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及锌、铜元素与胃癌关系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选定的胃癌高、低发区土壤、粮食硒含量做了测定和分析,未发现其含量在胃癌高、低发区间有显著差别。认为硒与胃癌并非简单因果联系。对选定地区胃癌患者与对照者发硒含量测定与分析提示胃癌患者体内低硒可能是患癌结果而非原因。又对该地区土壤锌、铜含量及酸度等与胃癌关系做了探索,发现上述因素均表现为高发区显著高于低发区,为进一步研究胃癌有关因素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期刊
用质粒分析、噬菌体定型、耐药谱测定这三种方法检查了贵州省安顺地区一九八五年十月伤寒爆发流行期和一九八六年春夏季分离的伤寒沙门氏菌。结合流行病学分析,看出质粒分析及噬菌体定型是检定流行菌株特点的有用方法,尤其质粒分析,在同流行病学资料的符合性,操作方法简易方面优于噬菌体定型,而耐药谱的应用则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质粒分析及噬菌体定型,明确看出一九八五年爆发流行主要是由携带100Md质粒的菌株或噬菌体定
本文对成都市6905名中小学生视力调查表明,平均视力为1.23,优良视力占检查眼数的67.47%,正常视力占总检眼数的81.44%(其中优良视力为67.67%),视力减退占18.56%。8岁是此次调查的视力最佳年龄。视力减退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重点小学学生高于一般小学生。
我们发现精制白喉毒素十分稳定,用这种毒素制备的锡克氏毒素,其中和白喉抗毒素的能力恒定,符合英国药典(1980)规定,並显著地低于原制锡克氏毒素的中和力,又因其中无“类毒素”成分,故其ST的敏感性大为提高。用这种精制锡克氏毒素进行人群观察结果表明,锡克氏阳性反应及阴性反应与标准动物法测得的对应人血白喉抗毒素单位符合率分别为96.67%及90%,且无过敏反应发生。其假阳性反应与混合反应皆明显地低于用陈
本实验对临床采集的51份标本,以常规的厌氧菌分离方法,与使用离子色谱仪直接分析标本的方法相对照,结果检出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的阳性相关率为93.5%。其中异丁酸和异戊酸与拟杆菌属检出相关性达94%。异丁酸、丁酸与梭杆菌属和梭菌属的阳性相关性为92~93%。使用离子色谱仪直接分析临床标本,对于厌氧菌感染症的快速推断性诊断有肯定价值,可推荐临床检验中试用。
期刊
本文以84例人工感染实验所取得的长潜伏期实例为数据,以自然感染月份为潜伏期起点,推算了长潜伏期间日疟病例在全年的理论分布。指出3~10月均有病例,6、7月为发病高峰;並与两组现场观察数据做了比较,认为此理论分布与实际分布颇为一致。
期刊
期刊
本文经流行病学、免疫血清学调查和临床观察,首次报告了土拉弗氏菌病在山东半岛的发生和流行。并证实在胶南冷藏厂野兔加工过程形成了生产型爆发,此次疫情短短10天致使该车间86.1%的操作工人显性感染发病,其危害程度在我国居首位。调查结果还阐明,山东境内,主要是有野兔栖息的半岛山区存在着土拉弗氏菌病自然疫源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