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国还要等多久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niao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待了60年,巴勒斯坦人终于一致决定让巴勒斯坦问题回到原点,付诸国际社会的决定
  
  渗透了宗教、民族、土地等多种因素的巴以关系从来都是高度复杂而敏感的,而每年5月更是如此。
  街头,随处丢弃着石块和杂物,空气中弥漫着燃烧物的焦味。一群医务人员正围着给一名昏迷倒地的男子进行急救,鲜血从他头上流下,模糊了手上的巴勒斯坦国旗。而不远处,他的同胞们还在高喊“对占领说不”以及“通过革命来解放巴勒斯坦”等口号。这是5月15日发生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卡兰迪亚检查站附近的一幕。
  这一天是巴勒斯坦第63个“灾难日”,当天数千名巴勒斯坦人发起大规模示威活动,引发以色列军队开火。
  63年前的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随后大批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逃往别国避难。后来,巴勒斯坦人将5月15日作为民族“灾难日”,以纪念当年的战争和民族厄运。
  从那时到现在,一甲子还要多的时光早已过去,然而巴以和平的曙光仍未照耀到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翻过“黑暗的一页”
  
  与历史上的灾难日活动不同,因为受到了近期广受关注的阿拉伯国家的游行示威活动的影响,今年巴勒斯坦难民第一次试图突破以色列边界的隔离墙。在此之前,有关这次活动的信息已经在各种媒体网站上广为传播。
  巴勒斯坦人渴望返回故土,为建立独立国家而斗争,但在以色列看来并非如此。
  “那些示威活动的领导者,他们的目标并不是1967年划定的边界,而是要分裂被他们称为灾难的以色列现有边界。”在一份电视声明中内塔尼亚胡声称,“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应以开阔的视野面对现实,弄清楚我们面临的对手和任务”。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中东和平进程中,正如内塔尼亚胡所言,以色列的谈判对手最近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
  历史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数次交手,全都饮恨而终。阿拉伯国家也逐渐认识到团结起来,共同应对强大以色列威胁的重要性。同样,以往进行的多轮和平谈判中,巴方始终不能以统一各政治派别的立场参加谈判。所以,无论是谈判方案,还是最终落实,总是既面临国际压力,又面临国内掣肘。
  5月4日,包括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和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内的巴多个政治派别代表在开罗庆祝正式签署巴勒斯坦和解协议。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和哈马斯政治局领导人迈沙阿勒实现了和解后的握手。阿巴斯在会上发表讲话说:“我们已经把内部分裂这黑暗的一页永远翻过去了。”
  和解协议的达成,为常常让人悲观不已的中东和平进程带来了可能的拐点。
  协议达成后,阿巴斯成为名副其实的巴勒斯坦总统,或许在他到今年联合国大会上谋求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国家地位时,就不会再有人为他只能代表半个巴勒斯坦而报以讥笑了。
  2007年2月,那时法塔赫和哈马斯在麦加达成和解协议,然而3个月后,两派血腥的内战就终结了和解进程。
  不同的是,同麦加协议相比,这次和解出现了有利于事态朝和平方向发展的变化。“哈马斯考虑到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具有更多的和解愿望,法塔赫为了建国的目标也愿意推动和解。在美国的压力下,内塔尼亚胡政府在巴以谈判中也存在妥协的可能性。”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教授、中东问题专家高祖贵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事实上,这次巴和解之路仍然布满荆棘。“虽然哈马斯已经踏上和平进程的列车,但是其宪章中敌视以色列条款仍然存在,这会影响美国、以色列对包含哈马斯立场的巴勒斯坦谈判方案的态度。所以,从内部和解到巴以和谈,巴勒斯坦仍有很长的要走。”中东问题专家、博联社总裁马晓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对于巴内部和解,内塔尼亚胡表示,“今天在开罗发生的事件是对和平的巨大打击,对恐怖主义来说是一大胜利。”他呼吁阿巴斯取消与哈马斯的和解协议,否则将是对和平进程的严重干扰。
  同样,作为对巴实现和解的反应,以色列决定5月1日起暂停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移交代收税款。这些都为巴勒斯坦的和解前景蒙上了阴影。
  此外,作为中东问题重要的操盘手,美国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北爱尔兰式倾听失效
  
