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借用诗句进行形象教学
  自古至今,很多诗人提笔作诗,讴歌大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怀。有的既是对生物的形态描写,又是对其特征的概括。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在丰富了教学语言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真可谓一举两得。例如,引用“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来描述动物的保护色。又如,“双蛾来翩翩,慕此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道出了蛾类的夜出和趋光的生活习性。这样,把平常收集的诗句,恰当地借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巧用描述进行形象教学
  教学过程中,用修饰的手法描述与课文相关的生物知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形形色色的动物界时,可用“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生长着冰上霸王——北極熊;在烈日炎炎的热带森林里,活跃着体躯庞大的大象;在非洲热带草原上,有恣意游荡的羚羊和斑马。又如,讲花的构造时,可描述为:当你走进百花盛开的公园里,映入眼帘的有白色的玫瑰、红色的牡丹、橘黄的月季,以及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那么,当你看到这些花时,你知道花的构造吗?花的主要部分又是什么呢?象这样用描述的手法讲解生物学知识,在学生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三、运用手势进行形象教学
  运用手势进行讲授,形象性强,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同源染色体时,用两手的手指两两相对来代表同源染色体;对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可用相邻的两指慢慢分开来表示;对酶的专一性,用一手握拳一手包围来表示。
  四、利用教具进行形象教学
  教具直观,看得见、摸得着,与实际生活相接近。所以,加强直观教具、实物的使用是形象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在进行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及DNA的结构讲授时用模型讲授效果较好。
  五、采用绘图进行形象教学
  用绘图讲授知识,直观性强,并可边讲边画,富有动感。例如,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动植物胚的发育过程、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等都可用绘图进行讲授。有些章节内容,用一个图就可表示出所有的知识点,如“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关于生长素的知识,由附图即可表示出: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A,弯曲的部位是尖端以下部分C,说明生长素向下运输D,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B,光E的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得多,因此背光一侧生长快,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六、运用多媒体进行形象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而且还能实现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虚与实之间的转换,并具有信息量大,传递方便等特点。多媒体可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能排除学生的思维障碍,清晰、形象地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拓展教材的内容,给学生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调动的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进而使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品质。
  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效益,选择多媒体。教学是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目标指导法则,教学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选用的原则自然也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因此,多媒体的应用决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做到多媒体展示的知识内容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如高中生物学中的《神经调节》一课,教学目标是兴奋传导的途径和高级神经中枢。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们选择的逻辑思路是:(1)首先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过的知识,然后对照反射弧、神经元和脑的模型,讲述其结构。(2)自己制作复合胶片,依次展示: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导;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这样将复杂的神经调节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3)观看兴奋传导的录相带,使学生全面认识点并加深理解。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多媒体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能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其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多媒体。心理学研究表明,少年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因此,电教媒体虽有加快教学节奏,加大教学力度,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但它具有声、光、电的综合刺激,使用时一定要适时适度。如在《神经调节》一课,只在“条件反射的建立”上放录像带,让学生真正理解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即可。
  再次,根据不同课型选择多媒体。尽管多媒体的形式特点不同,传播信息的内容不同,但如果教师演示得千篇一律,也是无法适应学生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多媒体使用的方式要灵活,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选用多媒体。
  总而言之,形象性教学,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启迪,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有重要作用。通过教师巧妙的启示,可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强化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调动学生求知的兴趣,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我们农村老师在一起谈教学体会时,体会最深的就是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不会不举手,会也不举手。 教师精心准备的一些互动方案只能放弃,最后老师只能“一言堂”。而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改革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型的学习行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使数学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每个数学教师应当深入研究的课题。  新课
要在广西南丹罗富的塘丁组上部,Ductina(Illaenula)vietnamica Maximova层之下采到一块Leonaspis guangxiensis Zhou in Zhou and Liu,1977较完好的蜕壳后的原地埋葬标本,标本上反
有这样几道中考题:  1. (2011本溪市) I need a dictionary. Who has got __?  A. one B. it C. that D. this
近期,随着各地"教育新政""减负令"以及"规范教学行为"等政策的出台,学校的双休日、节假日补课的行为被取消,往常拼时间、耗精力的打疲劳战的空间被大大压缩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范
尽管近几年来,我到西部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质量取得显著地提高,教改呈现出可喜的面貌,但我们依然无法否认的是,它依然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育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本文土要从
超材料使得十几年前诸如亚波长成像、超透镜、理想透镜和隐身等不可能的事情都成为了可能,并为此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本文介绍了使光学变神奇的这一领域的发展。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