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次睾属吸虫与华支睾吸虫病的防治研究概况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从1955年开始对福建人畜弓形体感染情况,做了多次调查。1985年又扩大调查范围,现巳查明36个市县有弓形体感染。这次调查还从病人分离一株弓形体,这是我国首次从病人血液分离成功,并进行虫株特性的研究。在弓形体分离方法上,提出了地鼠肾细胞培养弓形体的新方法,比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小白鼠接种法分离弓形体,提高了5倍。同时证明微量酶标SpA-ELISA检查弓形体抗体比间接血凝试验和免疫荧光技术更为敏感。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了用人HAV直接感染恒河猴并连续传代的结果。三代共四只恒河猴感染HAV后SGPT反应曲线相似,有两个异常高峰。四只猴感染前及恢复期的双份血清测定抗-HAV,结果恢复期血清抗-HAV均阳转。抗-HAV阳转的时间,三代猴都在接种HAV后7~10周之间。第一代和第二代猴的粪便经放射免疫和IEM检查证明HAAg阳性。传代感染的成功,证明了此第1、2代猴粪便排泄HAV的事实。另外,三只人工饲养2~8
期刊
期刊
本文首次报告由0:9血清型、生物3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源性急性腹泻爆发流行。发病率为64.44%、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95.17%)、腹泻(56.25%)、头昏。头痛(53.40%)及发热(29.29%)。从33名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出13株0:9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这些菌株具有典型的生化反应,大多数具有病原性。病人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多在1:160以上。
1985年夏季小兴安岭林区黑河额泥河水库附近爆发一起EHF,8月份调查证实,主要传染源为黑线姬鼠、大林姬鼠和花鼠。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5.33%。
应用标记抗生物素一生物素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190例血清HBsAg,检出HBsAg最低浓度可达0.01μg/ml,较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敏感8~16倍,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及重复性。本方法简便经济,需时仅3小时,并可在点样后室温贮存一月以上再检测,携带方便,特别适于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