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天生的创业者

来源 :世纪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找到赛道


  李斌把44岁的人生分成两段,22岁之前是第一段,而第二段的22年,关键词就是创业。
  1996年,大学没毕业的李斌创办了第一家公司南极科技,做互联网web hosting,帮别人租服务器,卖域名。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公司之一。但这家公司并没有坚持太久。“创办易车之前,我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条赛道,更多是个机会主义者,觉得这个事情新鲜,就赶紧去弄。还是有点飘。”李斌回忆。
  2000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里程碑年份,也是李斌的一个新起点。这一年,搜狐、网易、新浪相继在纳斯达克上市。李斌也创立了易车,易车赶上了中国汽车行业起步的火热局面。
  2000年被称为中国家庭汽车元年,国家层面第一次鼓励轿车进入家庭。2001年,上海通用推出10万元的赛欧,随后10万家轿用车市场开始井喷。但在互联网行业,刚成立不久的易车面对着泡沫破灭带来的寒冷。

  2001~2002年,易车进入艰难期,李斌也进入上大学之后最难的日子。他用上大学时赚的钱把股东的股份都买了下来,还欠了几百万的债,半年没给员工发工资,公司就剩下六七个人。“那时候很惨,口袋里就剩十块钱。”李斌回忆。
  这给他上了重要的一课,就是要学会坚持。“当时有两个信心,一、越来越多的人会买车,二、互联网是未来。”如果说坚持是李斌在创办易车后学会的第一课,那专注就是第二课。
  2010年11月,易车上市,市值5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汽车媒体公司,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国汽车垂直网站。而李斌觉得,虽然易车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自己并没有到极限。

挑战极限


  李斌想看看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
  2012年他萌生了在汽车领域创业的想法,他判断汽车技术会出现变革,产生智能电动车。汽车的用户体验也会发生变化,经营用户关系会变成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商业到最终可能是以某一个产品和服务为连接的一个社群,一个社区”。
  2014年11月,蔚来成立。
  跟易车相比,蔚来需要李斌“真正去构思一个商业模式,从更大的角度去看用户体验的变化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看中国企业应该怎么参与全球竞争”。跟弯道超车的说法相比,李斌更愿意把智能电动车视为中国品牌换道先跑的机会。
  李斌花了大半年甚至一年时间筛全行业乃至全球有多少人適合做这件事,在他组建起来的团队中,包括原龙湖地产执行董事秦力洪,原菲亚特中国董事长郑显聪,原新东方总裁兼CFO谢东萤,原玛莎拉蒂CEO马丁·利奇,原思科CTO伍丝丽等。
  高级别管理人才的加入为蔚来的起步奠定了基础。除了组建团队,融资也是李斌要面临的一个挑战。而随着2016年底乐视资金危机浮出水面、贾跃亭出走美国,乐视超级汽车成为一个越来越遥远的背影,这导致外界对造车新势力的质疑也达到顶峰。
  有汽车集团的掌门人公开表示质疑。2018年4月,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一个活动上表示,“互联网电动汽车到处忽悠,我觉得很危险,老百姓的那点钱赚得不容易,我看着都心疼。”
  李斌认为,蔚来跟乐视的不同在于,蔚来有完整的规划,在刚开始就把几年内的事情想清楚了。在资金和时间层面,蔚来有过试错,但“没有战略性的浪费”。
  尽管如此,汽车行业的复杂性还是让李斌度过了一段难捱的时光。在2017年ES8盛大的上市仪式上,李斌宣布ES8将于2018年3月交付。但实际交付日期数次推迟。6月28日,蔚来开始向普通用户交车。在当天同时举行的合作伙伴大会上,李斌几度哽咽,感谢合作伙伴的帮助。到10月31日,蔚来已经交付近5000辆ES8。11月底,第1万辆ES8下线。这意味着蔚来完成2018年交付1万辆的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与交付相比,蔚来上市似乎对李斌的内心冲击更小。2018年9月12日,蔚来成为从成立到上市速度最快的一家汽车公司,市值超过60亿美元。
  虽然从诞生之日起,特斯拉就被拿来衡量蔚来的方方面面,但李斌在IPO后接受采访时称,蔚来和特斯拉是完全不同的两家公司,也不是一个时代的公司,“毕竟我们比它晚十多年成立”。“我们对自己的期许肯定不是简单做中国的特斯拉,我们相信我们自己是世界的蔚来。”李斌说。