  美国在中东问题上也面临着调整。“9·11”即将10周年之际,成功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宣告了美国世纪初以来的反恐战争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接着,就有战略家猜测美国的战略侧重将会发生某种转移,其趋向仍然有待观察。
  但是有一点,中东应是奥巴马政府重视的焦点之一。
  事实上,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一直忙于反恐战争,应付金融危机,对于中东问题,并没有兑现上任之初的承诺,而中东和平进程3年来更是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奥巴马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的成果,可以在其刚刚辞职的中东问题特使乔治·米切尔身上窥其一斑。
  奥巴马上任后第二天即任命米切尔为中东问题特使,希望这名以调解北爱尔兰冲突而闻名的调停专家能运用谈判技巧推动和平谈判。在过去的两年任期里,米切尔也一直忙于穿梭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国家之间,与领导人闭门会晤,设法重启停滞已久的巴以和平谈判。
  面对困局,米切尔是个乐观主义者。“我坚定地相信,没有什么不能结束的冲突。”米切尔去年5月在一次演讲中说,“冲突由人造成,由人引导,因人而持续。它们同样可以由人终结。”
  但是,乐观未能为其提供中东走出困局的切实方案。在以色列人看来,他在停建犹太人定居点的问题上态度强硬,这一度引发以方不满。巴勒斯坦人起初也对其抱有厚望,然而,在定居点停建的问题上,美国的无所作为,让巴方对其丧失信心。面临两面受困的局面,米切尔“北爱尔兰式倾听”的促谈方式在中东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米切尔本月20日卸任后,奥巴马在声明中表示,美国“依然遵守对中东和平的承诺,将在米切尔辛勤工作和成就的基礎上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继续努力”。
  对这项人事变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亚非战略研究中心前主任约西·阿尔弗说,米切尔辞职可能预示着奥巴马政府将要以不同方式推动巴以和谈。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于19日在国务院发表上任以来第二次中东政策讲话,20日会晤到访的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这对于中东和谈的重启、中东和平的早日实现或许是一个新的契机。
  
  “建国的时间将会是今年9月”
  
