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L系统适应性模式浅论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o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CSCL系统研究对于协作学习有着关键作用。适应性模式作为其典型代表,是对适应性协作支持系统运行中不同内容的总结和建模。对其所涉及领域、自身特点、激活条件等的分析有助于教学设计者和教师更全面地了解适应性支持的运行特点,提高设计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CSCL系统   适应性协作支持   适应性模式
  本文试图对协作学习中的主要适应性模式(即对原始设计的调整方式)进行大致梳理。“适应性模式”是CSCL(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系统与适应性特征相结合而产生的概念架构,是有明确教学目标的适应性过程,是协作学习活动的自启动过程,提出了一整套行为规则。
  为了发现和评估CSCL系统中关键的适应性模式,本文进行了两个脚本化协作活动实验,一个是以Moodle为平台的金字塔式活动;另一个是以LAMS为平台的二人小组活动。
  脚本化协作与适应性支持
  CSCL研究目前关注协作脚本的形式化问题,重点是开发基于计算机和Web的脚本化协作学习环境。但对CSCL脚本编制的质疑主要是指责其缺乏灵活性和协作活动过度脚本化[1]。这就引出了本文关于CSCL系统如何能为学生和小组提供适应性支持的问题。
  适应性模式
  CSCL系统设计涉及大量的建模参数和适应规则,开发难度较大。本文将其中的适应性模式作为研究突破口。CSCL系统就是要对教师教学干预行为进行模拟和建模,为学生提供适应性支持。
  那么,关键就是如何发现协作活动中具有教学价值的适应性模式,本文提出协作支持的适应性设计方法,重点是实施并评估已知适应性模式,发现新的适应性模式。整个设计方法涉及三种过程:从上到下的过程,将预设的适应性模式融入教学脚本;从下到上的过程,在脚本运行进程中,发现新的适应性模式;评估过程,评估适应性模式在前两个过程中的作用。
   图1 适应性模式的迭代循环阶段
  适应性支持的实验
  为建构适应性支持的模式,笔者进行了两个实验。
  实验1:金字塔式脚本协作实验。
  1.总体设计
  选择12名本科生,使用Moodle进行基于金字塔式协作脚本的学习活动。该实验时间为两周,主题是“大学英语在线学习价值”。
  2.学生情况调查
  通过学生情况调查,将其分别划分为新手、熟手和高手三个层次,选取6名新手、4名熟手和2名高手,以便于在执行阶段进行分组。
  3.执行阶段
  (1)阶段1(个人学习,3天)。
  每个学生都从教师提供的案例中选择不同个案进行学习,并提交个人分析报告。
  (2)阶段2(小组工作,5天)。
  根据学生情况调查,建立6个2人组,其中3个异构(新手—高手;新手—熟手;熟手—高手),3个同构(2个新手小组和1个熟手小组)。
  每个成员都要介绍第一阶段所学案例。每个小组也要针对一系列预设问题,提交一份小组报告。此阶段由一个微脚本提供支持,要求各小组成员轮流承担作者和评议者的角色。
  (3)阶段3(大组活动,5天)。
  将6个2人小组平均分配,重新组成2个6人大组,在两个大组中指定一名高手作为协调者。大组任务是开展在线异步讨论(使用Moodle论坛),就大学英语在线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4)阶段4(分组活动总结)。
  教师在课堂中询问完成情况,讨论报告的内容和质量以及脚本化协作活动的质量。
  4.评估
  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的关注点是:同伴协作的倾向,协作过程细节,学生对协作的看法,学生对搭档的理解和评价。最后通过小组报告评估小组表现。
  实验2:同伴交互评议脚本协作实验。
  1.总体设计
  选择36名本科生,使用同伴交互评议脚本,开展LAMS中的在线协作,主题是“大学英语在线学习”。
  2.学生情况调查
  学生情况调查与实验1调查相同,从每个层次各选取12名学生。
  3.执行阶段
  (1)阶段1(个人学习,1周)。
  教师向所有学生提供同样的大学英语学习材料。学生进行一周的学习。
  (2)阶段2(协作活动,3小时)。
  建立18个中度异构的2人组,分为适应组和对照组。小组成员使用LAMS基于文本的聊天工具,就材料中的3个开放性问题展开讨论并形成答案。
  4.评估
  整个活动的评估是基于一个后测问卷、一个态度问卷和学生访谈。后测问卷关注的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相关领域知识的增加和单独回答开放性问题的能力。态度问卷关注的是学生对于适应性提示、同伴评议微脚本和整个学习经历三方面的态度。最后,对所有参与学生都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关注学生如何看待整个活动提示的作用、学习环境的可用性、效率和工作负担。
  适应性模式的总结分析
  笔者总结了两个实验中出现的适应性模式。其中3个是预设的(从上到下的过程),另外3个是通过学生访谈和实验2的后测分析而发现的(从下到上的过程)。
  1.预设的适应性模式(从上到下的过程)
  模式1:小组异构性。
  核心观点:根据学生情况调查建立中度异构小组。
  激活条件:当学生需要进行小组(2-3人)活动时。
  建模内容:(1)学生的先前领域知识;(2)小组构成。
  适应目标:中度异构小组的建立。
  发现:   实验1:从学生访谈中发现,两个中度异构小组出现丰富的互动,其成员认为整个过程的效率非常高。而高度异构组的交流存在很大问题。两人都认为对方毫无帮助。
  模式2:指派协调者。
  核心观点:向3人及以上小组指派合适的协调者,能够使小组协作更高效。[2]
  激活条件:(1)小组人数为3人及以上;(2)至少一名小组成员必须有相对丰富的协作学习经历,才能成为协调者。
  建模内容:(1)学生的协作学习经历;(2)小组构成。
  适应目标:小组搭档的角色。指派协调者,并说明活动原则。
  发现:
  实验1:所有参与者都认可了协调者的作用。但2名协调者发现其角色难度很大,要求教师在一开始就提供具体的指导原则。
  模式3:协作中的适应性提示。
  核心观点:在协作中给予学生适应性提示能够改善同伴互动、信息处理以及学习效果。
  激活条件:实时协作。
  建模内容:(1)同伴互动(学生对话);(2)协作活动本身(活动模型)和教学领域(领域模型);(3)协作提示或目标领域知识提示。
  适应目标:通过提示,支持和引导学生协作。
  发现:
  实验2: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获得适应性提示的实验组的学习效果更好。态度问卷和学生访谈也表明,适应性提示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完成任务(即开放性问题)。
  2.在活动中出现的适应模式(从下到上的过程)
  模式4:学习材料的难度选择。
  核心观点:帮助和引导新手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激活条件:当学生需要选择学习材料时。
  建模内容:(1)学生的先前领域知识;(2)材料来源;(3)小组构成。
  适应目标:为学生特别是新手学生,提供难度适当的学习材料。
  发现:
  研究1:从学生的访谈可以明显发现,高手学生倾向于花较多时间来寻找合适的案例。新手学生倾向于用最便捷的方式选择案例,都是个人最熟悉的案例。
