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无限的,而知识是有限的。”在孩子的眼里,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一旦把它释放出来,会给我们一次次惊喜。古今中外人士也一直强调想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形容想象甚至到了“人类没想象,就如同鸟儿失去了翅膀”的程度。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同时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想象的乐土。那么如何让孩子们乐于想、敢于想、勤于想呢?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释放学生想象的翅膀,他们一定会挥洒出一片灿烂的天空。
  
  一、让孩子们在朗读中想象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堂朗读少,试问:读得少的学生怎么去理解文章,怎么才能读出感情,怎么才能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学生没有读过课文,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当然老师可以范读让学生模仿,但如果没有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他们即使可以模仿老师,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又能真正理解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应注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學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都可能不同,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每个人的看法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已,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享受呢?
  
  二、让学生在质疑中想象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可知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想象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
  现在新课改的精神——“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学到《田忌赛马》一课时,我用1-6的扑克牌让学生给田忌和齐威王分马,刚开始有的学生把1-3分给了齐威王,面对学生们不同的分法,我问学生:“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来仔细读一读课文,认真思考思考。”在反复阅读理解过程中,在小组同学共同探究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于是1、3、5分给了齐王,2、4、6分给了田忌。我再让学生演示他们第二次比赛的经过时,学生拿出扑克牌清清楚楚地展示了赛马的过程。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的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
  
  三、让学生在综合学习中想象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的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
  综合性学习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尽情地放手,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自主查找资料、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于是,在展示活动成果时,形式多样的相声、小品、辩论会等展现在师生面前。丰富的内容,独到的见解,精彩的表演,流利的口才……无一不让人感到惊讶!别“牵”着他,该放手时就放手。在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综合性学习又给学生的想象开辟了一方乐土!
  “想象是创造之母”,只要我们在课堂上,从多角度训练中注重让学生多开动脑筋、勤于思考,才能放飞学生的想象,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一方自由发展、自由想象的天空。
其他文献
每周一次的周五业务学习又照例开始了,学习的内容是《漫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会风一向良好的十小,今天会议室中却又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音符:音乐教师趴桌小憩,美术教师在笔记本后面漫无目的的勾画,体育教师先是窃窃私语,继而组长率先离座而去……反常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什么原因使这么多的教师对培训学习如此怠倦,漫不经心呢?  会后我分别请来了“倦学”比较突出的音、体、美三个组的组长,体育组长张老师直言不讳: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全面进入了新中考。纵观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语文的学科特点日益突出,区域性特色不断增强,可谓百花齐放,纷彩异呈。跟踪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的一些特点与趋势。其中,作文的比重逐渐加大,几乎占据了语文试题的“半壁江山”。作文命题的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之外,新兴的话题作文、选题作文等作文
目的分析放化疗配合保肛术治疗低位中晚期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低位中晚期直肠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
一、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中国传统的道德理解是指人的行为规范和个人的品行修养,它渗透到具体的职业活动中,就表现为带有某种职业特征的职业道德。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社会、集体及职业工作关系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
目的 探究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12月~2019年3月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5例,将其分组为A组(n=43例)和B组(n=42例),其中对B组实施X线检
目的分析比较还原型谷胱甘肽与硫普罗宁治疗药源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药源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