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史记》对史传文学的继承——以《战国策》为例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是我国一部十分重要的史学研究材料,同时也具有文学价值.司马迁修《史记》时还借鉴了先秦时期的史传文学,可以说,《史记》总结前人修史的方法,同时也将自己的写作方式融入进去,本文将以刘向的《战国策》为例从人物的描写方面来谈一谈《史记》对先秦史传文学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音乐和美术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两种艺术形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二者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之间却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都是用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产
本文试图从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道德操守、音乐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如何搞好音乐教学等方面阐述构建音乐教育模式,使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结合,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荀子是从儒家转向法家的过渡性思想家,反映其思想的作品《荀子》也渗透着法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的时代,社会“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严重,荀子推崇“礼”的制度,同时加入“法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诗歌翻译必须把握好意境的传达,才能使译语读者体会诗歌情境交融的美感。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诗歌意境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
孟京辉作为新时期重要的先锋戏剧导演,在近二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在戏剧不景气的市场中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观其导演的剧作既有成就也有明显的不足,其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患
“在抗战中”是一个有关历史进程的描述,它是郭沫若40年代历史剧创作的大背景,本文试图从“救亡”与“启蒙”孰轻孰重、创普通民众心目中的“真实”来探讨郭沫若“在抗战中”
新写实主义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经历了70年代的枇评和90年代初的质疑声后,凭借着其简洁,朴实的平民化叙事方式,新写实主义越发受到人们的追捧.本文从新写实作家叙事风格
在新世纪“农民工”题材小说中,呈现出作家对女性形象塑造的三种倾向.出于人道主义立场和对现代性批判的价值诉求,作家们塑造这三类女性形象时,往往以“苦难”叙事或“身体”
上帝在现代科学与理性运动中悄然退隐,“现代性”作为一个话题更鲜明地、更突出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然而现代艺术又是面临着怎样的境地,本文从现代性的发生与意义的“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