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材中前沿科技内容编排的比较研究?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选取中、日、澳、新、美、英基础教育发达的六国主流高中化学教材,对“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内容和组织编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各国教材在内容选取比例、内容深度、课程功能实现及编排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为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前沿科技类内容的编写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材;前沿科技;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六国比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7-0057-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7.020
  21世纪,科学技术已广泛融入到现代生活各个方面。高中化学教材中前沿科技知识的渗透和编入不仅能体现课程综合化与融合性的要求,更能使学生深入认识本学科甚至是交叉学科领先的科学技术[1],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重要性,感受化学科学的实用性和创造性。世界各国高中化学教材均将科技前沿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作为在教材内容创新的重要方面,在保证内容选择的基础性与时代性的和谐统一方面各有特色。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现代科技硬件的重要载体,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现代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科技、航空航天、信息通讯和生物工程等各个领域,是化学前沿科技最具代表性成果之一,也是学生认识化学科技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好的学习资源。本文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为切入点,通过研究世界发达国家高中化学教材在内容选择、编排与呈现方面渗透前沿科技成果的理念与做法,以期为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内容创新提供启示。
  一、研究对象
  研究选取了中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六国的主流高中化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其名称、出版社、出版信息见表1。
  由图1可以看出,“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六国教材中均为最主要的内容(比例均在60%以上);其次是“合成基础”(比例平均在20%~30%);“功能高分子材料”各国差异较大:比例最大(11%)为中国教材,其次是日本教材(8%)、新加坡教材(5%),其他国家没有该部分内容;“复合材料”只有中国和澳大利亚教材涉及,比例均为2%。
  “合成高分子材料”包含“塑料”“化学纤维”和“合成橡胶”三部分内容。用同样的方法求得图1右侧饼形图的数据,可以看出,“塑料”在六国教材中所占比例均为最大(比例均在45%以上),其次分别为“化学纤维”和“合成橡胶”(美国和英国教材除外)。
  2. 内容深度
  从学习认知水平角度分析,发现,日本教材在“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基础”部分内容最深,难度最大。
  日本教材在“塑料”部分介绍的塑料种类最多,包含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尿素树脂、酚醛树脂、聚硅氧烷树脂、聚醋酸乙烯酯、密胺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共10种;澳大利亚教材提到9种,新加坡教材5种,中国和英国教材仅为3种,美国教材最少,为2种。日本教材不仅包含的塑料种类最多,而且都深入详细地介绍了每一种聚合物的性质或结构以及聚合反应方程式和用途。澳大利亚教材虽然给出的塑料种类多,但是除了详细介绍聚乙烯、聚氯乙烯这两种聚合物,其他都是简单介绍其性质和用途。中国教材包含的塑料种类虽少,但对聚乙烯和酚醛树脂两种聚合物的介绍最为详细。
  在“化学纤维”部分,日本教材编入的化学纤维种类最多,包括合成纤维中的6-6尼龙、芳纶纤维、6-尼龙、涤纶、聚丙烯腈纤维、维纶,和人造纤维中的粘胶纤维、铜氨人造丝、醋酸盐纤维共9种,并且从性质、聚合反应方程式、用途这几个方面详细地一一介绍。中国教材仅简单提及“六大纶”。新加坡教材给出2种,澳大利亚和美国教材仅给出1种。
  在“合成橡胶”部分,日本教材提到的合成橡胶种类最多,包含丁苯橡胶、腈基丁二烯橡胶、聚氯丁二烯共3种,并详细介绍其性质或符号以及聚合反应方程式或用途。中国教材仅讲到顺丁橡胶一种,但从特点、聚合方程式以及橡胶的硫化和用途等方面很详细地进行了介绍。美国教材仅提到丁苯橡胶的符号。
  在“合成基础”部分,日本教材提到的聚合反应方式最多,包含加聚、缩聚、开环聚合、共聚合4种,中、澳、新、美、英五国教材仅呈现了加聚、缩聚2种。
  3. 课程功能实现
  从教材中“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的课程功能实现角度分析,我们发现六国教材中澳、新、美、英教材更加注重对科学方法的教育:
