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标多本”下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JUANJ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同版本教材的文言文课后习题设计均不相同,通过对四种版本教材的《陈情表》课后习题的设计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寻求文言文课后练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便于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修订,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一标多本;文言文 ;课后习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以及课程目标都做了具体的阐述,并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取代了之前的教学大纲成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本文所说的“标”就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标”是指现在的高中语文课程在全国只有这一个标准性文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多样化和选择性,树立课程资源意识,加强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在此指导下,于是就出现了“多本”的现象。“多本”就是在“一标”的指导下出现并实行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2]。如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语文版、鲁教版、粤教版等版本的教材使用都较为普遍。这些不同版本教材的出现体现了教材多样化的趋势,其编写也都是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四种版本《陈情表》课后习题设计现状的比较分析
  《陈情表》中李密用真切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报答祖母刘养育之恩的迫切之情以及对朝廷知遇之恩的感激,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抒情文。人教版、苏教版、沪教版以及语文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均选入了这篇课文,但这四种版本教材对其课后习题的设计各不相同,详见各版本课后习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高中语文课程目标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我们可以把文言文课后习题的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理解识记、分析体会、拓展应用。这四个版本教材中《陈情表》课后习题的呈现方式和目标分类如下:
  人教版:呈现方式是“研讨与练习”,目标分类为:理解识记、分析体会、拓展应用。
  苏教版呈现方式是“文本研习”,目标分类为:理解识记、分析体会。
  沪教版呈现方式为“思考与练习”,目标分类为:分析体会、拓展应用。
  语文版呈现方式为“理解·鉴赏”和“拓展·应用”,目标分类为:理解识记、分析体会和拓展应用。
  通过对四种版本教材《陈情表》的课后习题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其设计特点如下:
  人教版:
  1.习题设计层次由易到难。
  2.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统一。
  3.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考察。
  苏教版:
  1.设题方式单一,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弱化工具性,缺少对最基本的字词和文言语句的考察。
  3.最后一题可改为:说说“表”、“志”和“记”三种文体各自 的特点。
  沪教版:
  1.重视人文性忽略工具性,没有对字词和语句理解的考察,这样就不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重视学生的情境体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孝道”
  3.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的训练。
  语文版:
  1.题量较多,形式单一。
  2.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注重对文言字词和语句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3.第六题中对标点符号的考察,选文和本课的内容没有关系。
  根据对这四种版本教材的《陈情表》课后习题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有的版本在习题设计时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的部分理念贯彻不足;有的没有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四种版本教材的《陈情表》课后习题设计缺少能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题目,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
  二、对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设计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四种版本教材《陈情表》课后习题设置的比较分析,对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设计所作建议如下:
  (一)文言文课后习题编制应遵循《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要求
  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设置应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能出现像苏教版和沪教版那样过于注重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也不能像语文版那样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文言字词和语句的理解的训练,却缺少对学生人文情感的培养。
  (二)文言文课后习题编制应遵照3W1H原则
  3W指学习者(WHO)、编订内容(WHAT)、编订目的(WHY),1H指如何编订(HOW)。3W1H原则是教材编订者在设计课后习题的过程中在遵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同时要把握四个依据—一学习者、编订内容、编订目的、以及编订方法,要根据习题使用者即学生的特点去决定选择哪些内容以及如何编排,使所设计出的课后习题能最大程度地为广大学习者所利用。
  (三)文言文课后习题编制应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
  语文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文言文教学中一直都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却忽视了听、说、写的教学,所以在文言文课后习题的修订中要注重对这些能力的考察。
  1、文言文课后习题中放置朗诵素材
  听就是让学生多听文言文的朗诵范文从而纠正读音、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培养文言文的语感。所以在文言文课后习题中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课文的多媒体朗诵的网址以便为他们多听一些优秀的文言文范文朗诵提供资源支持[3]。
  2、文言文课后习题应注重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文言文教学中说的能力即是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在苏教版、沪教版和语文版中虽然都有对表达技巧的考察,但是都没有设计让学生自己进行口头表达的题目。在文言文课后习题中,可以围绕文章的主题设计一道演讲类的题目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3、文言文课后习题应设置写作训练项目
  四种版本教材中只有苏教版和沪教版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进行了考察,所以在文言文课后习题的修订过程中可以设置“微型写作课”的题目。“微型写作课”是让学生根据所学课文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如对文章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概述,也可以围绕文章的主题写一段话或一篇小作文。但是在题目的设置中应提供有关的构思步骤、写作技巧、写作方式、范文等供学生参考,并提出相应的修改要求。
  三、结语
  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可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高中学生的古典文学鉴赏能力。教材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合理编制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一标多本”下实行的多种版本教材的编订者要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并遵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对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进行合理的修订,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也要根据教学实际去合理而高效地使用文言文课后习题。
  參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曾小昌.“一纲多本”的初中文言文选文编制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8.4.
