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联合肩袖肌群、肩关节闭链稳定性训练在举重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河南医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联合肩袖肌群、肩关节闭链稳定性训练在举重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肩袖损伤举重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干预,对照组接受肩袖肌群、肩关节闭链稳定性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仪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48%)高于对照组(61.91%)(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SES、UCL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仪联合肩袖肌群、肩关节闭链稳定性训练可促进肩袖损伤举重运动员肩袖功能改善,恢复运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淀粉样蛋白(SAA)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3个月后预后不良的4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预后不良组,另取同期于光山县人民医院接受溶栓治疗3个月后预后良好的4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纳入预后良好组.检测患者入院时的血清IL-1β及SAA水平,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IL-1β及SAA水平对ACI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IL-1β、S
目的 分析近4 a河南省中医院临床分离的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和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HA-MRSA)的耐药性和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携带情况的差异,为临床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合理用药提供实验数据支撑.方法 采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实验室MRSA的标本来源和药敏结果,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紫外透射凝胶成像技术进行MRSA临床分离株PVL基因的检测
目的 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对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修复的软硬组织的影响.方法 纳入口腔卫生状况良好、全身系统健康的40例接受上颌单颗前牙种植修复的患者,通过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在植入种植体后于种植体上放置PRF膜,对照组在种植体植入后接受常规处理.在术中(种植体植入后)、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估,观察种植体周围硬组织和软组织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所有种植体均保持骨结合.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变化小于对照组(P0.05)
目的 分析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周口永善医院的3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宫腔镜术前,检测所有患者血清TGF-β1、VEGF水平,并在术后进行6个月的跟踪随访,记录宫腔镜术后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并分析血清TGF-β1、VEGF水平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宫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结果 64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有15例复发,占比为23.44%(15/64);复发组血清TG
目的 报道伴正常血钾的周期麻痹性副肌强直(PPP)一家系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对一PPP家系的3代成员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收集患者的病史、临床特点.检查先证者发作期的电解质、血糖、甲状腺功能、肌电图、心电图,并对先证者、其他患者和先证者母亲(未患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 该家系3代18名成员中有6名发病,男女均有累及,其中4名患者完成所有检查.家系中患者多于幼年起病,冬夏均有发作,表现为肌强直伴肌无力,或单纯肌无力、肌强直.运动后休息、饥饿、劳累、受凉等易诱发肌无力,以下肢多见;冷刺激诱发肌强直,受累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UCC)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UC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患者应对方式.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早期UCC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早期UCC患者,经SCSQ量表评估,采取消极应对方式47例.消极应对组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患者占比高于积极应对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低于积极应对组,社会影响量表评分高于积极应对组,差
目的 分析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的临床特点,以及原发性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诊断为D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均有明确的用药史,用药14 d~2 a后出现帕金森综合征表现,19例双侧肢体起病,2例单侧起病.临床表现以行动迟缓、肌强直和震颤为主,部分患者合并迟发性运动障碍、静坐不能或肌张力障碍.停用相关药物并予以对症治疗后,多数患者症状缓解,但少数患者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DIP的临床特点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类似,但不尽相同.DIP最好的治疗是预防,尽管多数患者预
目的 探讨血清胎盘生长因子(PLGF)、胱抑素C(Cys C)在早发型子痫前期(EOPE)患者中的表达,并分析二者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虞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8例EOP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妊娠晚期采用B超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PPROM发生情况,并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于EOPE确诊时检测患者血清PLGF、Cys C水平;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血清PLGF、Cys C水平对EOPE患者发生PPROM的影响.结果 168例EOPE患者中
目的 探讨Rh血型D、C抗原的分布,并分析其在临床输血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75例拟输血患者,均接受Rh血型鉴定,根据输血制品与患者血型相符情况进行分组,其中39例ABO血型、RhD血型、RhC血型均与输血制品相符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36例ABO血型、RhD血型与输血制品相符合,RhC血型与输血制品不相符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Rh血型D、C抗原检测结果及抗体筛查结果,并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75例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FNF)患者内固定术后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4月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接受内固定术治疗的老年FNF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1周时,采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评估所有患者正念水平;记录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分析老年FNF患者内固定术后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评估,87例老年FNF患者固定术后正念水平较好39例,占比44.83%(39/87),正念水平中等、较差共48例,占比55.17%(48/87);正念水平中等、较差的患者慢性病数量多于正念水平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