  模式5:对高手学生的促进。
  核心观点:让高手学生参与小组任务难度调整,并提高其任务难度。
  激活条件:当小组里只有一名高手学生时。
  建构内容:(1)先前领域知识;(2)小组构成;(3)学习材料、任务的特点,如难度。
  适应目标:高手学生任务难度的调整,以提高学习效率。
  发现:
  实验1:在该实验的第二个执行阶段中发现,高手学生对任务兴趣不大。
  模式6:增加对新手组的支持。
  核心观点:同构小组尤其是全部新手时,会存在协作问题。所以,就要为这些小组提供更多的支持。
  激活条件:当小组成员全是新手时。
  建模内容:(1)先前领域知识;(2)小组构成;(3)小组支持。
  适应目标:(1)提供关于协作任务进程的更详细指导;(2)调整新手任务的难度;(3)调整学习材料的层次。
  发现:
  实验1:本实验建立了2个新手2人组。这两组最终成果的质量是最差的。
  上述适应性模式总结为表1。
  讨论
  本文所发现的适应性模式,融合了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过程(见表1)。
  表1 适应性模式和对建模的不同需求
  表1中,最常见的建模内容是小组构成和学生的先前领域知识。前者可以作为适应性干预的基础;而后者是适应性系统中最重要的学习者特征。与学习者特征密切相关的是资源(学习材料)的建模。
  同时,通过对一些内容的建模(比如学生领域知识、小组构成、组内人数和学习资源),可以执行特定的适应性系统干预。[3]当这些模块融入CSCL活动设计时,就可能通过适应性特征使系统更为丰富。这才是看似琐碎的教学设计方法研究的根本所在,研究方法正是为了超越方法。
  参考文献:
  [1]Dillenbourg,P.& Jermann, P.Designing integrative scripts [C].In F.Fischer,I.Kollar, H. Mandl, & J.Haake (Eds.), Scripting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 New York: Springer,2007:p275–301.
  [2]沈映珊、李克东:《CSCL中的协作角色分析与其本体建构》,《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第5期,第16-21页。
  [3]Brusilovsky,P.& Millán,E.User models for adaptive hypermedia and adaptive educational systems[A].In Brusilovsky,P.,Kobsa,A.,&Neidl,W.(Eds.),The adaptive web:Methods and strategies of web personalization.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C].Berlin:Springer,2007:3-53.
  作者单位:西安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西安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规模、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成员的报酬对于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起着显著的约束作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部分分离的治理形式,并不是影响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
民间金融是与官方金融相对应的概念,泛指个体、家庭、企业之间通过绕开官方正式金融体系而直接进行金融交易的行为,如民间借贷、资金互助会、地下钱庄。由于是非法存在的,通常称
摘要: 随着手机普及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加重,手机的安全性问题变得愈加突出.根据Android安装包(APK)文件的权限调用和Android系统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调用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API拦截技术的检测恶意代码的动态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并报告Android系统中的恶意代码.  关键词: Android;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 恶意代码; 动态检测
文章简要回顾了建构主义理论发展概况,简析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四大要素,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和需求相结合,提出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建构主义理论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其相关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当的课程改革路径与方法。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与积累;强化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哲学解读意识。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互通式立交桥的道路安全问题目益受到关注.文中以京津塘高速公路马驹桥互通式立交桥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区域道路、交通以及事故统计数据,从立交形式、匝道
本文介绍了将神经网络与模糊控制引入pid控制,利用被控量偏差及偏差的变化率作为输入量,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调整pid参数,并且加入系统预测环节,使得整个供水系统始终工作在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可划分为美英模式、德日模式、亚洲家族模式和转型经济治理模式。发达国家银行业的公司治理实践表明,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是美英模式和德
并联机床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加工中心,但它所能发挥的性能仍受到现有机构计算理论、测量及标定方法的限制.目前已有的正向求解方法,由于非线性的影响,有求解过程复杂和多解的问题
主权财富基金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不可忽略的力量,但大多说主权财富基金的透明度却非常低是不争的事实,并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安全以及母国资金保全的诟病。但透明度低并非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