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村的玫瑰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im_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明村的声音在疼。两个孩子哭泣,像玫瑰的眼睛。黎明的风说她累了,噪杂的生物像我的内心。我放下所有的疲倦,靠近一个女孩,她是一个矛盾的物体。所以,我们两个靠近却是孤独的生物,用顯微镜就能看见闪烁的车站。
  我看见列车的影子歪歪扭扭,像梵高在静养院的每一个夜晚。有谁会告诉列车她在流浪,静悄悄的黎明把我的蓝色玻璃装满海水、星星、一件蓝色连衣裙、还有蓝色的忧伤,宝石蓝的夜晚,风中歌颂我所有的失败,酒杯被我的眼泪染成蓝色。
  她没有望向窗外,我望着一色的蓝天。空气弥漫着凉透心灵的忧郁。列车要去往何方,我看着她已经睡着,我准备的蓝色毯子已经向我身后退去,算了,还是别去打扰她,她在安静的睡眠。一道窗户像隔着两个世界的凄凉。我把自己喜欢的童话书放在手间,一个人在车窗外小心而认真地朗诵着,用安徒生的语调,一篇又一篇,而她看不见我,她也听不见,她正安睡。
  我还在继续朗诵,把自己当成一位朗诵家,努力地诉说:“我很想你,愿你安好”。眼泪一滴又一滴下落地面,我的镜框充满雾气。“再见,珍重,可爱的女孩。”列车已经远了,她还是一直未回头或者睁眼看我一眼,一把芬兰的刀划破心脏。我把所有的爱情诗稿在黎明村烧毁,那是曾经她逗留过的地方,黎明村里面都住着美丽的爱情,它与我无关。一个人在夜里,空静。
  可能我出现幻觉了吧,我总能感受到她的喜怒忧愁,我和她像连体婴儿,我能感知她的影子。
  靛蓝的夜晚,我抱着一本蓝色封面的诗集,凝望星空灯,默默注视事事变换。累了,就靠在大树下和星空对话,慢慢的,夜悄悄爬满我的睡意,梦中,汽笛声响起……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那一池天水,碧波荡漾,润泽一方良田;那一浪灵雾,游走山间,滋养万亩茶园;那声声林涛,仿佛乐章,奏响世纪大歌。  身临湖畔,任湖风拂面,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生命的律动;逃离都市的喧嚣,在这翠云堆积的世界里构思收获的风景,美在眼中,福在心里。  握一把岁月的苍凉,穿越茶乡厚重的时空隧道。  这山、这水、这林,似乎在向我传递着冥冥中的天籁之音,向我倾诉着远古时候的神话与半个世纪前千万民众筑堤造湖的惊心动魄。
期刊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诗佛王维的一首《辛夷坞》,说在寂寞无人的深涧中,木兰花如芙蓉默默开放,又默默谢落。无生之喜,无灭之哀,纯然自足。短短二十个字,不用一句佛语禅句,禅心却淋漓尽显。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禅境,简捷地全然展开,让人顿觉“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紫云山寺,就座落在这样一个禅境中,一个周围高、中间凹的“辛夷坞”。  在大别山南,从湖北黄梅县北的挪步园避暑
期刊
云雾山下,良田万顷;云雾湖畔,翠云堆积。这里人文荟萃,古风神韵,千年遗风,引各路圣贤纷至沓来,探寻中华文化的文明密码。  那一片绿叶,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幽香千年。一个来自海边的民族,历经千难万险,用智慧谱写着劳动幸福的乐章。  山间的老屋哟,是一段尘封的历史。一个世纪的沧桑岁月,使它更像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哦,金秋之季,人们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的喜悦,又逢今天这个好日子。老屋早已是一片
期刊
零公里位于新疆喀什叶城县境内,距离县城五公里路程。往东通向和田,往南直通西藏阿里地区,是新藏公路219国道的起点,也是新疆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它由于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得名。零公里驻扎了很多部队,叶城以“兵城”享誉疆内外,源于零公里这个神圣的坐标。  在我的记忆中,零公里是个城不像城,村不像村的地方,类似于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城中村”。一条由北向南的公路两旁是部队和一些公家单位,北边是叶城县良种场和
期刊
一九六九年秋,又一个新生入学的时节来临。在一个小阳春的上午,祖母牵着我的小手兴冲冲地伴着一路尘土向贵定三小赶去,给我报名读书,生怕耽误了时辰,让她的孙儿进不了教室。  给我报名的是一个年轻靓丽的女教师,姓朱,带一副眼镜,文文静静的,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人敬畏有加。  朱老师抚着我的头,轻言细语地说:看得出,你是个乖孩子,可要好好的读啊,不枉奶奶一大把年纪的送你来。你知道吗?读书是能改变人生的呢。
期刊
一  我家的鸡又少了两只。一大早,远在乡下的母亲在电话里哭喃喃地给我说道。  老母亲60多岁,父亲去世后,我们将她接回城里。她在城里住了还不到一个月,就连一句话也没说,独自坐车回到了乡下的老家。我没好气地在电话里质问她时,她却理直气壮地说,我要说回老家去,你们谁肯同意?听她那口气,反倒是我们做子女的不是了。  也难怪,母亲在城里人生地不熟,整日孤零零地呆在阔亮的房间里,立眼眼瞅着儿孙们早点下班或放
期刊
胡明,男,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内蒙古作协会员,包头市作协副秘书长。出版有散文集《农缘》、历史文化散文集《秦直道随想》。  枕风宿雪秦长城  群山连绵,但见漫山遍野的野山樱桃、野山杏树争相斗艳,可爱的野兔、松鼠嬉戏其间,那是生机勃勃的夏日,花儿轻盈的呼吸化作浓郁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那时花未眠,未曾冰冻的露珠像它们的眼睛安静地看着眼前的世界。冬天,花入眠,纷扬的大雪如约而至,它们像巨大的白色
期刊
我的故乡在胶东半岛烟台。对于胶东半岛最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海草房的记忆,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烟台日报》的同事介绍的,由于那个年代没有网络,又因为那时尚为生计所累,没有闲暇和富余的金钱可以支配,便未能探访究竟,那份记忆也就是模糊和抽象的。  去年十二月末,我终于有了一次与海草房的亲密接触,有了一次观赏海草房的愉悦,也便有了一次夜宿海草房的体验。  漫步在荣成市俚岛镇烟墩角村,这个拥有五百四十户人家
期刊
丁酉年四月中旬,余携家人赴民和县川口,一睹桃花源之盛景。至川口村,时已近午。目之所及,天蓝云白,远山含黛,桃林万亩,葳蕤妖娆。绿柳婆娑,叶如碧玉,翠色映桃红,其色明艳之极。偶有梨花衬之,若雪若云,红白相映成趣,艳甚,媚极,心怦然而动。  环顾四周,且见远近宾朋,携家带口,呼朋唤友,闻香而来。或三五成群,开怀嬉笑;或缓缓独行,孤芳自赏;或伉俪携手,浓情蜜意;或翁妪相扶,款步漫游。人人目带温柔,个个满
期刊
童年是一个人最美好纯真的年代,童年的故事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童年的岁月像烙印一样烙在我的心上。  一、上学的故事  马三多是我小时候村子里的玩伴,比我大两岁,像根竹竿一样的瘦长!比我高了一大截,外号:“跟屁虫”、“哭瓢子”。一个男孩子一点小事情就喜欢哭,性格太腻歪,太粘女孩子了。上学放学的路上就喜欢跟我们女孩子后面,我们女孩子可讨厌他了,不像个男子汉!  说起“跟屁虫”的故事挺搞笑的,马三多上学最喜
期刊