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东部晚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及可能成因

来源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dabc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东部水文气候变化对中纬大气环流非常敏感.为了查明该地区水文气候的长期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文章利用位于中天山深水湖泊——赛里木湖钻孔岩芯,在137Cs、210Pb和AMS14C定年基础上,对湖泊岩芯有机碳、有机氮、碳/氮比、碳酸盐含量和粒度等多指标进行了分析,重建了晚全新世以来该地区水文气候变化历史.结果显示,晚全新世以来共发生了4次降水显著增加时期(4000~3780、3590~3210、2800~2160和890~280cal a BP)和1次降水微弱增加时期(1700~1370cal a BP),这与中亚东部地区已有的降水/湿度记录相吻合,表明晚全新世以来该地区具有相似的水文气候变化模式.太阳活动减弱以及整个环北大西洋地区大气环流南移,特别是中纬西风主要路径的南移,可能是中亚东部地区晚全新世水文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赛里木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该地区最近100年降水显著增加,但中亚地区未来水文气候如何变化仍需更多不同载体的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背景,探讨了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首先,通过"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原则,分析了当前现代文明与文物保护的融合现状和趋势。随后,针对"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共建美好精神家园"和"讲好中国文物故事,展现中华文明风采"的目标,提出了实现现代文明与文物保护融合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为促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会议
针对传统带式输送机存在的张紧力调节能力有限等问题,对一种长距离带式输送机的张紧机构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该装置的组成结构进行了分析,然后分别从控制流程、液压系统控制原理、系统工作过程等方面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该装置在调节行程、响应速度、降耗提效、远程监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基于再分析资料,系统分析了1979—2018年中亚干旱区大气水汽含量、水汽收支、降水量、实际蒸发量等水分循环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中亚水分循环要素空间差异明显,降水量和实际蒸发量在天山和帕米尔等山区及周边绿洲区为高值区,荒漠平原地区为低值区,而大气水汽含量相反。(2)1979—2018年中亚水汽含量呈微弱的减少趋势,变化速率区域差异明显,咸海周边区域明显减少,而新疆大部和天山山区明显
期刊
火灾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亚地区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且有着悠久的放牧活动历史,然而由于缺乏高分辨率的火灾记录,该地区长时间尺度的火-气候-人类活动间的关系仍不清楚.本文通过对新疆卡拉库里湖泊(38.439°N, 75.057°E; 3645 masl)沉积物中的黑碳含量分析,重建了该地区首条高分辨率(~20年)的晚全新世火灾记录.综合古气候记录对比分析表明, 4200~1000 a BP,在
期刊
报纸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亚各国围绕跨境河流水资源分配问题产生的纷争不断,因此开展中亚跨境河流水文变化研究,对上下游国家合理利用水资源有重要意义.以中亚跨境河流楚河1936—2015年的径流气候数据为基础,揭示了楚河下游平原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1)楚河流域在过去80年间气候呈"暖湿"趋势,平原区径流呈显著年代际波动且集中在春、冬两季;(2)径流变化的第一主周期为26 a,第二主
期刊
针对水泥窑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蒸汽拖动汽轮机技术加以利用,以国内1条5000t/d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为例,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和纯低温余热发电—蒸汽拖动汽轮机两种设计方案,比对分析其能效性。结果表明,纯低温余热发电—蒸汽拖动汽轮机系统的能效性更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期刊
<正>Central Asia (CA) occupies the hinterland of the Eurasian continent, containing the countries of Uzbekistan, Kyrgyzstan, Turkmenistan, Tajikistan, and Kazakhstan [1,2]. Being isolated by the Pamir
期刊
2004以来,我国才正式开始研究余热发电技术,由于国家在产业政策上的积极支持,这几年,国内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依据具体的生产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技术改进措施,希望对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装备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位于以夏季降水为主的季风气候系统和以冬季降水为主的西风气候系统的过渡地带的中亚干旱区,包括哈萨克斯坦东部、新疆西部和吉尔吉斯斯坦东北部。综合中亚干旱区过去的地质记录等研究资料发现中亚干旱区过去五万年气候干旱程度的变化:在42~30 kyr BP期间,气候比较湿润;在28~13 kyr BP期间,气候比较干旱;在12~5 kyr BP期间,多数研究显示气候比较湿润;5 kyr BP以来,地质记录复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