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将被海洋“吃掉”

来源 :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4月14日夜晚,北大西洋上风平浪静,突然一声巨响,一艘豪华邮轮毫无征兆地撞上了一座冰山。
  这艘邮轮长约269米,最大宽度约28米,高约32米,是个超级大的家伙。起初人们并没意识到自己遇到的危险,随着船内大量进水,船体渐渐倾斜,人们才慌作一团。不到两个小时,这艘巨大的邮轮就裂成了两段,沉入海底,导致船上1500多人死亡。这艘邮轮就是大名鼎鼎的泰坦尼克号,曾经号称“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永不沉没的邮轮”,但却在首次航行时沉没,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沉没的邮轮。

被海洋蚕食的沉船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消息一传出,许多遇难者的家属都愿意出钱、出力,希望能找到沉船,带他们的亲属回家。但是以当时的技术,人们无法在茫茫大西洋中找到沉船的位置。时隔73年,一支由美国科学家罗伯特·巴拉德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北大西洋执行一项军事任务——帮助美军寻找沉没的核潜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位于纽芬兰海岸东南部约600千米的海底似乎有一个庞然大物。经过仔细辨认,他们惊喜地发现,那居然是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沉船被发现,无疑是一个大事,一方面在人们心中有许多疑问,比如这艘被认为非常坚固的巨轮为何那么容易就沉没了、船是如何沉没的等;另一方面,当时船上的许多乘客非富即贵,随船沉入海底的可能有许多值钱的宝贝。自被发现以来,科学家、探险者对沉船进行过多次考察,大部分疑问已经解开,人们也从沉船中打捞上来了许多宝贝,但是唯独没能把船打捞上来。
  而从它沉入海底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被海洋“蚕食”着。当科学家们在海底见到泰坦尼克号时,它深陷在海底粘稠的沉积物中,就像海床张开大口咬住了它一样。沉船的船体已经严重损毁,沉船上的许多物品散落在海床上,可以想象当时船沉没时的惨状。

将要消失的泰坦尼克号


  起初,人们认为,沉船的地点海水温度低,又是在几千米的海底,那里低氧、高压,又没有阳光,或许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沉船的保存。然而科学家发现,在几十年间,海洋生物已经攻占了这艘沉船,船周围和船身上生物多样性堪比热带雨林。1991年,科学家们在泰坦尼克号沉船及周围发现了28种动物,其中一些动物在其他地方从未被发现过,在之后的探索中,还发现了多种新物种。这些动物以沉船为避难所,同时它们也在改造沉船的环境,船内的木制结构被海底软体动物啃食,而巨大的水压也加速了沉船的腐坏。2010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亨丽埃塔·曼恩在研究从沉船上采集的铁锈样本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嗜极细菌——嗜盐单胞菌,并证明这种细菌正在加速吞噬船体。
  海洋以及海洋生物正在“吃”这艘沉船!
  自2005年之后,人们再没“拜访”过泰坦尼克号,到了2019年8月,一支探险队驾驶载人潜水器潜入冰冷的北大西洋,再次来到这艘传奇沉船的面前。让探险队员们想不到的是,14年过去了,泰坦尼克号已经变得非常脆弱,船身上长着大量生物、布满形如冰柱的铁锈,这正是嗜盐单胞菌等微生物的杰作。这些微生物附着在船体上,消耗船体的铁,将其氧化并留下铁锈微粒。船身的铁制船壳,以及船内的许多铁制部件都已经遍布铁锈,1985年,第一次被发现时还保存较为完好的船身都已经开始坍塌,曾经清晰可辨的瞭望塔等也已轮廓模糊。据计算,沉船上的这些微生物每天能将大约180千克铁变成铁锈,按照这样的速度,不到30年,沉船将变得难以辨认,到那时可能只有像由锰青铜制成的螺旋桨这样不易腐蚀的部件能保存下来。
  而泰坦尼克号不仅受到海洋生物的蚕食,还要承受洋流的冲刷。沉船的西北部海流活跃,不断冲击沉船,扩大沉船上的裂缝,加快了船体的分解速度。在海洋及海洋生物的作用下,泰坦尼克号难逃被“吃掉”的命运。

奇思妙想能否救泰坦尼克号?


