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儿应激性高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组分变化的关系分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070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应激状态时,危重症患儿血糖水平变化与疾病危重程度、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水平、血清真胰岛素(TI)水平变化的关系。

方法

在PICU病房及呼吸科普通病房选取58例患儿入组,分别为PICU组(42例)及普通组(16例)。PICU组患儿根据血糖检测结果分为高血糖组(20例)及非高血糖组(22例),并进行小儿危重评分。所有入选患儿检测血清IRI、TI、C肽及血糖。

结果

高血糖组患儿入院时危重评分[(74.80±8.07)分]明显低于非高血糖组[(84.36±9.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4,P<0.05)。且高血糖组病死率(45.0%,9/20例)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13.6%,3/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P<0.05)。入院时高血糖组患儿血清IRI、TI、C肽均显著高于非高血糖组及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6.90、61.25、45.89,P均<0.05)。入院时高血糖组患儿TI/IRI显著低于非高血糖组及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4,P<0.05)。高血糖组患儿入院48 h TI、C肽及TI/IRI值较入院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1、2.087、2.014,P均<0.05)。

结论

危重症患儿存在应激性高血糖及血清胰岛素组分的变化,血清TI绝对水平和比例下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阶段不同时间点、不同方法骨髓检查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04年2月至2013年1月收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268例初治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化疗第8天、第15天骨髓形态学不同缓解情况分为M1、M2、M3 3组,比较组间的预后。根据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预后判断的不同临界值将诱导化疗第15天、诱导化疗结束后MRD不同水平的患儿分为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鱼鳞病共患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NS)患儿临床表现的分析,认识原发性鱼鳞病并肾脏损害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患儿临床表现、肾脏病理及治疗经过,并检索相关文献,进一步分析思考鱼鳞病并肾脏损害的机制。结果2例患儿,男性和女性各1例,年龄分别为12岁和10岁,肾脏病变病史均为4个月。临床均表现为生后即出现鱼鳞病表现,原发激素抵抗型NS,行肾脏病理检查均提示为不典型膜性肾病。此外还具
目的探讨异戊酸血症(IVA)患儿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以及异戊酰辅酶A脱氢酶(IVD)基因突变情况,以提高认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病。方法分析2例IVA同胞患儿的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并对患儿及双亲IVD基因12个外显子及内含子进行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基因突变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2例同胞患儿均诊断为IVA,哥哥新生儿期急性起病,伴高氨血症,低钙血症,全血细胞减少;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运动、认知及言语发育情况,为指导CHD患儿的功能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岁以下113例CHD患儿,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测定其粗大运动功能、精细运动功能,应用Gesell测定其认知及言语能。应用粗大运动发育商(GMQ)、精细运动发育商(FMQ)、总体运动发育商(TMQ)、适应性发育商(适应性DQ)、言语发育商(言语DQ)、个人社交发育商(个
期刊
性早熟是临床常见的儿童内分泌疾病,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营养结构、遗传、地域及环境因素被认为与性早熟发病关系密切。近年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性早熟发生的相关性正日益受到关注,其中,玉米赤霉烯酮可广泛污染食物、牛奶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以其雌激素效应的生物特性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产生干扰作用,是诱发性早熟发病的原因之一。对此进行研究可为实施早期干预、预防性早熟的发生、发展提供科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在儿童频复发肾病综合征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频复发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减至隔日1.5~2.0 mg/kg时复发,用多种免疫抑制剂效果欠佳)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患儿停用原免疫抑制药物;激素改为足量应用,尿蛋白转阴后5 d开始改为隔日2 mg/kg,以后每2周减5 mg,减至小剂量(隔日<0.5 mg/kg)或停药;同时予RTX 375 mg
目的研究含有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2395(CpG ODN2395)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肝炎新生小鼠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SPF级BALB/c新生小鼠,按窝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腹腔注射9 g/L盐水20×10-6 L隔日1次;病毒组:腹腔注射MCMV(病毒致半数细胞感染量TCID50=108.31/L)20×10-6 L 1次,从接种MCMV当日起隔日腹腔注射9
IgA血管炎(IgA vasculitis,IgAV)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免疫病理均显示为IgA沉积,且IgA1分子糖基化异常是其共同主要的发病机制。因此,究竟两者是不是同一种疾病,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现就病因、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发病机制及预后等方面来分析二者异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