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自己的“奇迹”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t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80年代前,法国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每5个新生婴儿中就有一个在学会爬行之前夭折,而那些早产并且体重不足的婴儿,死亡率则更高,75%的这类新生儿因为体温过低,会在几周内死亡,满心的期待,换来的却是无可奈何的悲痛离别,这让许多年轻的父母们痛苦不已。
   斯蒂芬·塔尼是巴黎妇产科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这家医院主要是为住在城市里的贫困妇女们提供住院接生医疗服务,该院在当时的法国属于贫困、弱势的“二流医院”,无论在硬件设备上还是软件技术上,都无法与法国一流的大医院相媲美,而塔尼也只是该院里一个资质很浅的“二流医生”。
   但和同事们的冷漠和得过且过相比,塔尼却相当善良和“有抱负”,每次看到早产的新生儿夭折时,他都非常难过和自责,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医生,没有尽到保护婴儿的责任。而实际上,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受当时整体医学水平不高的限制,普遍发生在任何一家医院里,跟他个人没什么关系。
   可强烈的责任感让塔尼下定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只有大医院、医学博导们才有可能攻克的难题”,拯救早产的新生儿。他的这个抱负曾一度被同事们拿来当笑柄,因为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可塔尼却始终坚信有一天能实现,并时刻将此事记挂在心头。
   1978年冬的一天,塔尼带着3岁大的女儿去巴黎动物园里玩,当他走在动物们之间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些小鸡孵化器,看着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鸡们,待在温暖而舒适的孵化器活蹦乱跳时,塔尼突然灵光一闪,兴奋不已,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把救助早产新生儿的“钥匙”。
   几天后,塔尼将巴黎动物园里的家禽养殖员奥迪·马丁请了过来,请他帮自己制造出一个“大的小鸡孵化器”,并将其命名为“育婴保温箱”。为了保证安全,该保温箱并未采取通过电来供暖,而通过朝外层里不断注入热水,以维持内部的恒定温度,确保放入其中的早产新生儿能始终生活在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里,不会因为体温持续走低而丧命。
   之后,塔尼说服了一些早产新生儿的父母,请他们同意将孩子放入到“育婴保温箱”中去。结果一年下来,有500名早产新生儿住进了塔尼的“育婴保温箱”中,其死亡率一下子由之前的75%大幅降低到32%!
   这一结果,让塔尼激动不已,他开始游说巴黎市政府,要求推广他的新发明,后者终于被说动。2年后,巴黎市政府要求全巴黎妇产科医院都要配备这种“育婴保温箱”,3年后,塔尼的“育婴保温箱”开始在整个法国普及开来,并最终走向了全世界。
   由于“育婴保温箱”对挽救和保护公众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带给了无数早产儿生的“奇迹”,其作用超过了19世纪其他的任何一项发明。塔尼也被人们赞誉为“早产儿的救世主”。
   今天,改进后的“育婴保温箱”还新增了氧气辅助和其他先进的功能,为早产儿又多增加了一份活下来的希望。
  (摘自《思维与智慧》)
  【素材解读】
   谁都可以有梦想,谁都可以有理想抱负,千万不要因为自身的平凡和世俗的嘲笑而放弃心中的梦想,做一个有心人,坚持下去,也许你就是下一个创造奇迹的“斯蒂芬·塔尼”。
  【适用话题】
   相信自己;理想;坚持……
其他文献
王立平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1976年,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王立平接到一个任务,为一部反映潜海女工生活的纪录片编曲。   这是一部充满新气象的纪录片,能为这样的作品作曲,让苦等创作机会的王立平感到十分兴奋。反复观看揣摩片子后,王立平决定用电吉他来表现潜海女工的形象。可是,在当时弹电吉他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因为人们普遍认为电吉他属于靡靡之音,甚至给人的感觉是不正经的人干的事。   王立平并没有考虑那么多
期刊
绕过竹林,穿过小溪,驶上那条熟悉的小径。幸福,就在这尽头,在那座老屋升起的袅袅炊烟里。   未进家门,先闻其香。哦!那是熟悉的水蒸蛋的味道!   小时候,我每每趴在灶边,看着奶奶熟练地打蛋,倒水,加盐,再打匀,都不禁惊叹于那熟练的手法,更期待着蒸一下后的绝妙成品。放在锅里一蒸,模样便出来了。嫩黄光滑的表面,碧绿的葱花点缀,用筷子轻轻一触,陷下去的地方立刻反弹,像极了果冻。舀一勺酱油,慢慢地、均匀地
期刊
