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再创造”的几点认识

来源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duzh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rn“再创造”是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Freudenthal,荷兰)倡导的教学原则,强调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引导学生的“再创造”.这一观点,体现了现代数学教育理论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进入21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行动口号,“为创造而教”,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弗赖登塔尔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只有通过“再创造”的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创造合适的条件,并作必要的启示、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各种定律、规则、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创造性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同时也可以获得“创造”的才能、激发创造兴趣,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教材实施“再创造”教学,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创新点.
其他文献
淮河原是一条出路畅通直接入海的河,两岸农业旱涝保丰收,经济富饶,文化发达,自古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说法.公元1194年至1855年黄河夺淮661年间,大量泥沙侵入,在北
企业管理是在一定的制度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同样的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应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其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
省建委主任张国杰在省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发言认真搞好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工作本刊讯(朱志强报道)3月25日,省建委主任张国杰在省政府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发言中
乌云塔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助理、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经济林栽培育种与林业生物技术创新研究,是全国木本油料学会理事、中国经济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以及教材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态度体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
从次贷危机到主权债务危机,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不稳定的外部环境给位于中国内地的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同时,缺少品牌和渠道的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与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也逐步完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约束,并未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与理念,这严重制约着数学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并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等。因此,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每个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
微课是实现教育高效且易于学习的新方法,其越来越受到小学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对于优秀的语文教师来说,使用微课完成教学任务能更迅速,且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其是发现和弥补
走进当阳市城建局的荣誉室,一面面锦旗,一块块奖牌,一张张奖状记载着当阳城建事业的一个个辉煌:1995年当阳城市建设在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考核评比中名列前茅,跻身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