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在抗战中”的历史剧创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30366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战中”是一个有关历史进程的描述,它是郭沫若40年代历史剧创作的大背景,本文试图从“救亡”与“启蒙”孰轻孰重、创普通民众心目中的“真实”来探讨郭沫若“在抗战中”的文学创作是怎样进行的,此时的文学创作还意味着什么,并希望以此能理解从五四走来的郭沫若“在抗战中”进行历史剧创作的复杂性.
其他文献
《小桔灯》是冰心的散文名篇之一,全文结构和谐紧凑,语言明白晓畅,传达出一种朴素恬静、浓而不腻、温柔动人的情感.本文从分析作家的人生经历、情感取向、创作背景入手,以仔
女性文学起步较晚,缺少丰富的传统根基,且多关注女性情感成长历程和道德说教,鲜有作家和女性人物内心真正声音的表露,处于一种亚文化状态。《玛莎·奎斯特》是多丽丝·莱辛的
本文主要通过对《晏子春秋》、《说苑》、《东周列国志》、《晏婴说楚》中所记载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总结,明确该故事在流传的过程中其情节的增加、删除、改变
研究《红楼梦》迷失的部分,兴起了“探使学”.创始人梁归智先生三十余年来一直潜心这门学问,使得“探使学”影响越来越大.梁先生强调“探佚学”不是“红外学”,而是真正的“
音乐和美术是我们比较熟知的两种艺术形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美术是视觉的艺术,二者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但是他们之间却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都是用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产
本文试图从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道德操守、音乐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如何搞好音乐教学等方面阐述构建音乐教育模式,使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达到完美的结合,实现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
荀子是从儒家转向法家的过渡性思想家,反映其思想的作品《荀子》也渗透着法家的思想。在春秋战国的时代,社会“礼崩乐坏”的社会现象严重,荀子推崇“礼”的制度,同时加入“法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也是古诗的审美评价标准,诗歌翻译必须把握好意境的传达,才能使译语读者体会诗歌情境交融的美感。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诗歌意境进行分析,指出译者在翻译
孟京辉作为新时期重要的先锋戏剧导演,在近二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在戏剧不景气的市场中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观其导演的剧作既有成就也有明显的不足,其成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7例.2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