  (1)实施技术方法教育。澳大利亚教材把“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技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占用一节的篇幅详细介绍了7种修饰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的手段和3种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以及各种手段和技术的应用[2]。澳大利亚教材中该部分内容将高分子合成的基础原理和化工生产结合起来,是合成理论过渡到实践的桥梁,实现了合成技术的“工艺化”,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有效内容。   (2)渗透环保教育。新加坡和英国教材除了介绍塑料的广泛应用之外还选取较大量的内容来讲述其危害性,澳大利亚和美国教材详细介绍了“分类回收法”的废旧塑料处理方法,澳大利亚和中国教材提到了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发,这将有利于学生了解材料的使用与环保的关系。
  (3)提升实践能力。澳大利亚和美国教材详细列出了塑料制品的回收标识、代表的类型名称及性质、应用。回收标识也是健康证,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根据编号来判断塑料的种类和质量,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会鉴别化学信息的真伪和品质,养成独立思考及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启发学生学会利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组织编排分析
  表2列出了各国教材中涉及“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的章节编排情况。
  依据教材中章节的设置,我们发现其组织编排方式有2种类型:(1)独立成章。中国和日本教材分设两章介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教材设置一章。日本教材按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设章,而中国教材是按学习难度于必修2和选修5分设两章,采用螺旋式的组织编排方式。(2)独立成节。美国和英国教材如此。
  依据教材编写所体现的课程观分类,其组织编排方式有2种类型:(1)学科中心设计取向。中、美、新教材以有组织的学科知识作为教材设计的基点,按照学科结构为中心来组织学习内容[3];(2)社会生活问题中心设计取向。日、澳、英教材以生活、社会问题作为教材编写设计的基点,巧妙地将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原理更科学、深入地认识、利用生活中的有机高分子材料,更大限度地实现其教学价值。
  另外,各国教材组织编排各具特色:(1)日本和澳大利亚教材设置了章的上级标题——“研究领域”,使知识体系更加系统、清晰;(2)澳大利亚和新加坡教材的节标题设置详细、具体,核心概念界定清晰。中国教材章下的节标题少,每个节标题包含内容范围过大,且节标题下的小标题很少,导致框架不清晰,文字阅读量大,不利于学生进行信息提取,加之该部分知识内容多,分类复杂,这无形之中加大了学生学习难度。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六国教材“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内容分析和组织编排的比较,我们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均已成为高中化学教材中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核心内容。教材中增加合成高分子材料种类与反应类型,可为学生广泛认识生活中的高分子材料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深入理解有机化学基础,拓展有机合成的创新性思维,以化学学科思维更科学深入地认识身边的高分子材料制品;同时,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方法的介绍对于提升即将面临职业定向的高中生的应用创造能力和技术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再有基于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介绍,渗透环保意识,有利于使教材向多维化和融合性发展。
  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在核心内容的选取上同各国一致,并采取由浅入深螺旋式的组织编排方式,这些是值得肯定的,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类型单一,缺乏与生活相联系和对科学方法的渗透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在内容选取方面,应适当丰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种类;充分发挥前沿科技类内容所特有的教育功能,注重对技术方法、环保意识、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在组织编排上,前沿科技类内容更适合采取社会生活问题中心设计编排,注重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对于内容繁杂的部分建议采用细致详细的标题设置,同时可选择性增设“研究领域”等标题。
  参考文献
  [1] 王瑞政,周青,阙丽丽. 化学前沿学科知识在美国化学教材中的体现[J]. 化学教学,2009,01:58-61
  [2] Jeffery,Ellett,Ellis,O’Shea.ChemistryDimensions 1[M].Austrialia:Pearson Education Austrialia.2010:190-193
  [3] 周青,朱鹏涛,杨辉祥. 高中化学教材综合化设计的分析与思考——以2005年版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教材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08,03:92-96
其他文献
