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试题分析

来源 :广东教育·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yi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通常可以从基本概念、离子反应、基础实验、电化学以及综合运用(包括计算)等几个方面分别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规律,灵活应用,形成能力。下面精选2011年全国部分地区高考试题予以分析。
   一、基本概念及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的判断是本专题的基本考点,而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还是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比如水处理技术等。
   例1.(2011·上海高考,18)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2+SO2+2H2O=H2SO4+2HBr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A. 2Na2O2+2H2O=4NaOH+O2↑
  B. 4Fe(OH)2+O2+2H2O=4Fe(OH)3
   C. 2F2+2H2O=4HF+O2
  D.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这是一道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题。考察的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辨析,难度不大。反应Br2+SO2+2H2O=H2SO4+2HBr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A项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B项中水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C项中水作还原剂;D项中水作氧化剂。
   答案:CD
   例2. (2011·上海高考,5)高铁酸钾( K2FeO4)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处理剂,它的性质和作用是
   A. 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还原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B. 有强还原性,可消毒杀菌,氧化产物能吸附水中杂质
   C. 有强氧化性,能吸附水中杂质,还原产物能消毒杀菌
   D. 有强还原性,能吸附水中杂质,氧化产物能消毒杀菌
   解析:考虑元素的价态对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影响,并且要区分水的消毒与净化。高铁酸钾( K2FeO4)中Fe的化合价是+6价,具有强氧化性,其还原产物Fe3+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吸附水中杂质。
  答案:A
  二、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问题几乎年年必考,而且比较稳定。通过分析今年的几份试题 ,我们不难发现,在复习时难度不宜加大,基础的练习才是我们制胜的法宝,基础性的氧化还原反应类型中的离子共存考查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辨析非常重要。
  例3.(2011·安徽理综,8)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饱和氯水中 Cl-、NO-3、Na+、SO2-3
  B. c(H+)=1.0×10-13 mol·L-1 C6H5O-、K+、SO2-4、Br-
  C. Na2S溶液中 SO2-4、K+、Cl-、Cu2+
  D. pH=12的溶液中 NO-3、I-、Na+、Al3+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离子反应等知识。A 项氯水会氧化SO2-3;B项在碱性环境下各离子可以共存;C 项会生成CuS沉淀;D 项Al3+不能存在于碱性环境。
  答案:B
  例4.(2011·江苏理综,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2-4
  B. 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 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 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硝酸的氧化性、亚铁离子还原性,A项错误;甲基橙呈红色水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AlO2-不能在其中共存,B项错误;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有强酸碱性两种可能,在酸性条件下CO32-不能大量共存;C项是碱性条件,离子能大量共存,因此正确。
  答案:C
  例5.(2011·全国卷理综,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Fe2++H2S↑
  B. 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2-3+H2O
  C. 少量S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C6H5O-+SO2+H2O=C6H5OH+HSO-3
  D. 大理石溶于醋酸中: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解析:A项中硝酸有强氧化性,-2价的硫被氧化,不能生成H2S。B项中漏掉了NH+4与OH-的反应。C项中应生成SO32-。D 项CaCO3中不溶于水,CH3COOH为弱酸,正确。
  答案:D
   三、基础实验
   选择题形式的基础实验也是高考的常见题型,这部分涉及到基本的实验操作和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以及检验,而考查点一般是离不开氧化还原反应的。这些内容正是我们要回归教材的内容之一,需要在复习的时候注意认真梳理。
  例6.(2011·四川理综,11)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向Fe(NO3)2溶液中加入H2SO4,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产生的NO在管口生成NO2呈现红色,而不是HNO3分解产生NO2,故A项错;应加入碱将水解后的淀粉溶液调节成碱性,才可以产生红色沉淀,故B项错;乙醇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乙烯的过程中,会有少量的SO2产生,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项错;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由于产生的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会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故D项正确。
   答案:D
   例7.(2011·安徽理综,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实验以及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A 项,在硝酸与铁的氧化还原反应中,产物铁是什么价态,与量有关系,铁粉过量应该生成Fe2+,不会有红色出现;B 项AgCl溶解度比Agl大;C 项Al箔插入浓HNO3中才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钝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四、电化学