  [3]窦雅梦.“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练习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4.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科学素质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较大的帮助,所以高中化学的教学是一个重点。从创新性教学的角度来说,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有较多的阻碍,使得新课改的目标难以实现。而本文笔者站在化学教师的角度上,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分析目前的教学现状,总结出几点具有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教学方法,供大家分享、讨论。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学困境、创新教学、自主探究、实验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中学生物教学改革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生物学习效果一直是教育学者广泛讨论的话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中学生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性推动实验教学效果、探究式创设情景、小组式分组讨论、从大自然感受生物以及鼓励表演学生五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1前言  中学生
期刊
摘要:渗透式德育主要是通过创建一定的环境和氛围,在环境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步地改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式德育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各个阶段的层次性和渗透性,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使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发展结合起来,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以某高等专科学校大一学生突发事件处理为例,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展开分析,以期对渗透式德育工作带来启示。  关键词:渗
期刊
【摘要】:高考作文写作历来是考生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结合2010年高考题对2015年的全国课标卷2英语作文的试题分析,帮助学生掌握邀请信的写作要点。引导学生掌握该类作文的写作要点,在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  【关键字】:高考英语、作文、邀请信  【中图分类号】G634.41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2015年有13个省份采用了全国课标2,备受关注的高考英语作文的题目没有太多的意外,仍然考察了应用文
期刊
角色不仅仅指舞台人物形象,更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名词。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指在学校工作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人。这种角色的特殊身份以及与其相应的行为规范,要求教师在其角色行为上既要继承传统精华,又要有鲜明的时代性。  教师,无论在什么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课堂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应用文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作用必须特别突出。因为应用文写作教学不仅与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有关,同时也会成为学
期刊
摘要: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规划专业的必修课,本文通过分析课程教学现状,结合高职院校學生学习特点,对高职院校《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案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4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是城镇规划专业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全面的学习城市规划理论知识,了解初步掌握城市规划理论及方
期刊
摘要:本文以一节作文指导课为基础,展示了一次尝试:如何引导学生加工处理真实材料、生动写出真情实感。主要分两大方面的引导:一是真实感受;二是生动描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引导学生尝试具体生动而真实的描摹。讲真话、诉真情是作文多姿、生动的不竭之泉。  关键词:小学作文 真话 真情  【中图分类号】G623.24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兴
期刊
摘要:新课改实施后,数学思想渗透已成为我国数学教学的重点,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思想渗透更是进一步被重视。人教版教材新增添了“数学广角”内容,加强了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通过教学实践,“数学广角”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修订及完善。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广角;小学数学  【中圖分类号】G623.5  伴随新课改不断深入,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只
期刊
摘要: 对比这一写作方法可以开阔作者的视野,拓展写作的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文章更加丰满;比较不但可以拓展文章内容的广度,增加内容的深度,而且可以使行文跌宕,引人入胜。  关键词:巧用对比 丰富内容 人物形象 文章主题  中图分类号:G634.34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统一的。事物之间的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多名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本文对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合作学习方法的了解,主要对合作学习在语文辩论课中的应用、在课后反思以及评价中的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