能量来源


  蔚来对李斌来说“意义非常大”,他在做蔚来这个事情上,是憋着一股劲的” 。他的能量来源之一,是时代机会。“改革开放四十年给创业者带来的一个非常幸福的地方是,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单一汽车市场,而且这个单一市场内部的效率非常高。”李斌说。这让创业者有一个非常巨大的根据地去吸引人才,实现技术突破,“这也让今天中国的创业者(的机会)跟十年、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而李斌的另一个能量来源,是他强大的朋友圈。李斌通过跟大家沟通来不断学习,更重要的是能整合资源。
  目前,蔚来已经跟江淮、长安、广汽等车企达成合作,但这些还不能跟蔚来成功的可能性简单地画上等号。李斌还在不断推高自己的极限。2018年12月15日,蔚来第二款量产车型ES6上市,除了期待,李斌的压力在逐步增加,“因为服务的用户多了,保证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与此同时,作为一家成立不到四年的公司,蔚来在全球已经有8000多人,这个数字每周还在快速刷新。如何驾驭一家快速成长的全球性的初创公司,也是李斌从未经历过的考验。
  最终,李斌希望如何定义自己在商业上的角色?“我认为自己是天生的创业者,有很多想法,想把它变成现实,也愿意帮助别人把想法变成现实。”李斌说。
其他文献
朱镕基接着袒露自己的无奈,“中国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我们也认为应该做这样的让步,引入竞争机制对对促进中国企业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但我们只能step by step(一步一步来)。现在美国还要我们做出更大的让步,我不是担心要下台,我担心的是即使我签了这个协议,中国人民也不会答应。”  他用一句半玩笑半认真的话收尾:“你们既不卖计算机给我们,又不卖卫星给我们,什么都不给。难道只想卖小麦和橘子吗?当然
孤儿院走出的唯美女神  1939年,陈爱莲出生于上海老城厢的一个小康之家。陈爱莲从小生得细瘦,似“弱柳扶风”;内心又极其敏感丰富,爱哭鼻子。大人们戏称她是“小林黛玉”。她喜欢随着音乐起舞、喜欢演戏,曾梦想着报考电影公司,或者做一名戏剧、戏曲演员。  恣意梦想的时光,在她10岁那年戛然而止。父亲突然病亡,母亲也在几个月后抑郁而终。陈爱莲和7岁的妹妹靠着出租自家房屋过活,不料难以为继,就跟街头的流浪儿
从1998年开始,青岛海尔就不止一次提出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战略,但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看来,国际化和全球化是两个概念,全球化必须实现本地制造、本地研发、本地销售的三位一体,而欧洲是海尔实现全球化最重要的市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海尔  1984年,在改革开放这部史书里,注定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时任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第一次南巡,视察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他认为,建立经济特区
20年后,来自中国的9位“钢铁侠”,  在塞尔维亚这片饱受战火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感动世界的1 9=100000的中国奇迹!  就是照片上的这9位中国面孔,他们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改变了塞尔维亚一座百年工厂5000员工的命运,改变了一座城市100000人民的生活,他们创造的这一世界奇迹,感动了巴尔干半岛、感动了世界!  前些天,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的称号,而这份至高的国家荣誉背后,
和其他有些互联网公司的高管一比,向海龙这背景真是够卑微了,但就是这么个土得一塌糊涂,开会连话都讲不清楚的小个子,最终成为了掌握着百度集团超过80%营收的高管。  2005年,向海龙加入百度,他在的那家代理商被百度收购,因而加入了百度。如果从百度百科上查,海龙原先的那家代理商是他自己创办的,但其实不是。他大学毕业了之后加入那家公司,在搞定了那公司的老板,跟那个老板的亲戚成了一家人后,对方才把这公司交
12月19日,ofo创始人戴威在内部信中坦陈自己处于“痛苦和绝望中”,但他向1000多万排队退押金的用户承诺,ofo“为我们欠着的每一分钱负责,为每一个支持过我们的用户负责。”  戴威的年少轻狂、管理的失控、单车商业模式的缺陷都不足以解释ofo的危局,单车的共享运动最后已经演变成了掺杂着个人意志和各方资本利益的复杂游戏。而游戏中,ofo这艘巨轮的航向一再“失控”,陷于危局当中。  “戴威、阿里、滴
翻拍作为商业电影项目的一种快捷、安全、便利的开发策略,近几年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以前人们倾向于从本土原创力匮乏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现象,然而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其实也说明国产商业类型片的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对于好的类型故事的需求量也增加了。为什么翻拍?  这是最快捷、最方便的类型本土化创作方式  考察世界电影史就会发现,翻拍是最快捷、方便的类型本土化创作方式,也是类型电影发展初期经常采用的一种简单直
已公开的最新消息是,今日头条将买入时下困顿之中的锤子科技的部分专利使用权,用于教育领域的硬件开发。此外,过去一年,头条已先后上线3款教育类产品,至少直接出手投资2家相关教育项目。  2018年年初,头条先是推出一款内容付费产品“好好学习”;紧接着,瞄准少儿在线英语赛道,对标新锐独角兽VIPKID,推出同样采用北美外教真人教学的gogokid,gogokid在巴士、楼宇、《爸爸去哪儿》电视综艺节目等
从2010年首次在《百家讲坛》开讲,到2014年做客央视四套《文明之旅》,伴随着《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徐悲鸿:从画师到大师》《跟着吕立新去买画》等一系列著述的出版,吕立新很快被公众所熟知,而齐白石、徐悲鸿这两位20世纪的中国美术大家,也随着他的解读,真正走进公众的视野。  之所以选择以齐白石与徐悲鸿为代表,实现与公众的对话,吕立新有着自己的考虑:一方面,这两位艺术家对公众而言,熟悉而又陌生。他
梁氏之一生 变中求索的时代图谱  梁启超以置身“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之人物”自居。1873年出生的他,在晚清政治改良运动中,以康有为弟子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1896年,他出任《时务报》主笔,很快便凭借其汪洋肆恣的系列政论文章《变法通议》而成为一代舆论巨子。不久,康梁即开始并称。在随即展开的维新运动中,梁启超大显身手,奠立了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地位。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流亡日本,先后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