  巴实现内部和解,建国问题迎面而来。
  实现巴以和平以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全面和平,注定有一段绕不开的距离,那就是以“两国方案”实现巴勒斯坦国和以色列的共存。
  1948年,根据联合国第181号决议,以色列建立了独立的犹太人国家,巴勒斯坦人坚决反对这一据称明显偏袒以色列的分治方案。由此,随后几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发生了5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始终没有实现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独立国家的目标。这也成为中东地区持久冲突和斗争的根源所在。
  从1988年巴勒斯坦宣布成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到推进建国之路的《奥斯陆协议》因以色列利库德集团上台而搁浅,接着一系列关于巴最终地位的谈判也都无果而终,此后巴以和谈陷入僵局,巴更是深受内乱纷扰。以和谈促建国的巴以和平之路陷入山重水复之中。
  “美国在阻止以色列建设定居点问题上无所作为,为此,我们决定把巴勒斯坦问题回到原点,付诸国际社会的决定。”对于和谈与建国,巴解组织执委会秘书长亚西尔·阿比德·拉布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此之前,以色列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考虑,始终不愿意看到在身边出现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巴勒斯坦国,一直以巴内部分裂为理由拒绝讨论此问题。
  虽然目前按照1967年中东战争之前的边界,有130多个国家宣布或打算承认巴勒斯坦国,但以色列始终拒绝承认其国家地位。
  谈到建国问题,阿巴斯表示巴不会接受任何包含临时边界协议的以巴和平协议。“现在巴勒斯坦是时候建国了,建国后的巴勒斯坦,首都是东耶路撒冷,并将成为联合国永久会员国,建国的时间将会是今年9月。”阿巴斯说。★
其他文献
11月22日的加沙城,人们涌上毁于轰炸的街道,如同庆祝节日。执政党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的典型绿色旗帜,还有法塔赫(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杰哈德(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和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阵线的黄、黑、红色的旗帜,组成了那里多年来难得一见的风景。  在之前连续8天以色列密集的军事行动中,162名加沙人被杀,其中包括至少30名武装组织指挥官。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领导人贾巴里也排在死亡
《小说稗类》简体版责编曹凌志第一次见到张大春是在一个读者活动中。当时,这位台湾作家正在写毛笔字。“比我原来的预想更温和,说话眉飞色舞,一副把自己都陶醉了的样子,别人也跟着津津有味。”曹凌志回忆。  这些读者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春卷”。  “春卷”们逐渐发现,张大春与他们惯常看到的内地作家们似乎有所不同:他熟悉古典文化,却不酸腐;踏实创作,却不木讷;才气横溢,却不矫情。  其实,张大春谙熟西方文化
在反思中,海南摸索前进的道路    海南,中国最南方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第二大岛。  改革开放后,取得特区政策的海南先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接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说:“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是很了不起的。”  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海南,备受中外瞩目。但海南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真正引起轰动的并不是其发展成就,而是那些颇具标杆意义的争议事件,比
未来一段时间,灾害移民数量还会增加,有必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灾害移民法    灾害移民在中国正成为非自愿移民領域中新的主力军之一:在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中,整座城市被异地重建。陕西省政府最新宣布,在未来十年间陕南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约280万人将被迁移出去。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60年中,中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了7000万以上的非自愿移民。单以中国水库移民为例,在1949年至2008年间
1989年1月7日,日本裕仁天皇病逝,国葬定于2月24日举行。2月,中国收到日方邀请,并获悉,包括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哈托在内的不少外国政要都将出席葬礼。  对此,中方着实费了一番思量。裕仁天皇当年发动侵华战争,该不该去参加他的葬礼、由谁去,国际国内都在注视着。中共中央最后决定,派外长钱其琛以国家主席特使的身份出席,既考虑了国家关系,也照顾到民众感情。时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徐敦信随行。  中方感到,出席
空前绝后的大师班——“文研班”,不仅培养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尖兵”,也在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途中,悄悄播下了人道主义的火种。  “咔嚓”一声,50多名“文研班”一期师生留下了珍贵的开学典礼合影。这一天是1959年9月21日。  众人身后是一座有回廊的欧式建筑,青砖雕刻,塔楼中间挂着一面大钟。这是铁狮子胡同一号,原来的清王府、清末海军部和段祺瑞政府所在地。1949年初,随着北平解放、华北大学(中国人
在尤努斯看来,传统的银行法规是用来建造“超级油轮”以航行世界,而小额信贷是一艘小船,“你不能用建造超级油轮的架构来建造这艘小船,因为其只能在浅水航行,繁复的法规会让小额贷款的效率大打折扣,所以(在中国)更健全的法规制度亟待建立”。  “中国的金融体系需要进行改革,要能够向底层人民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贷款。”8月14日,诺贝尔奖得主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广州如此评价中国的小额信贷,他说:“底层老百姓即使收入
8月31日,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组成的全国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在会上,领导小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坦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涉及农村社会基础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  此一周前,8月23日,中央政治局刚就完善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进行了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   有舆论认为,未来的土地政策有“收紧”之向。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
温家宝说得好: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在各方隆重大谈深圳取得的成绩的时候,温家宝则希望深圳在经济体制之外,进行更为广泛的改革尝试。他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過去30多年中国的发展变化,靠的是改革开放,未
一则《食用盐碘含量(征求意见稿)》再次将“全民补碘”推向舆论中央。  7月26日公布的此意见稿拟定了食盐碘含量的新标准:将食盐碘强化量从20mg/kg~60mg/kg(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35 mg /kg)修改为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为20mg/kg~30mg/kg,即降低食盐碘含量。  这是中国实行“全民补碘”政策后的第四次调整。  这一新的策略正应和了一些批评者对“选择权”的责难,他们认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