  既然海底的环境不适合保存沉船,那么,我们能把泰坦尼克号打捞起来,加以保护吗?
  泰坦尼克号沉船的位置在3700千米的海底,那里的压力极大,因此传统打捞方式无法完成任务。于是,许多水下打捞专家提出了他们的奇思妙想。
  一位名叫卡尔·克罗耶的丹麦工程师曾用2700万个塑料球将1964年沉没的船只带到了海面。于是一些专家提出可以效仿这一成功案例,通过增加泰坦尼克号的浮力,使它浮出海面。但是这种方法似乎不能在泰坦尼克号身上重复。原因之一是,泰坦尼克号的位置太深,受到巨大的压力作用,塑料球会被压扁,并且船身已经严重腐蚀,即使真的能上浮,船也会在这个过程中碎裂;原因之二是成功案例中浮起的船比泰坦尼克号小的得多,即使塑料球真的能让沉船浮起,要将足以让泰坦尼克号浮起的塑料球运到海底,那也是一个大工程。

  而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泰坦尼克号现在的状况已经不适合打捞,打捞的过程只会加速船体的分解。
  无法打捞,那么给船身一个保护层,延长它的寿命是否可行?
  2012年,泰坦尼克号的发现者罗伯特·巴拉德曾提出一个翻新沉船的计划——先清除船体上的铁锈,再重新涂上一层新油漆,这样可以减缓沉船被腐蚀的速度。尽管翻新一艘100多年前沉没于3700米深的海底的沉船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巴拉德认为现有的技术和设备足以完成这项任务,先用特殊的水下机器人将船体上的锈迹清除,再用水下专用油漆重新为船体粉刷。
  不过,由于没有获得拥有泰坦尼克号唯一打捞权的普利尔公司的支持,因此这个计划并未实施。
  一百多年过去了,泰坦尼克号原先富丽堂皇的模样已经不复存在,它已经成为了深海生物的乐园。几十年之后,它可能会变成海洋景观的一部分。而它的消失对于水下考古学家来说是一个损失,毕竟沉船本身是目前唯一仍存在的海难的“目击者”,通过对沉船的研究,不仅可以找到灾难发生的原因,还原当时的情况,也可以为后来者积累深海考古的经验和技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没有任何阻止泰坦尼克号消失的措施在實施。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介绍了基于冰箱用聚氨酯硬泡中催化剂的相关问题,首先对基于冰箱用聚氨酯硬泡催化剂性能评估的试验方法进行初步讨论,然后从基于反应特性评估工艺特性以及泡沫流动性评估这两个方面着手,对基于冰箱用聚氨酯硬泡催化剂性能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冰箱;聚氨酯硬泡;催化剂  1试验方法  在冰箱用聚氨酯硬泡塑料发泡过程中,所采取发泡方法以一步法为主,冷冻设备大型腔体结构内泡沫分布的均
期刊
航母被称为“海上移动的飞机场”,供飞机起飞、降落和停放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在平时,大部分的舰载机都停在机库里。等到训练、演习甚至作战的时候,舰载机才被升到甲板上。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飞,完成任务后就会飞回航母进行修整,补充燃油和弹药等。然而,在航母上起降飞机,其实是一件难度相当大的事情。航空母舰上的飞机起降都是难度最大的舰载机和航母甲板的变迁  全世界目前约有22艘航母,这个数字和人类航母数量的高峰时期
期刊
摘要: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一直以来在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存在颇多争议。从比较法角度看,无论是英美法系或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已逐步突破传统民法观念的桎梏,在一定范围内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予以了承认。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追求精神上利益或以精神之享受、愉悦为主要内容的合同日益增多,我国应当充分借鉴域外立法例和判例,综合已有学说和判例,建构起体系完备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关键词: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比较法;