伴随快递的兴起,邮件数量连年增加。其美多吉很自豪:“在高原,老百姓特别信任我们邮局。”雪域高原,没有任何一家快递企业能够像邮政公司一样提供不计成本的普遍服务。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见到邮车,就会围住他:“你一来,绝对有好的消息、好的政策。你们送的不仅仅是家信,更多的是传递党的声音和社会的新鲜事物。”老百姓盼邮车来,这是其美多吉工作的原动力。   在运来邮件的同时,其美多吉和同事们
期刊
看到视频中这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对学校老师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你是否会击节称赞,又是否会忍俊不禁?不用怀疑,成千上万的网友都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根本不需要过多介绍,你很可能早就知道了这个网名为“钟美美”的鹤岗男孩。“钟美美”身上“演什么像什么”的表演天赋,让他成了近段时间热度最高的视频网红。但与此同时,社会大众的关注也把这个热爱表演的孩子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钟美美”而言,他对老师—
期刊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席 勒   最近我学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技艺:手工制面。那几天,在西城一隅,我独自负责一间十几平米的手工制面作坊,作坊里陈放着和面机及压面机。   每天,我先将密封好的牛皮纸袋拆开,把雪白的面粉计量好倒进和面机里,加入一些滑腻的淀粉。而后,按照一定比例,备好苏打粉、食用盐、鸡蛋,用水搅匀。接通和面机电源,按下运行键,缓慢地把容器中的水倒入。 
期刊
“老师”一词现在已经泛滥,记者、作家、广告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被叫作老师,倒真是应了韩愈的那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但在大多数时候,只有那些在课堂上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才是传统认知里的老师。   人这一生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十几年书读下来,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但能当得起“先生”二字的却不多。它是对老师的尊称,无形中自带分量。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被叫作先生,就像不是所
期刊
越来越多的人启用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62.8%的受访者觉得使用此功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51.5%的受访者觉得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微信有关部门在2019年称,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使用数已经破亿。   朋友圈是网络社交的空间,但同时也是个人的隐私空间。朋友圈里记录着每个人的吃喝拉撒、喜
期刊
“2岁半50斤”“3岁已经超过60斤”“70斤千金刚买的衣服又小了”……最近,年仅3岁的“小网红”佩琪因其与年龄极不匹配的超额体重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小女孩佩琪的母亲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专门发布关于佩琪吃饭的视频短片,短片中的佩琪食量惊人,而女孩也随着视频发布数量的增多,变得越来越胖。因此,有不少人质疑其父母让孩子当“吃播”赚钱。目前,平台已经删除其所有视频,而父母也作出回应
期刊
有一位画家,擅长做减法。他是毕加索。   毕加索一生酷爱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就已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曾有一次,毕加索在田间画牛,一头黄牛也正在田头吃草。牛瞥见画中之牛,瞪大眼睛,盯了片刻之后,竟然落荒而逃。从此,毕加索被人称之为“牛人”。后来,毕加索画的牛越来越简练,筋骨凸显、笔笔精湛。到了老年时,毕加索画的牛只有寥寥数笔,把皮毛血肉全都减去了,只剩一副骨架。   正是这些只有骨架的牛,成了毕
期刊
唐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一首诗,名曰“试帖诗”。写“试帖诗”有许多规定:每句必须五个字,全诗十二句 (有时要求十六句),还要讲究平仄、对偶、押韵,等等。   有一年,诗人祖咏去长安应试,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潜心构思后,提笔写下了第一句:“终南阴岭秀。” 终南山位于长安城南,层峦叠嶂,风景秀美。夏日林木葱郁,冬天白雪皑皑。从城里南眺,只能看到山的北坡,山的北面在古代叫“阴”。这句写遥望终南山北麓,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