  电化学的考查要点还是基本的原理、金属的腐蚀及防腐的方法,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着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的方式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
   例8.(2011·海南化学,6.)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H2+2OH--2e-=2H2O;
  NiO(OH)+H2O+e-=Ni(OH)2+OH-
  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 H2O的还原 B. NiO(OH)的还原
   C. H2的氧化 D. NiO(OH) 2的氧化
   解析:考查二次电池中的氧化还原问题。由题中给出的电极反应可判断出做原电池时,H2是还原剂被氧化、NiO(OH)是氧化剂被还原,则充电时H2是还原产物、NiO(OH)是氧化产物,与正极相连的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NiO(OH) 的氧化”正确。
   答案:D
   例9.(2011·浙江理综,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 Cu2+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等方面知识。试题创设了一个钢铁腐蚀情景,让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a)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 = Fe2+ (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4OH― (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
  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由于Fe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Fe 仍为负极,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D项错误;
  根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的规律,Cl-应由b区向a区迁移,A 项错误;故B 项正确。
   答案:B
  五、综合应用
   氧化还原作为一道单独的大题来考查,除了考查基本的的概念和规律,还有的就是综合计算和电化学的结合考查,考查的点多、面广,综合要求较高。氧化还原计算更是考查的重点,这也是广东考纲2011年与2010年相比,唯一的新增考点,在2012年的复习中尤其注意把握。
   例10.(2011·上海24)雄黄(As4S4)和雌黄(As2S3)是提取砷的主要矿物原料,二者在自然界中共生。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 As2S3和SnCl2在盐酸中反应转化为As4S4和SnCl2并放出H2S气体。若As2S3和SnCl2正好完全反应,As2S3和Sn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反应产生的气体可用 吸收。
  (3) As2S3和HNO3有如下反应:As2S3+ 10H++ 10NO-3=2H3AsO4+ 3S+10NO2↑+ 2H2O 若生成2mol H3AsO4,则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一原电池,则NO2应该在
   (填“正极”或“负极”)附近逸出。
   (4)若反应产物NO2与11.2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用水吸收全部转化成浓HNO3,然后与过量的碳反应,所产生的CO2的量 (选填编号)。
  a. 小于0.5 mol b. 等于0.5 mol
  c. 大于0.5mol d. 无法确定
  解析:(1)根据电子得失守恒知1molAs2S3作氧化剂得到2mol电子,而1molSnCl2作还原剂失去2mol电子,所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2)H2S是还原性气体可用碱液吸收或硫酸铜溶液吸收;(3)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的个数是2×(5-3)+3×(0+2)=10。NO2属于还原产物,在正极生成;(4)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CO2的量是0.5mol×4/4=0.5mol,但考虑到随着反应到进行,硝酸的浓度会降低而稀硝酸不与碳反应。
  答案:(1)1:1 (2)As2S3 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3)10mol 正极(4)a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
   责任编校 李平安
其他文献
目的本实验主要是研究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直接杀灭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低温等离子体在皮肤病和皮肤外伤的应用提供实验室基础。方法用低温空气等离
针对空时自适应处理使计算量显著增加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一种基于多级嵌套维纳滤波器的降秩自适应滤波方法.进一步与主分量分析方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比较,指出其有效的降秩作
用不变矩作为相似度度量进行图象匹配,可减少图象平移、旋转以及比例缩放对匹配性能的影响。但不变矩的计算量大,使匹配速度变慢。本文根据图象匹配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图象匹配时的矩的增量算法—IACM算法。用此算法可大大提高用不变矩进行图象匹配的速度。
本文认为,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恰恰是以企业文化为依托.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不同的企业文化理念会产生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
本文针对信号处理中一类常用的非线性模型,提出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神经网络(TOPNN),与多层感知器(MLP)相比,其计算量可显著减少,本文还参考自适应IIR滤波器理论,提出了TOPNN的递归结和类递归结构,讨论了
语法填空题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要求考生阅读一篇150—200词的短文,然后完成10个语法填空。该题通常只有3—4个空给出了参考词汇,其余6—7个空则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填入适当的词语。考生在做这一大题时,往往对没有给参考词汇的空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句子较长或前后有干扰成分的题。因此,学会排除干扰可以帮助考生较好地完成语法填空题,突破难点。  1. 去掉修饰成分,排除视觉障
第二届国际压缩机、风机高峰论坛结束了,我们带着论坛成功的喜悦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我们的脚步没有停留,也从来不敢停留,因为我们知道你们寄予了我们更大的希望,我们会用心聆听来自
本文引入了重叠并元卷积,它是逐个移位的并元卷积叠加而成,证明了重叠并元卷积是一个线性卷积,通过重叠并元卷积,将并元卷积和线性卷积联系在一起,文中还引入了并元移位叠加矩阵,便
我中心需用8G12320经办规范优盘500件,需设计成居民健康卡大小厚薄。各供货厂商如有意供货,请于5月28日下班前,将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章)、设计样稿、报价一并送到吉林
采访类的文章通常是针对某件事或某种现象而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法。写作时,第一句开门见山地交待采访的基本情况,即阐述采访的时间、对象、主题等,接着便阐述采访情况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