期刊
航母——海上移动的飞机场  所谓“攻”,就是打击对手。在战争中,如果一方的“拳头”离对手越近,那么这一方占有的优势就越大。反之,如果“拳头”离对手很远,就可能打不到对手,在对抗中处于下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即使是相距非常远的两个国家,也可能会存在利益纠纷。所以如今的国家,尤其是大国,都想具有远程跨洋打击的能力。  远洋海军具有在全球各大海域游弋的能力,但是船上不了岸;空军虽然具有深入大洲腹部打击的
期刊
一些蜘蛛是丛林里的伏击手,但它们既不结网,也不单单靠动作敏捷来制胜。它们潜伏在花朵上,通过反射紫外线,来引诱昆虫。这就是蟹蛛。  蟹蛛是蜘蛛的一种,它不仅形状像蟹,而且还能像螃蟹那样横行或倒退。  一位巴西生态学家分析了从澳大利亚、欧洲和马来西亚收集来的68种蟹蛛。他发现,有很多种蟹蛛已经进化出在花朵上“做文章”的狩猎策略。  其中一項策略是,居住在花朵上的蟹蛛比那些不居住在花朵上的蟹蛛,能反射更
期刊
台风和海啸能掀翻航母吗?  我们知道,船最害怕的是大风、大浪。而航母作为最大的军舰,体积巨大。尤其是中型以上的航母,其甲板宽度超过70米,长度超过300米,排水量超过了5万吨。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会害怕能掀起大风、大浪的台风和海啸吗?  首先来看看航母抗台风的情况。一般来说,排水量为 5000~8000吨级别的军舰,基本上能抵御的8~10级台风,而排水量为万吨级别的军舰,勉强能抵抗12级的台风。有人
期刊
据估计,宇宙中占物质总质量84%以上的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叫暗物质。由于暗物质几乎不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所以很难探测组成它的粒子是什么。最近几年,天文学家捕捉暗物质粒子的结果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也已经解决了关于暗物质是“冷”是“热”的问题。那么,在不见实物粒子,几乎对它的性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呢?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发现  上世纪下半叶,宇宙学
期刊
传说,在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地区的一片偏远的森林中,有一个诡异的地方,那里大型动物从不靠近,一旦靠近将可能发生可怕的事情。曾经就有一个猎人追赶一头鹿来到那个地方,他在那里追上了鹿,并一枪打死了它,但是随后发生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他居然用猎枪自杀了!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而据说类似的事还曾发生过多次。当地人相信,这个地方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作祟。  这个地方不仅有可怕的传说,而且它看起来与其他任何地方的
期刊
在接下来的100年里,冥王星上可能会有强烈的霜冻。因为这颗矮行星上的大气层目前已达到最厚,此后将逐渐萎缩。  冥王星稀薄的大气层最早是在1985年发现的,当时天文学家观察到冥王星从一颗遥远恒星前面穿过,部分地遮住了恒星的光芒,这一现象被称为“凌星”。从那时起,冥王星的大约十几次凌星被天文学家用来研究它的大气层。他们发现,在过去的30年里,冥王星的大气层在逐渐增厚。  造成增厚的原因是,冥王星在其绕
期刊
动物的本性是自私的吗?  自私的行为在动物界无时无刻不存在:狡猾的杜鹃不搭窝而是把蛋下到别的鸟的窝里,杜鹃幼鸟孵化后为了独享食物,狠心的把其他幼鸟推出鸟窝摔死;刚刚产下幼崽的羚羊妈妈在天敌靠近时,会毫不犹豫地抛下新生的幼崽独自逃走;雌螳螂和雄螳螂交配后,雌螳螂为了获取更多营养,会把雄螳螂吃掉;成为新首领的雄狮为了尽快和雌狮交配,会把上一只首领遗留的幼崽全部咬死……  种种迹象表明:动物的本性是自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