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在化学课堂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课上所涉及的化学实验较多,所以高中生在刚刚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时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学生还是对化学望而却步了,繁难的化学方程式、枯燥的元素周期表和让人眼晕的化学用语都成了学生在学习化学道路上的绊脚石。所以,笔者就此问题展开了针对性的阐述和讨论。
  关键词:化学实验;高中;教学;能力
  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地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随之对教育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所以,新课标指出老师在课堂上不应只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更要不断创新和实践,学会运用实验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化学课堂教学。
  一、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老师做演示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发挥自身的演示和示范作用,其根本目的是学生在观摩了老师规范的实验操作后自己动手实践,逐渐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如《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这一节课是学习不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问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教材中安排了一组演示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5毫升的盐酸,把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试管中,然后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接着,在一个100毫升的小烧杯中加入约20克的氢氧化钡晶体,再加入10克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再让学生触摸烧杯壁并与上一个实验对比。做完两个实验之后引导学生分辨出哪个是吸热反应哪个是放热反应,并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自己动手实践去发现其他实验中吸热与放热反应,经过学生自主动手实践、观察、钻研他们很快发现:氧化钙和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乙醇等燃料的燃烧是放热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可见,要想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化学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动手能力又是实践能力的最终要求,所以老师要在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多给学生示范规范的化学实验,再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实验,在操作实验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在课前展示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化学课里的化学实验较多,而学生化学实验又是高中课堂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把化学理论知识和应用实际相结合,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在课前引入一个化学实验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下面是笔者的一个教学片断:
  在教授《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这一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给学生教授新知识而是先给学生演示了一个实验:“同学们,这节课我给你们变个魔术好不好?”学生一听到我要变魔术马上挺直腰板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把铜片、锌片插入事先准备好的西红柿里跟学生们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然后让小灯泡和导线相连,发现灯泡亮了。这时学生们连连发出惊叹的声音,纷纷追问我这是为什么,这时我也不放松:大家看清楚了吗?小灯泡会亮起來是因为有电流通过,那电流是怎么产生的呢?下面就跟随老师学习,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努力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期待不?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进入新课的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化学实验课的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求知欲,从而让他们自主地观察、发现、钻研、探索化学知识。所以,作为老师要经常在课堂上完成演示实验,适当的增加趣味实验,变“强制性”教学活动为“主动性参与”的学习过程,寓乐于学,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三、 在实验中步步设疑,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催化剂,而学习源于思考,思考又源于置疑。所以,老师在化学实验中注重“设疑”,通过实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建立完善化学知识的构架。
  例如在《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这一课中有一个知识点是讲酸雨,在没演示实验之前我就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咱们地区所下的是酸雨吗?为什么?”,随后在进行模拟酸雨的实验时,通过“把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分别滴在鲜花和蓝色石蕊试纸上”的实验,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水溶液会使鲜花和蓝色石蕊试纸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在实验结束后我又问同学们:“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怎么来的?”,学生在环环相扣的问题提出后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刻苦钻研,用“为什么”这把钥匙不断开启着他们思维的大门。
  笔者认为,老师在化学实验课堂上的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实验,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提出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讨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此外,老师还可以把问题贯穿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真正的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总之,化学实验的千变万化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最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的化学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为学生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银波.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趣味实验的应用途径[J].中华少年,2017(29).
  [2]张华权.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理科考试研究,2014,21(21).
  作者简介:
  张翠娜,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化学的最基本的就是做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化学实验技能。同时化学实验技能是保证各类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和获得正确结论的基本条件。要想提高学生们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技能,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对各类实验的演示。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技能;课程标准  学习化学的基础就是要多做实验。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化学实验技能同时化学实验技能是保证各类化学实验安全、顺利进行和获得正确结论的基本
摘要:通过对高中生物实验材料本地化选择,加强了学生-教师-实验室的联系互动,优化了学校教师和实验室的资源配置,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人教版教材主要分组实验的实验材料的研究,对实验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为实验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实验材料;实验教学;选择  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很受师生的重视,高效的实验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实验的开出率,增强实验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因而
该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缝隙耦合的新型波导-微带转换。这种转换不同于以往的探针式转换,它是在微带与波导连接的接地面开缝隙,电磁能量通过此缝隙从微带耦合到矩形波导。该转换通过
旱生蒿属牧草是饲用价值极高的一类优质牧草。作者以耐盐蒿、冷蒿与绢毛蒿为材料,进行了种子千粒重及发芽率的试验,并对生育期、植株地上地下相关性、产草量、种子产量、营养成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职校生大多数都是00后,他们具有其独特的特性,但在学习方面上体现出来的问题就是主观能动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方法教学,往往不能对学生能动性方面的问题做到良好的解决,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抹杀掉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职校课堂上应该以学生的天性为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然,在职校学校的物理课堂也不例外,更应采取“以
初中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在逐渐提高,因此初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物理作为初中重要的科目之一,自然也不例外.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
该文介绍了一种可用于毫米波/红外复合制导实时信息处理的多处理器并行处理系统。该系统由四片ADSP-2106微处理器芯片构成。各处理器之间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实时地进 行高速数
摘要:在农村的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利于构建学生的化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化学技能,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究能力,在提升农村初中的化学教学的质量、开发农村化学教学当中的实验资源以及促进学校长远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强化物理课堂三维目标的落实,转换角色,变知识的传输者为学习的引导者,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  一、 构建探究式物理课堂的意义  物理是大多数初中学生普遍认为最难学的课程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中,乐学善学就是其中一个基本要点.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就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愉快教育做了初步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