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途径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iang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合作学习应用策略能够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对提高学生语文成绩,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有重要价值。
  一、合作学习应用意义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一阶段的思维认知特点以及发展方向,与学生的个体需求以及大环境发展相适应,着重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主动意识的激发,提倡基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一背景下,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策略的实践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合作创新能力,教师对于教学环节的优化也能够更具针对性,教学方案与学生实际能力的关系更为契合,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习质量与效率的同步提升。
  二、合作学习教学组织主要途径
  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第一,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对待问题深入研究的思维模式与学习习惯;第二,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必须与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依托于全面且系统的教学体系与方法,提高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在高中语文实践中,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的主要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思考→建队→共享”教学组织模式。该模式下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组内选任小组组长,教师首先阐述学习主题,让小组内学生针对主题进行思考与阐述,发表观点并进行交流分享;第二,“文学圈”教学组织模式。即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与教学安排,调动学生不断掌握新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将课堂时间与课余时间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及写作爱好。
  三、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实例
  以上文中所提到的“思考→建隊→共享”教学组织模式为例,对合作学习实施途径展开如下分析:
  以高中语文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课程为例,文章通篇所描写的重点是人物的外貌、语言、肢体动作等内容,以刻画人物性格。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思考→建队→共享”教学组织模式的实施思路,将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作为学习核心,按照5人/组的标准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分组完成后,教师提出与中心人物形象相关的问题,包括“林黛玉这一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征”、“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印象可以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等等,小组内组员进一步细分,相互交流问题并发表观点,以完善答案。在此基础之上,小组内汇合并根据教师所给出的提示进一步修正答案,找到一致性的观点作为小组论点。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抽取其中几个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答案,补充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对小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还可与“文学圈”这一教学组织模式相结合,深化教学效果。如在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中“趁热打铁”,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名著,如《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等,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阅读完成后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读后感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了解能够更为全面,并更加深入的领会文学名著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获得持久学习动力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组织途径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首先概述了合作学习的应用意义与优势,然后就高中语文实践中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的主要途径进行介绍,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合作学习教学组织的实践方法,其目的是希望引起重视,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秋记.自主视角下高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式构建[J].中学教学参考,2015,(27):2-3.
  [2]赵慧颖.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问题及策略浅探[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2):65-65.
  [3]范左骅.高中语文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小作家选刊,2016,(22):70.
  [4]蒲秀锋.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3):179.
  姚利,江苏沭阳如东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一、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也更加重视对小学生语文的教学情况.现阶段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个性化教育还有一定差异.小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会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实践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新课标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各级教学机构也是在不断探索总结。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问题分析  1.师生互动局限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非常的少,而且比较局限。比如,老师比较关注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较
期刊
现阶段的高中生面临着写作无话可说的困境,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他们写文章缺乏材料,另一方面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提取课本中现有的材料将其运用到写作中来.课本是最好的写作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讲课既生动又有趣,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融入到教学当中,同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呢?下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做出以下分析。  一、做好课前导入,活跃课堂气氛  精彩有趣的课堂导入,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眼球,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导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悬念导入。小
期刊
本文以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为主要阐述,结合当下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写作的有效方法为主要依据,从缺少生活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与此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客观存在着些许弊端。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灌输,忽略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動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目的。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实施的策略  若想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首先就应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越来越严格,小学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课本内容的传授,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文阅读
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育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随着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标改革对于小学阶段学生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为以下六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这六种类型的病句,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一.语意性病句。语意性病句指句子的意思表达不确定、不明白,通常称为“有歧意”,主要指“表意不明”,有时语序不当也会表意不确定、不明白。表意不明,与汉语词语的多义性有关。   1.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费德勒看见李娜脸上露出笑容;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