摘要:从项目式学习的视角,重新审视复习课堂的“教”与“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复习课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要求以具体真实的情境为载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来解决开放性问题并完成知识重构。文章以冰红荼作为基本素材,将初三化学关于溶液的知识进行简化融合,培养学生合作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能力,并体验科学探索过程。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溶液;知识重构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8-
摘要:项目学习又称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基于建构主义的一种探究教学模式。一次完整的项目学习应从主题选定开始进而历经制定计划、活动探究(成品制作)、成果展示环节。实施项目学习,学生们能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学到“有意义”的化学的同时也学会了团队合作。  关键词:项目学习;烟气脱硫;实践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2-0020-04 中图
一条路、一座山、两辆车、两个人。蹬过中国南北分界线,烙在车轮上做纪念。  第一次听到 “云横秦岭”这个词时,我就如同郭襄在风铃渡口听到神雕大侠的逸闻,从此情根深种,生出有朝一日也要顶凤冠披霞帔踩五彩祥云到秦岭去“横一横”的冲动。当得知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只要穿越秦岭,就可以实现从北方到南国的跨越时,我就将冲动转化成了行动,加入了一个关中环线的骑行活动。  穿过关中平原抵达秦岭北麓,八百里秦川的骑
北京四九城里有很多秘史,大多流传在最有北京味道的地方——四合院。在充满清朝秘史的四合院中品尝御膳私家菜,那感觉定是不一般吧?    八爷府的来头不小,先从这府邸说起。据说当雍正皇帝胤禛还是皇子时,善于结交各类民间豪杰,这些人大多成为他的谋臣。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为方便与谋臣沟通,便在雍亲王府附近置了房产,赐給谋臣。而八爷府旧址的主人,即是谋士邬思道,他因为給雍正谋划了“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诺曼底的海,不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海,但绝对是最令我难忘的。从巴黎坐TGV(法国高铁)沿塞纳河一路北上,半个多小时后,过了吉维尼(Giverny,莫奈花园小镇),视野便渐渐开阔起来,风光如诗如画:成群的奶牛在草地上悠闲地踱步,绿的麦田和黄的油菜花田交错着,宛如天然的地毯,田野和乡道延绵起伏,一栋栋童话般的木屋农舍点缀其间,恬静异常……这是我心中理想的乡野,这里是诺曼底。    6月,我的诺曼底“登陆”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模型融合HPs教学学习化学能与电能,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从科学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已有观点或假说。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HPs教学;科学本质观;批判性思维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2-0056-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天水围”位于香港新界,与深圳的蛇口隔海相望。  说它是一片土地,是因为,1979年以前,这里就是一片农田和一片水塘,还有一些破旧的房子,一些农民在这里种地,一些渔民在这里养鱼。  说它是领土,是因为,这里本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19世纪末被英国政府强行霸占,在近百年的时间里,这里的人们接受港英政府的领导,这个面积不算大的地方受英国管辖。  至1979年3月,香港已被租借80余年,在大陆,拨乱反
摘要:以给鱼增氧的鱼浮灵为素材,开发了适用于初中化学创意课程的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和启迪思维,综合运用化学、数学、物理等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鱼浮灵;创意课程;教学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02-0073-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
摘要:UbD理论倡导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开展学习”。依据UbD理论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梳理、明确课堂教学的“大概念”、制订出清晰有挑战性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选择评价证据、整合教学内容的依据。作者尝试基于该理论的逆向教学设计原理对“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体现学习的本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到真实环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理解建构,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
UP, the first Pixar film to be presented in Disney Digital 3-D, was awarded the Academy Awards for Best Animated Feature in 2010.  《飞屋环游记》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首部3D电影,曾获得201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The hero, Carl Fre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